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57 页/共 791 页
旋复花(半两)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赤茯苓〔二(一)分〕 人参(一分去芦头) 桂心(一分)川椒(一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熟干地黄(半两) 防葵(一分) 干姜(一分炮裂锉) 枳壳(一分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杏仁葶苈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又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川芒硝(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二十丸。日三服。
又方。
野狼毒(一两锉碎醋拌炒干)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旋复花(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
又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杏仁(二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桔梗(三分去芦头) 皂荚(三分去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前二味令匀。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日二服。以利为度。
又方。
贝母(一两煨微黄) 桔梗(一两去芦头) 矾石(半两黄泥裹烧半日细研)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后一(二)味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二丸。日二服。以利为度。
又方。
赤茯苓〔三分(两)〕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二十丸。日三服。
卷第五十一
治饮癖诸方
夫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冲。致而有痛。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强(弦)急。时有水声。是其候也。
治饮癖气分。心下坚硬。如杯。水饮所作。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 白术(一两) 细辛(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枳壳〔三分麸炒微(令)黄去瓤〕 槟榔(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治饮癖。心下坚大如杯。时复疼痛。宜服此方。
枳实(二两麸炒微黄) 白术(三两) 桂心(二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治饮癖。胸中结滞。脐下满急。呕逆。不能食。细辛散方。
细辛(一两)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两) 赤茯苓(一分) 白术〔二(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饮癖。胸膈不利。吃食经日吐出不消。宜服吴茱萸丸方。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泽泻(一两) 赤茯苓(一两) 赤芍药(一两)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白术(一两) 防葵(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饮癖。腹胁胀满。心胸不利。少思饮食。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三两汤浸去皮微炒) 旋复花(一两)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汤下十五丸。
治饮癖。心腹胀满。不能下食。槟榔丸方。
槟榔(一两) 防葵(一两) 白术(一两) 桂心(一两) 麦 (一两微炒) 前胡(一两去芦头)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木香(半两)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又方。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 皂荚(三条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 神曲(一两微炒)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木香〔三分(一两)〕 枳壳(一两麦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汤下十丸。
卷第五十一
治支饮诸方
夫支饮者。谓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支乘于心。故云支饮。其病令人咳逆。喘息短气。身体如肿之状。故谓支饮也。
治胸膈间支饮。数吐下之不愈。汉防己散方。
汉防己(一两半) 石膏(四两) 桂心(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前胡(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心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如黧黑色。宜服此方。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赤茯苓(一两半) 前胡(一两去芦头) 汉防己(一两半) 石膏〔一(二)两〕 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治支饮。喘息短气。身体如肿。宜服此方。
泽泻(二两) 白术(一两) 汉防己(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治支饮。头痛目眩。心下痞满。枳壳散方。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泽泻(一两) 白术(一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 汉防己(一两) 旋复花(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二(六)分。去滓。不计时治支饮。心胸壅滞。喘息短气。皮肤如肿。宜服旋复花丸方。
旋复花(一两) 汉防己(一两) 赤茯苓(一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桂心(一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桑根白皮汤下二十丸。
治支饮。心膈痞急。咳逆短气。不能下食。葶苈丸方。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两去芦头) 诃黎勒皮(一两) 紫苏子(半两) 木香(半两) 桂心(一两) 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又方。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旋复花(一两) 皂荚(三挺去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泽泻(一两)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治支饮久不瘥。大腹水肿。喘促不止。宜服此方。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 甘遂〔一分(两)煨微黄〕 大戟〔一两(分)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浓煎枣汤。调下半钱。以利为度。
又方。
甜葶苈(三两隔纸炒令紫色)上件药。捣如膏。每服弹子大一丸。以水一中盏。入枣四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一
治悬饮诸方
夫悬饮者。由脏腑虚冷。荣卫不和。三焦痞满。因饮水过多。停积不散。水流走于胁下。则令两胁虚胀。咳唾引胁痛。故谓之悬饮也。
治悬饮。心腹痞满。水走肠间。两胁引痛。桂心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