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54 页/共 398 页
又方捣干羊骨下筛,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治小便血方。
生地黄(八两) 柏叶(一把) 黄芩(三两) 阿胶(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分三服。(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文仲疗小便出血方。
生地黄汁(一升) 生姜汁(一合)
上二味相和顿服,不瘥更作。(此法许令公处云极效肘后同)
又方灸足第二趾本第一纹七壮,立愈。(肘后同)
又方龙骨末二方寸匕,温酒一升服之,日三服。(深师肘后范汪陶氏同)
又方当归四两,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肘后深师范汪同并出第六卷中)
卷第二十七
小便不禁方二首
病源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翼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麦门冬(去心) 干地黄(各八两) 蒺藜子 桂心 续断(各二两) 甘草(一枚炙)
干姜(四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又久房散,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丝子(二两酒渍) 蒲黄(三两) 黄连(三两) 硝石(一两) 肉苁蓉(二两)
五味子(三两) 鸡 中黄皮(三两炙)
上八味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服如人行三四里,又服。(并出第十五卷中)
卷第二十七
小便数及多方五首
病源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故令石,中)
范汪疗小便数而多方。
黄连(二分) 苦参(二分) 麦门冬(去心一两) 土瓜根 龙胆(各一分)
上五味捣筛,以蜜丸如梧子,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良。(一方无苦参有黄芩)
又方栝蒌(十分) 黄连(五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良。
又方瞿麦(二两) 滑石(一两) 葵子(一升) 黄芩 甘草(炙各一两)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一服六合。
又方桃仁一味 咀,酒一升,煮三沸,去滓,分为三服,强人一服尽之。(并出第十七卷中)
集验疗小便数而多方。
羊肺羹纳少许羊肉合作之,调和盐,如常食之法,多少任意,不过三具效。(范汪同出第五卷中)
卷第二十七
许仁则小便数多方四首
许仁则论此病有二种,一者小便多而渴,饮食渐加,肌肉渐减,乏气力,少颜色,此是消渴,一者小便虽数而不至多,又不渴,食饮亦不异常,或不至多能食,但稍遇天寒冷,即小便多,更无别候,此是虚冷所致,大都两种俱绿缘气膀胱冷,不瘥便能杀人,肾虚腰冷,无所为害,若候知是消渴小便数,宜依后菝 等八味汤,黄 等十四味丸,并竹根等十味饮,小麦面等十四味煎,以次服之。
菝 八味汤方。
菝 土瓜根(各三两) 黄 地骨皮 五味子(各四两) 人参(三两) 石膏(八两碎) 牡蛎(三两)
上药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服一剂,服至五六剂佳,隔五日服一剂,剂数满,宜合后黄 等十四味丸服之。
又黄 十四味丸方。
黄 黄连 土瓜根(各五两) 苦参(三两) 玄参(六两) 栝蒌 地骨皮龙骨 菝 鹿茸(炙各四两) 牡蛎(熬) 人参 桑螵蛸(炙各三两) 五味子(一升)
上药捣筛为末,蜜和为丸,用后竹根饮下之,初服十五丸,日二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忌猪肉冷水。
又竹根饮子方。
竹根 生茅根 芦根(各切五升) 菝 (切二升) 石膏(一斤杵碎) 乌梅(三十枚) 生姜(切一升) 小麦(三升) 竹沥(二升) 白蜜(一升)
上药以水五斗,煮取一斗,去滓,纳竹沥及蜜,着不津瓶贮之,用下前丸,纵不下丸,但觉下丸又小麦面十四味煎方。
小麦五升,以水硬溲之,别于水中揉挺,令面粉尽,面筋别成一块即止,以此面粉汁别器澄捶于胡麻以上升,又煎成作
卷第二十七
尿床方六首
病源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俱主水液禁,千金疗尿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