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20 页/共 791 页

治香港脚风毒。肿甚难消。宜用丹参膏方。   丹参(二两) 莽草(一两) 附子(二两去皮脐) 汉防己(一两) 芎 (一两) 川椒(一两)角屑(一两)上件药。细锉。用绵裹。以醋二升。渍一宿。以好猪脂二斤。慢火煎令药色黄。绞去滓。   膏成。以瓷盒盛。每取摩所患处。   治香港脚风毒。筋脉拘急。肿满疼痛。汉防己膏方。   汉防己(一两) 野葛(一两半) 犀角屑(一两) 莽草〔二(一)两半〕 川乌头(一两去皮脐)(一两)干姜(一豆(一两去皮心上件药。细锉。用绵裹。以醋二升。浸一宿。以猪脂三斤。慢火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治香港脚风毒疼痛。及缓弱无力。附子膏方。   附子(二两去皮脐) 吴茱萸(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 白芷(二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芎两)上件药。细锉。用绵裹。以醋二升。渍一宿。用猪脂三斤。慢火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   卷第四十五   治香港脚淋蘸诸方   治香港脚肿满。烦热疼痛不可忍方。   防风(一两去芦头) 附子(一两去皮脐) 当归(一两) 天蓼木(三两) 羌活(一两) 细辛((半斤) 露蜂赤小豆〔一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四斗。煮取三斗。去滓。看冷暖。淋蘸汗出。   切宜避风。   治香港脚壅闷烦疼。宜蘸脚方。   地菘(半斤) 蒴 (半斤) 杉木(半斤) 葱白连须(半斤) 蓖麻叶(半斤)商陆(半斤) 柳斤) 附子〔一(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四斗。煮取三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治风毒香港脚久不瘥。宜淋蘸药方。   羌活(二两) 玄参(半斤) 附子(四枚) 桃白皮(半斤) 杉木(半斤) 防风(六两) 苦参(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以汗出治香港脚发盛。肿满疼痛不可忍。宜淋蘸方。   黄芦木(半斤) 马齿苋(半斤) 水 草〔一升(斤)〕 薏苡仁根〔半(五)两〕 蒴(一斤)豆(一升)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入盐半合。渐渐淋蘸。   如治香港脚。肿硬疼痛。宜淋蘸方。   蓖麻叶(半斤) 水 (一斤) 杉木(半斤) 川椒(三合) 柳蠹 (半斤) 蒴(一斤) 白杨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用蘸脚。每蘸了治香港脚肿满。大效淋蘸方。   黑豆(五升) 赤小豆(三升) 吴茱萸(一升) 盐(三大合)上件药。都和匀。每用一升。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于避风处。稍热淋蘸。   又方。   上以黑驴粪二斗。盐四两。相和。水拌令湿。即于甑上蒸一炊久。取炊汤淋浓汁。稍候热气又方。   水 草〔二升(斤)〕 赤小豆(一升) 桑根白皮(二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半斤。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暖淋蘸。汗出切宜避风。   又方。   蓖麻叶(二斤)上件药。细锉和匀。分为四度用。每度。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又方。   芫花(半斤) 水 茎叶(二斤) 杉木(一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又方。   桑枝(二斤) 枳壳树皮(一斤) 柳枝(三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又方。   五加皮(一斤) 猪椒茎叶(二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又方。   樟木(二斤) 楠木(三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又方。   商陆(二斤) 蒴 叶(二斤)上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又方。   枳壳(一斤) 五加皮(半斤) 踯躅花(一斤) 芫花(五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度。用药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又方。   苍耳子(半斤捣研) 赤小豆(半升) 盐(一两)上件药。以水三斗同煮。以豆烂为度。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   卷第四十六   咳嗽论   夫咳嗽者。由肺感于寒。而成咳嗽也。肺主气。合于皮毛。邪之初伤。先客于皮毛。故肺先感于有音乘春嗽之状。嗽则右胁下痛。阴阴引于背膊。甚则不可动。动则嗽。冬则肾受之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嗽而唾。此五脏之嗽也。五脏嗽久不已。则传与六腑。   受之。胃嗽之状。嗽而呕。甚则长虫出。肝嗽不已则胆受之。胆嗽之状。嗽即嗽不已大肠受之。大肠嗽之状。嗽而大肠利也。心嗽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嗽气。气与嗽俱出。肾嗽不已膀胱受之。膀胱嗽之状。嗽而遗溺。久嗽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嗽之状。嗽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寒气聚于胃。开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又有十种嗽。一曰风嗽。因语便嗽。语不得终。是也。二曰寒嗽。因饮冷食从肺脉上气内外合。因之而嗽。是也。三曰支四曰肝嗽。嗽而引胁下痛。是也。五曰心嗽。   涎出。续续不止。引于腹胃。是也。七曰肺嗽。嗽耳聋无所闻。引腰脐中。是也。九曰胆嗽。嗽而引血。是也。诊其右手寸口脉浮。则为阳。阳实者。病引小腹也。咳嗽脉浮大者生。沉小伏慝者死。   卷第四十六   治久咳嗽诸方   夫久咳嗽者。由肺虚极故也。肺气既虚。为风寒所搏。连滞岁月而嗽也。此皆阴阳不调。   气治久咳嗽。胸中气不利。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两) 紫苏子(三分微炒) 桑根白皮(一两锉)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款冬花(三分) 汉防己(三分) 贝母(三分煨微黄)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芦头)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   不治久咳嗽不瘥。木乳散方。   皂荚树白皮(二两涂酥炙微黄) 贝母(一两煨微黄)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麻黄(一两去根节) 百合(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日治久嗽不止。紫菀散方。   紫菀(三两去苗土) 款冬花(三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日三四服。   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蛤蚧丸方。   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微黄) 汉防己(半两) 贝母(半两煨令微黄) 甜葶苈(半两隔两)陈橘皮味子(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粥饮下三十丸。   治久咳嗽。上气不瘥。宜服紫苏子丸方。   紫苏子(一两) 五味子(一两) 萝卜子(一两微炒) 桑根白皮(一两锉) 皂荚(三两去黑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煮粥饮。下二十丸。   日治久咳嗽不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