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89 页/共 398 页
雄黄(研) 朱砂(研) 巴豆(去心皮熬) 附子(炮去皮) 特生 石(烧半日研)
藜芦(各三两炙)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如小豆,以饮服二丸,得利病瘥,小儿黍粟一丸,以意量之。
又青木香丸,疗一切气腹胀满,心痛气冷,食不消方。
青木香 槟榔仁(各六分) 芍药 枳实(炙) 诃黎勒皮(各五分) 桂心(四分) 大黄(十二分)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下十五丸,以意增减之,常令溏利甚效。
又五补七宣者,丽正殿修书学士李公所传,公名子昭,字云卿,赵郡人,幼志道法,以栖名山,往来茅嵩山经三十载云,五补七宣丸方。
人参 茯苓 地骨皮 干地黄 牛膝(等分)
上五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饮下三十丸,稍稍增至五十丸,日再,此是五补丸,服至五日十日及半月日,觉气拥即服七宣丸,服经二三日,觉气散,还服五补丸,若病候未退,即稍稍增之,常自审以取调适,终须五补及七宣丸,并须合服之,夫人所疾,皆因风不宣散,即成拥缓热风,若气不流行,即成 癖冷气,转生众病,皆因此由,寻其本源,都为不闲将理,觉虚则补,觉风气拥即利,利即腰背更虚,且凡是利药,皆急服便通过,未能蓄泄诸病,凡是补药,皆滞服未见效,先觉风气发动,明知宣补必藉兼行,故其人授余二法,名曰五补七宣,所以安七魄,镇五脏,坚骨髓,养神明,久服长生,百病日去,发黑,行及奔马。
又七宣丸方。
大黄(十五两) 枳实(炙) 青木香 柴胡 诃黎勒皮(各五两) 桃仁(六两去尖皮熬)
甘草(四两炙)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二十丸,稍加至五十丸,病在下,空腹服,病在上,食后服之,以宣利为度,增减以意量之,若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兼沙石皮毛在腹中,服经七八日乃尽出,下似牛涎鱼脑等,若病深痼,则须半月或一月专服之,不用五补丸。若积年腰膝疼痛,寒冷如冰石,香港脚冲心,愦闷将死,头旋暗倒,肩背重闷,心腹胀满,胸膈闭塞,风毒肿气,连及头面,及大小便或利涩,脾胃气不理,不能饮食,夜卧脚转,筋脉掣痛,恍恍然眠寝不安等疾,以饮服之尽瘥,此药功效不可尽说,如前十数种病,则须服七宣丸。自外轻病,不妨与五补丸兼服,循环不辍,补养无限,不问男女老小并可服饵,但须量气力,细察候之,加减服,若是初生孩子,可与三丸五丸,稍稍加之,取通利,其二方当须经久常服,不限春秋冬夏,朝夕行止勿间,药性甚善,禁如常法。
近效大麝香丸,疗积年心痛,尸疰蛊毒, 癖气承心,肋下有块,温瘴毒瓦斯,精魅邪气,或悲或哭,蛇蝎蜂螫等方。
麝香(研) 牛黄(研) 藜芦(炙) 朱砂(研) 芍药 当归 茯苓 桔梗 鬼箭羽金牙(研) 乌头(炮) 桂心 吴茱萸 贯众(各一分) 雄黄(一分半研) 干姜 人参 大虫骨(各二分炙) 蜈蚣(二寸去足) 蜥蜴(半枚去牙炙) 巴豆(二十枚去心皮熬)
上二十一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饮下三丸,如未下,以热饮投之,即利,三行后,以酢饭止之,即定,然后煮饭葱薤食之。忌冷水,猪肉,如蛇蝎蜂螫,取一丸研和,涂之即瘥,精魅狐狸之属抛砖瓦,或如兵马行,夜发者是鬼魅,无早晚每日服二丸,只三两日即定,仍每日烧一丸熏身体衣服,无忌,以三五丸用绯绢袋子盛,带左臂上,避大虫毒蛇精魅鬼气等病。
又犀角丸,疗痈肿肠痈,乳痈发背,一切毒热肿,服之,肿脓化为水,神方。
犀角(屑十二分) 川升麻 黄芩 防风 人参 当归 黄 干姜(一作干蓝) 蓼实(一方无) 黄连 甘草(炙) 栀子(各四分) 大黄(五分) 巴豆(二十四枚去心皮熬)
上十四味如法捣筛,蜜和,更捣三千杵,丸如梧子,以饮服三丸至五丸,以利为度,或不利投以热饮,如利以冷浆水粥止之,未瘥每日服一丸,以意量之,肿消散为度,若下黄水,或肿轻皮皱色变,即是消候。忌如药法,效验,不可论之。
又黄连丸,疗痢,无问冷热并主之方。
黄连(一两) 茯苓(二两) 阿胶(一两)
上三味捣筛,以水消胶和,众手丸,曝干,有痢空腹以饮下十五丸,日再,以瘥止,甚效。
又加减麻仁丸,疗积年患气,不能食饮,兼食不消化,风气冷气热气冲上, 癖气并乳石气发动,并疗之,服经三四日自觉有效方。
蜀大黄(锦纹者四两) 人参(二两) 大麻仁(二两) 诃黎勒皮(四两)
上四味捣筛依法,以蜜和丸,每服十丸二十丸,增减以意量之,以溏利病除,亦不损人,雍州王长史常服三十余年,八十岁万病皆无,百无所忌,补理腰脚,服经七八日,腰肾先冷者又三黄丸,疗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主一切热方。
春三月用 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用 黄芩(三两) 大黄(一两) 黄连(四两)
秋三月用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二两)
冬三月用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三两)
上三味随时月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日服七丸,诸病悉除。
卷第三十一
古今诸家散方六首
千金小金牙散,疗南方瘴疠疫气,脚弱风邪鬼注方。
金牙(五分研) 牛黄(一分研) 天雄 萆 黄芩 蜀椒(汗) 由跋 雄黄(研)
朱砂(研) 乌头 桂心 莽草(炙) 麝香(研各二分) 葳蕤 细辛 犀角(屑) 干姜(各三分) 蜈蚣(一枚长六寸者炙) 黄连(四分)
上十九味治下筛为散,合牛黄麝香捣三千杵,以温酒服五钱匕,日三夜二,以知为度,以绛袋盛,男左女右,带一方寸匕,省病问孝,不避夜行,涂鼻人中,辟鬼恶毒瓦斯,晨昏雾露亦涂之佳。
崔氏五香散,疗疰忤邪气,或热或寒,时气在骨节间,似瘥似剧,兼主百病方。
沉香 丁香 麝香 薰陆香 鬼箭羽 当归 豆蔻仁(各四分) 牛黄 鬼臼 橘皮金牙(各三分烧) 犀角(屑) 羚羊角(屑) 大黄(各六分) 升麻 桔梗 桃仁(去尖皮熬) 光明砂(研) 安息香(各二分研)
上十九味捣筛为散,以汤饮酒随病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病瘥即停,亦可蜜丸如梧子,服十丸。
又备急散,疗猝中恶,心痛胀满欲吐短气方。
大黄(二两) 桂心(四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
上三味捣筛为散,取一钱匕,以汤七合和服,当吐下即愈,甚妙。
紫雪散,疗香港脚毒遍内外烦热,口中生疮,狂易叫走,及解诸石草药毒发邪热猝黄等,瘴疫毒疠,猝死温疟,五尸五注,心腹诸疾,腋缓刺切痛,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小儿惊痫,百病方。
黄金(一百两) 寒水石 石膏(各三斤一本用滑石) 玄参(一斤) 羚羊角(屑) 犀角(屑) 沉香 青木香(各五两) 丁香(一两) 甘草(八两炙)
上十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取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十斤,投汁中,微火煎,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欲凝,入盆中,纳朱砂三两,麝香一两,急搅,即成霜雪紫色,以水和一二分服之,以意加减,一剂十年用之,神妙,香港脚乳石天行热病等,服之若神。
(千金翼有磁石三斤滑石一斤升麻一斤丁香用四两朴硝用四升麝香用二分)
仙人炼绛雪,疗一切病,肺气积聚咳逆,呕吐脓血,丹石毒发,天行时气,一切热病,诸黄胆等,心风昏乱,心怯健忘,四肢烦热,头痛眼赤,大小便不通,烦闷不安,骨节疼痛,赤白痢,血痢,热毒痢,宿食不消化,心腹胀满,出气不得,下一切诸毒药香港脚等,饮酒多醉困,久痢不瘥,孩子惊痫等,以上和水服之,产后一切诸病,堕胎,和酒服之方。
朴硝(十斤) 升麻(三两) 大青 桑白皮 槐花(各二两) 犀角(屑) 羚羊角(屑各一两) 苏方木(六两) 竹叶(两) 诃黎勒 山栀子(三十枚) 槟榔仁(二十颗) 朱砂(半大两研)
上十三味,以水二斗渍一宿,煎取一斗,去滓入锅,纳朴硝炼烊,搅勿住手,候欲凝,出于盆中搅,入朱砂麝香讫,雪成,收于 器中,密封,有疾量取之,和水服之,以利病除,身轻目明,四肢调适,疗一切病,神验,老小量之。(上云入朱砂麝香未见分两)
近效肾沥汤煮散,主除风下气强腰脚,明耳目,除痰饮,理营卫,永不染时气诸风疾方黄 芎 茯苓 五味子 防风 泽泻 独活 玄参 人参 牛膝(各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