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62 页/共 398 页
上二味,捣筛,蜜和丸梧子大。空腹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二服。初服半剂以来,腹中微绞痛,勿怪之,是此药攻病之候。
又疗疝瘕冷气方采鼠李子日干,九蒸九曝,酒浸。服三合,日两服。渐加至三服,能下血及碎肉积滞物《古今录验》楚王瓜子丸 疗心腹寒疝,胸胁支满,食饮不化,寒中腹痛,及呕痢风痉,颈项强急,不得俯仰方。
桂心(五分) 茱萸(三两) 白薇(一分) 干姜(四分) 乌头(二分炮) 蜀椒(五分汗)
上九味,末之,合蜜和为丸如梧子。先食服一丸,日三。不知,稍稍增之,以腹中温、身中 为度。忌生葱、猪肉、冷水。(方中无瓜子,未详方名,《范汪》等同,出第八卷中)
卷第七
寒疝心痛方三首
《病源》夫疝者,痛也,阴气积结所生也,阴气不散则寒气盛,寒气盛则痛,上下无常处,冷气上冲于心,故令心痛也。(出第二十卷中)
《范汪》大茱萸丸 疗心腹寒疝,胸中有逆气,时上抢心痛,烦满不得卧,面目恶风,悸掉,惕惕时惊,不欲饮食而呕,变发寒热方。
吴茱萸(半升) 细辛 芍药 柴胡(一方用前胡) 旋复花 黄芩 紫菀 人参 白术茯苓 干姜 桂心 附子(炮) 甘草(炙) 半夏(洗) 当归(各半两)
上十六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加。忌生葱、羊肉、饧、酢物、桃、李、雀肉、猪肉、生菜、海藻、菘菜,除此更无所忌。(一方有蜀椒、无桂心,又一方有干地黄、无黄芩,《深师》同,出第十四卷中)
《短剧》解急蜀椒汤 主寒疝气,心痛如刺,绕脐腹中尽痛,白汗出,欲绝方。
蜀椒(二百枚汗) 附子(一枚炮) 粳米(半升) 干姜(半两) 半夏(十二枚洗)
大枣(二十枚) 甘草(一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澄清,热服一升。不瘥,更服一升,数用疗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结逐寒,上下痛,良。忌猪羊肉、饧、海藻、菘菜。(《肘后》、《古今录验》、《范汪方》无甘草,余同,《经心录》同,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疗心痛寒疝。牡丹丸方。
牡丹(去心) 桂心(各二两) 乌头(炮二枚)
上三味,末之,合蜜和为丸如大豆。旦起未食服三丸,日二,不知稍增之。药少急,宁少服。并治遁尸发动,无乌头、附子亦可用,炮之。忌胡荽、猪肉、冷水、生葱等。(出第八卷中)
卷第七
卒疝方三首
《集验》疗卒疝暴痛方。
灸大敦,男左女右,三壮立已。穴在灸经图上。(出第六卷中)
文仲疗卒得诸疝,少腹及阴中相引绞痛,白汗出,欲死方。
捣沙参下筛。酒服方寸匕,立愈。(《肘后》、《备急》同)
又若不瘥,服诸利丸下之,走马汤亦佳,此名寒疝,亦名阴疝,张仲景飞尸走马汤方。
巴豆(二枚去心、皮,熬) 杏仁(一枚去尖、皮)
上二味,取绵缠,捶令极碎,投热汤二合,捻取白汁服之,须臾瘥。未瘥更一服,老小量之。通疗鬼击有尸疹者,常蓄此药,用验。忌野猪肉、芦笋。(《备急》同,出第十卷中)
卷第七
七疝方三首
《病源》七疝候,七疝者,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 疝,野狼疝也。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也;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症疝也;寒饮食则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也;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腹中痛在脐旁,名盘疝也;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 疝也;少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野狼疝也。凡七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也。(出第二十卷中)
文仲小器七疝丸 主暴心腹厥逆,不得气息,痛达背膂,名曰尸疝;心下坚痛,不可手迫,名曰石疝;脐下坚痛,得寒冷食辄剧,名曰寒疝;胁下坚痛大如手,痛时出见,若不痛不见,名曰盘疝;脐下结痛,女人月事不时,名曰血疝;少腹胀满引膀胱急痛,名曰脉疝;悉主之方。(臣等看详七疝,已载前序)
椒(四分汗) 桔梗 芍药 干姜 浓朴(炙) 细辛 附子(炮各二分) 乌头(一分炮)
上八味,末之,蜜和丸。服如大豆三丸,加至七八丸,日三服。忌猪肉、冷水、生菜。
(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七疝丸 疗疝诸寒,脐旁痛,上支胸中满,少气。太医丞樊之方。
蜀椒(五分汗) 干姜 浓朴(炙) 黄芩 细辛 芍药 桂心(各四分) 桔梗(二分) 乌喙(一分炮) 柴胡(一分) 茯苓(一分) 牡丹皮(一分)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丸梧子大。先 以酒服七丸,日三,不知渐加,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酢物、胡荽。(《范汪》同,出第十卷中)
《集验》疝气。桃仁汤方。
桃仁(去皮、尖) 吴茱萸 橘皮 海藻(各三两) 生姜 茯苓 羌活 蒺藜子(去角各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三大升,煮取九合,分为三服,空心服。忌酢物。
卷第七
寒疝不能食方四首
《深师》疗虚冷心腹寒疝,胸胁支满,饮食不消,腹中痛,久痢颈强。芎 丸方。
芎 (七分) 乌头(四分炮) 防葵(三分) 蜀椒(九分汗) 白薇(二分) 桂心(十分)
白芷(五分) 茱萸(六分) 干姜(八分)
上九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生葱。(《范汪》同)
又主虚冷、痰癖、疝,食不消,心腹痛,气弱不欲食,虚 羸瘦。吴茱萸丸方。
吴茱萸(十分) 紫菀(三分) 白薇(三分) 乌头(十分炮) 桂心(六分) 前胡芍药 细辛 芎 黄芩(各五分)
上十味,下筛,蜜和。酒服如梧子五丸,日三,稍加之。忌猪肉、冷水、桃、李、生葱、生菜等。(谨按:别本有此方,原欠五味。按,忌法有桃、李,即当用白术,恐后《古今录验》治寒疝积聚是全方,出第十六卷中)
《范汪》疗手足热,腹中寒疝,不能食饮,数心腹痛。十一物七熬饭后丸方。
茯苓(五两) 干姜(六两今倍并十二两) 大黄(二斤) 柴胡(十两) 芎 (七两) 蜀椒(一两汗) 芒硝(一升重十两今减五合) 杏仁(一升去皮、尖) 葶苈子(一升) 加桂心(五两) 附子(三两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