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22 页/共 791 页

浮石(二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   又方。   上取梨去皮核。捣绞取汁一大盏。入椒四十粒。煎五七沸。去滓。又纳黑饧四两。更煎成膏治肺寒卒咳嗽方。   细辛(半两捣为末)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上件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杏仁。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又方。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与杏仁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   含化又方。   桂心(半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咽津。   治卒咳嗽不止。胸膈气壅滞方。   上取桃仁一升。去皮尖。麸炒令黄。细研。纳瓶中盛。以酒五升浸。密封三日后。每服。   暖   卷第四十六   治气嗽诸方   夫肺主于气。若肺虚。则风寒入于经络。而成咳嗽也。此皆由脏腑不调。阴阳痞塞。阳气外治气嗽。肠胃中痛。邪冷气上攻。肺脏不调。宜服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皮(一两半) 熟干地黄(一两)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参(三分去芦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温服治气嗽。呼吸短气。心胸不利。不思饮食。宜服干姜散方。   干姜(半两炮裂锉) 桂心(半两) 款冬花(半两) 细辛(三分) 白术(三分) 甘草(三分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一枚。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治气嗽。心胸滞闷。四肢不和。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干姜(三分炮裂锉) 麻黄(三分苗土) 陈橘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治气嗽。胸满短气。不欲饮食。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两) 桂心(一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细辛(三分) 干姜(二分炮裂锉)紫菀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治气嗽。心胸不利。少思饮食方。   干姜(三分炮裂锉) 紫苏子(一两微炒)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桔梗(三分去芦头) 杏仁(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治气嗽。兼下焦虚惫。冷气上攻。胸膈喘满。不下饮食。宜服紫菀丸方。   紫菀(一两去苗) 贝母(一两煨微黄) 百部(一两) 款冬花(一两) 五味子(一两) 半夏(姜(一两炮仁(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气嗽不止。下焦风冷上攻于肺。心胸短气。四肢羸弱。饮食无味。虚损不足。   宜服熟干地熟干地黄(二两) 桂心(一两) 山茱萸(一两) 五味子(一两) 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锉去白茯苓(二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气嗽。心胸不利。喘息短气。宜服杏仁煎方。   杏仁(五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五味子(二两捣罗为末) 白蜜(五合) 酥(二合)生上件药。先研杏仁如膏。都与诸药合煎令稠。不计时候。服一茶匙。含化咽之。   卷第四十六   治暴热咳嗽诸方   夫肺主于气。气为阳。阳盛则生热也。此皆脏腑不调。经络痞涩。邪热客于上焦。气逆不利治暴热咳嗽气促。背膊劳痛。饮食减少。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两去苗土)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川升麻(一两) 木通(一两半锉) 前胡(一两半两〕 甘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治肺气暴热咳嗽。气满喘急。宜服百部散方。   百部(一两) 赤茯苓(二两) 百合(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木通(一两锉)甘草(半两李仁(三分汤浸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治暴热咳嗽。心肺气壅。胸膈烦疼。四肢无力。宜服白前散方。   白前〔二(三)分〕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紫菀(半两去苗土) 桑根白皮((三分汤浸去白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治暴热咳。牵引腹胁。及头痛方。   贝母(一两煨微黄) 石膏(二两) 紫菀(一两去苗土) 川升麻(一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白饧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不治肺气暴热。大便不通。时时咳嗽。喘息促急。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两去苗)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桑根白皮(一两锉)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温。   不计治肺气暴热咳嗽。心胸不利。或时烦喘。天门冬丸方。   天门冬(二两去心焙) 射干(半两) 肉桂(半两去皱皮) 黄 (三分锉) 杏仁(一两汤浸去两) 紫菀(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三(二)十丸。   日四治暴热咳嗽。心胸烦闷。口舌干燥。上焦壅滞。宜服麦门冬煎方。   生麦门冬汁(四合) 生地黄汁(一升) 酥(三合) 生姜汁(二合) 白沙糖(三合) 白蜜(五两半) 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捣如膏)上件药。先捣罗贝母等四味为末。入麦门冬汁。杏仁膏等。于银锅内。都搅令匀。以慢火煎治心肺暴热。咳嗽不止。宜服生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五合) 生姜汁(一合) 白蜜〔二(三)两〕 麻黄(二两去根节) 杏仁(二两汤浸上件药。先捣罗麻黄白前甘草三味为末。于银锅中。纳地黄汁等。下诸药末。以慢火熬成膏   卷第四十六   治咳嗽喘急诸方   夫五脏皆禀气于肺。若肺气虚。为风冷所乘。使经络痞涩。气不宣通。则肺壅胀。胀则气治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宜服马兜铃散方。   马兜铃(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川升麻(半两) 灯心(三束)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大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治咳嗽喘急。咽喉不利。胸中似物妨塞。紫菀散方。   紫菀(一两去苗土) 桑根白皮(二两锉) 款冬花(半两) 葳蕤(半两) 柴胡(三分去苗)桔两) 枳壳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