太平圣惠方 - 第 366 页/共 791 页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 恒山(三分) 桂心(一分)上件药。都细锉。以水二大盏。煮取一盏。去滓。分为二服。空心热服。临发前再服。
治间日疟。或每日发者。雄黄丸方。
雄黄(一两细研) 腊月野狐肝(一两) 阿魏(一分) 朱砂(半两细研) 猢狲头骨(一两)天灵盖(半两) 麝香(一分细研)上件药。生捣罗为末。入研药末令匀。于五月五日午时。炼蜜和丸。如豇豆大。每发时前。男左女右。以绯帛系一丸于中指上。时时嗅之。后更以醋汤下一丸。
又方。
小麦(一合) 砒黄(一两细研)上件药。于腊月。以醋浸四十九日。取出焙干。每有患者。取小麦七粒。发前。以冷醋汤下之。
卷第五十二
治痰实疟诸方
夫痰实疟者。谓患人胸膈。先有停滞结实。因感疟病。则令人心下支满。气逆烦呕也。
治痰实疟。每发不定时节。或朝或夜。渐不能食。宜服松萝汤吐方。
菘萝(半两) 人参芦头(半两) 恒山(半两) 川升麻(半两) 竹叶(一两片)上件药。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去滓。分为二服。平旦时服。如人行五里当吐。未吐更一服。良久得吐即瘥。
治痰实疟。攻作寒热。乌梅汤方。
乌梅肉(半两微炒) 恒山(半两) 菘萝(三分) 鳖甲(一两生用) 川升麻(一两)上件药。都细锉。以水三大盏。煎取一盏半。下茶末二钱。更煎三两沸。去滓。空腹分为二服。如人行五里当吐。如未吐再一服。以吐恶痰为度。
治痰实疟。吐之即瘥方。
细辛(半两) 恒山(一两) 栀子仁(半两) 菘萝(半两) 犀角屑(半两) 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 甘草(半两生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半两。以酒一中盏。浸一宿。下酒温过。去滓顿服。取吐病母出为度。其痰每如烂鸡子状。是也。
治痰实疟。寒热。心膈烦壅。不利。豉心丸方。
豉心(一两炒干)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恒山(一两锉) 川升麻(一两)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空心。以温水下二七丸。
治痰实疟。发歇不止。菘萝丸方。
菘萝(半两) 恒山(半两锉) 阿魏(一分) 蜀漆(一分) 大青(一分) 朱砂〔三(一)分细研〕 麝香(一分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取端午日午时。于净室内。用七家粽子尖和。丸如梧桐子大绯绢又方。
恒山(三分) 乌梅肉(半两生用) 甘草(半两生用)上件药。都细锉。以酒一大盏浸一宿。早晨去滓。暖令温。顿服。良久。以箸入喉中引之。吐出恶物立瘥。
治痰实疟。发作无时。寒热。不下饮食方。
川升麻(半两) 恒山(半两) 蜀漆(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井华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空腹顿服。良久即吐。吐定。食浆水粥补之。
又方。
豉(一百二十粒醋浸一宿) 砒黄(半两)上件药。都研令匀。烂丸如绿豆大。每发前。以葱酒下一丸。以得吐为度。
治痰实疟。发歇。寒热不定。恒山散方。
恒山(半两) 朱砂(一分细研) 乌梅肉(半两生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朱砂研匀。每于发前。以醋汤调下一钱。以吐为度。
治痰实疟。久不瘥。宜服此方。
木香(一两) 恒山(三分锉) 菘萝(半两) 赤小豆〔半两(合)〕 砒霜(一分细研以醋五合煎令稠)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砒霜煎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温浆水下三丸。以吐为度。
如未定。晚再服之。
卷第五十二
治往来寒热疟诸方
夫往来寒热疟者。由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风气并于阳。则发热。阴阳二气。更实更虚。故寒热更相往来也。
治疟往来寒热。作时面色青黄。宜以人参散吐方。
人参芦头(半两) 恒山(半两) 甘草(半两生用) 灯心(三大束) 陈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 茶末(二钱)上件药。细锉。都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次入酒一中盏。更煎三四沸。去滓。空腹分为三服。每服药后。以篦子畎引。吐了再服。以痰出尽为度。
治疟往来寒热。经年不瘥。瘦弱。及劳疟。乌梅丸方。
乌梅肉(一两微炒)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川升麻(一两) 柴胡(一两半去苗)甘草(一两生涂酥炙令黄) 川大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又方。
虎头骨(二两涂酥炙令黄)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牡蛎(二两烧为粉) 香豉(二合炒干) 桃仁(二两汤浸去皮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治疟往来寒热。宜服此方。
砒黄(半两) 硝石(一两) 白矾〔一(二)两〕 腻粉(一分)上件药。都细研。用浆水一大盏。调成稀糊。入铛中。以慢火煎。又用冷浆水一升。候沸。
再一治疟寒热发歇。往来不定方。
腊月猪脂(二两) 独颗蒜(一颗) 蒌葱(一握细切) 独角仙(一枚) 五月五日。三姓粽子取尖。
上件药。于五月五日五更初。于净房内修合。勿令妇人见。露头赤脚。舌柱上 。回面向北。捣一千杵为度。有患者。用新绵子裹一丸。如皂荚子大。男左女右。系于手臂上。神效。
治疟。往来寒热。发歇无时。神效方。
湿生虫(四十九枚) 百节虫(四十九枚) 砒霜(三钱细研) 粽子角(一七枚)上件药。取五月五日。日未出时。于东南上。寻取两般虫令足。至午时。面向南。都研。不令鸡犬妇人师僧孝子见。丸如小豆大。每患者。于发前。男左女右。手内把一丸。嗅七遍。
又方。
砒霜(一两细研) 天灵盖(一两生用为末) 猢狲头(一枚烧灰) 朱砂(半两细研)东南桃柳枝(各一七茎长三寸)上件药。取五月五日午时。捣罗为末。用粽子角和丸。如梧桐子大。男左女右。手把一丸。预前嗅之。一丸可医五七人。
又方。
蜀漆末。每服。以温水调下一钱。
卷第五十二
治疟发作无时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