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54 页/共 791 页
治噎不下食。心胸烦闷。不得眠卧。芦根散方。
芦根(一两锉) 木通(半两锉) 射干(三分) 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半两)人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噎。心胸烦满。食饮不下。腹胁妨闷。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皮(一两半) 桂心(三分)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角屑(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煎木瓜汤调下一钱。
治噎。心胸短气。烦闷不能下食。半夏丸方。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木香(一两)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羚羊角屑(一两)桂心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煎木瓜汤下二治噎。不能下食。咽喉壅塞。心胸烦闷。生姜汁煎方。
生姜汁(五合) 白蜜(五两) 人参(二两去芦头捣罗为末) 百合(二两捣罗为末)牛酥(五上件药。纳铜锅中。以慢火煎如膏。不计时候。含一丸如半枣大。咽津。或煎人参汤调下一又方。
上取舂杵头糠。细罗。以老牛涎和丸。如弹子大。不计时候。含一丸咽津。
卷第五十
治气噎诸方
夫气噎者。由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填于胸膈。故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治气噎。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通。利气槟榔散方。
槟榔(一两) 木香(半两) 芎 (半两) 诃黎勒皮(一两) 昆布(一两洗去咸味) 桂心(半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气噎不通。心悸喘急。胸背疼闷。咽喉壅塞。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 柴胡(一两去苗) 羚羊角屑(一两) 射干(三分) 赤茯苓(一两)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气噎。心膈壅塞。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赤茯苓(一两) 桂心(半两) 桑根白皮(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粟米一茶匙。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治气噎极甚。咽喉胸膈壅塞不通。桂心散方。
桂心(一两)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射干(一两) 赤茯苓(一两) 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咽喉不利。胸膈气噎。不能下食方。
半夏(一两半汤洗七遍去滑) 桂心(三分) 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治胸中气噎不下食。喉中如有肉块方。
昆布(二两洗去咸味) 小麦(二合)上件药。以水三大盏。煎候小麦烂熟。去滓。每服不计时候。吃一小盏。仍拣取昆布。
不住治气噎。胸膈不利。烦满不下食方。
蜜(半斤) 酥(半升) 生姜汁(半升)上件药相和。以慢火煎成膏。收于瓷盒中。每取半枣大。含化咽津。或纳热酒中调服之。
亦治胸膈气噎塞。烦闷不下饮食。腹胁妨胀。秘涩不通。大腹皮丸方。
大腹皮(一两锉) 木香(一两) 诃黎勒皮(一两) 桂心(半两) 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橘皮(一两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煎生姜木通汤下三
卷第五十
治食噎诸方
夫食噎者。此由脏冷而不理。津液涩少。而不能传行饮食。故食入则噎塞不通。故谓之食噎治饮食喜噎。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干姜(半两炮裂锉) 石膏(二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栝蒌根(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小麦小豆各五十粒。
治食噎。饮食不下。妨闷极甚。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人参(二两去芦头)陈橘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气隔食噎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诃黎勒皮(一两半)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
治胸膈气滞。食噎不下方。
舂杵头细糠(一合) 昆布末(一两)上件药。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二味以慢火煎。入少蜜。搅成膏。搜前二味丸如鸡又方。
上以手巾布裹舂杵头糠。时时拭齿。
又方。
上用炭火捣。细罗为散。炼蜜和丸。如酸枣大。不计时候。含一丸细细咽津。
治卒食噎方。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干捣末)上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稍热顿服。
又方。
上用鸡毛烧灰五两。滑石末三两。相合令匀。不计时候。煎榆白皮汤调下一钱。
又方。
上取老牛涎沫如枣核大。置水中饮之。终身不噎。
又方。
鸬 喙。当噎时。以冲之则下。
又方。
羚羊角屑(一两)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服一钱。亦可以角水磨涂咽喉外。
治噎病方。
野狼喉结曝干。捣罗为末。入半钱于饭内食之。
治卒噎方。
左右旁人。可与轻解衣带。勿令噎者知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