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56 页/共 398 页

上五味切碎。以河水三斗。煮取九升。去滓。每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葱。(出第二十三卷中)   卷第十七   虚劳虚烦不得眠方八首   病源夫邪气之客于人也。或令人目不得眠者。何也。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肉皮腑。   则阳深师小酸枣汤。疗虚劳不得眠。烦不可宁者方。   酸枣仁(二升) 知母(二两) 生姜(二两) 甘草(一两炙) 茯苓(二两) 芎(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酸枣仁。减三升。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加桂二两。   忌海藻菘菜酢物。(出第三卷中)   短剧流水汤。主虚烦不得眠方。   半夏(二两洗十遍) 粳米(一升) 茯苓(四两)   上三味切。以东流水二斗扬之三千遍令劳。煮药取五升。分服一升。日三夜再。忌羊肉饧醋物。有半夏必须着生姜四两。不尔戟人咽。不审古方。何以如此。今改正之。   集验疗虚烦闷不得眠。千里流水汤方。   半夏(三两洗) 生姜(四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酸枣仁(二两) 甘草(二两炙) 桂心(三两) 黄芩(二两) 萆 (二两) 人参(二两) 茯苓(四两) 秫米(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之万遍。澄清一斗。煮诸药取三升。   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酢物生葱。   又烦闷不得眠方。   生地黄(五两) 香豉(五合绵裹) 人参(二两) 粟米(三合) 茯苓(四两) 知母(四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前胡(三两) 甘草(二两炙) 枸杞根皮(五两)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四服。忌海藻菘菜芜荑酢物。   延年酸枣饮。主虚烦不得眠。并下气方。   酸枣(二升)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生姜(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去心) 橘皮(二两陈者) 杏仁(二两去皮尖碎) 紫苏(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大酢。   又酸枣饮。疗虚烦不得眠。肋下气冲心方。   酸枣仁(一升) 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 橘皮(二两) 五味子(二两半) 桂心(一两) 茯苓(二两) 生姜(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葱酢物。(蒋孝璋方)   又酸枣饮。主虚烦不得眠方。   酸枣仁(一升) 茯神(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再服。忌酢物。(蒋孝璋处)   又茯神饮。疗心虚不得睡。多不食。用此方。   茯神(四两) 人参(三两) 橘皮(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生姜(二两) 酸枣仁(一升)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酢物。(蒋孝璋处并出第十一卷中)   卷第十七   病后不得眠方二首   病源大病之后。腑脏尚虚。荣卫未和。故生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   故不得眠。若心烦而不得睡者心热也。若但虚烦而不得卧者。胆冷也。(出第三卷中)   集验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方。   生姜(四两) 半夏(二两洗) 橘皮(三两) 竹茹(二两) 枳实(二枚炙) 甘草(一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海藻菘菜饧。(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虚劳客热。百病之后。虚劳烦扰。不得眠卧。骨间劳热。面目青黄。口干烦躁。偃 (渠斤切烦也)不自安。短气乏少。食不得味。纵食不生肌肤。胸中痰热。烦满愦闷。大竹叶汤方。   甘草(二两炙) 小麦(五合完用) 黄 (二两) 人参(二两) 知母(二两) 大枣(二十枚擘) 半夏(三两洗)   姜(四两)   前胡(二两) 芍药((切一两)   上十八味切。用东流水二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夜二。不过两剂。如汤沃雪效。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卷第十七   虚劳百病方五首   广济疗虚劳百病。肾沥汤方。   羊肾(一具去脂切八片) 茯苓(三两) 五味子(二两) 肉苁蓉(三两) 牛膝(二两) 防风(二两) 黄 (二两) 泽泻(二两) 五加皮(二两) 地骨皮(二两) 磁石(六两) 桂心(二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肾取一斗。去肾。入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温服。服中)   古今录验彭祖丸。无所不疗。延年益寿。通腑脏。安神魂。宁心意。固荣卫。开益智慧。寒暑风湿气不能伤。又疗劳虚风冷百病方。   柏子仁(五合) 石斛(三两) 天雄(一两炮) 巴戟天(三两去心) 续断(三两)   天门冬(三两去心) 泽泻(二两) 菟丝子(五两) 人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 薯蓣(二两) 远志(二两去心) 蛇床蓉(六两) 山茱萸(二两) 杜仲(三两) 菖蒲(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