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78 页/共 398 页

牛酥(一合)   上六味捣一万杵,更别着牛酥,乃更捣一万杵,空腹服八丸,用粥饮下药。先禁咸酱等物。   又疗上气大便秘涩方。   杏仁(五两熬) 印城盐(三两) 干姜(三两)   上三味捣筛,以酱汁和之,令得相着,作瓮可长一寸余,如指大,两头尖,仍以薄绵裹之,纳及   卷第二十   水病杂疗方一十二首   集验疗水腹大脐平者法。   灸脐中腹无文理者不可疗又水腹胀皮肿法。   灸三里,风水灸解 。(并出第六卷中)   千金翼鲤鱼炙主肿满方。   鲤鱼长一尺五寸,以尿渍令没一宿,平旦以水从口中灌至尾,微火炙令微熟,去皮,宿勿食盐,顿服之,不能者再服令尽,神方。(肘后备急张文仲千金同)   又有人虚肥积年气上似水病,眼似肿而脚不肿方。   楮叶(八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米煮粥,亦当以水煮羹菜等皆用之,秋中多收,以者一崔氏疗一切肿方。   取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不过再三服便愈,服之多少,量肿大小而进花汁也。   又疗水肿已上少腹,连脐硬,气上闷方。   苦瓠子(一两)   上一味,以面如作馄饨法,其面勿着盐,作二七枚,汤中煮待浮,漉出及暖吞之。如不下,以汤汁下之,能禁生冷酢滑及肉油腻佳若恐虚,煮牛乳服之。如此隔日作,渐加至三七枚,又疗水病瘥后,口中习习热疮出方。   先以铁铛中着水一小斗煮金器,不问多少,煎取二小升,出金,取金水着病患口中含良久,应欲言语有要事,方可吐出,勿咽之,杀药气。(并出第六卷中)   张文仲羊胃汤,久病羸瘦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食,四肢烦热方。   羊胃(一枚切) 白术(一升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九升,服一升,日三,三日尽,更作两剂,乃瘥。忌桃李雀肉等。   备急短剧小女曲散,疗利后虚肿水肿者,服此药小便利得止肿亦消方。   女曲(一升生用) 干姜 细辛 椒目 附子(炮) 桂心(各一两)   上六味为散,酒服方寸匕,不知,服二三匕,日三,产后虚满者大良。忌猪肉生葱生菜(出第三卷中)   古今录验疗水或下,不下则满溢,下之则虚竭,还复十无一活,桑酒方。   桑枝并心皮细锉,以水八升,煮取四升汁,以四升米酿酒,一服一升。   又疗脾胃水,面目手足 肿,胃管坚大满,短气不能动摇方。   桑根白皮(切三升) 桂心(一尺) 生姜(三两) 人参(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桑白皮得一升,绞去滓,纳桂心等并饴十一两,煮之竭,得七合,消息更服,须臾当下,不尽复一升。忌生葱。   传效鲤鱼汤,疗水肿腹大,面目身体手足尽肿,喘咳短气,又胁满不得卧方。   鲤鱼(一枚重三斤) 桂心(三两) 紫菀(一两) 木防己(二两) 黄芩(一两) 硝石(二两)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鱼如食法,取汁一斗二升,出鱼内药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温服一升,日三。忌生葱。(并出第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一   天竺经论眼序一首   (陇上道人撰俗姓谢住齐州于西国胡僧处授)   盖闻乾坤之道,唯人为贵,在身所重,唯眼为宝,以其所系,妙绝通神,语其六根,眼最称上是以疗眼之方,无轻易尔。   卷第二十一   叙眼生起一首   谢道人曰:夫眼者,六神之主也,身者,四大所成也。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火大增长称谓眼有珠,喻若鱼之被煮,此事不然,夫鱼畜水陆之有目者,悉皆是水,无有别珠,直以汤火煎煮。水凝结,变自成珠,但看生鱼未被煮炙,岂有珠义,直置死鱼,水已凝浓,论其活者,水亦轻薄。   卷第二十一   出眼疾候一首   谢道人曰:夫人眼白睛重数有三,设小小犯触无过伤损,但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致败俄顷,深可慎之。凡人不究,谬据多重,或七或五,此皆是其妄说,一家成言耳,然眼之伤,患立,则不同,寻究本冷热便有损,永成盲不明,青白色眼前时宜服大   卷第二十一   眼疾品类不同候一首   谢道人曰:苦有人若患眼渐膜膜,状与前青盲相似,而眼中一无所有,此名黑盲,宜针刺服药,如瞳子大者,名曰乌风,如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皆是虚风所作,当觉急须即,也。   翳散意)   此是风热所作,宜服汤丸,钩割除之,若眼赤痒泪出者,为热虚风,服散煎除之。若见黑烟此白翳,并黑子等大物撞作翳障瘢痕者,悉不可疗,亦无劳措意。(通按劳水   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