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32 页/共 398 页

忌猪肉冷水酢物。   又葳蕤饮主风热。项强急痛。四肢骨肉烦热方。   葳蕤(三两) 羚羊角(屑) 人参(各二两) 葱白(切一升) 豉(一升绵裹)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豉。煎取一升五合。去豉。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取微汗即瘥。忌蒜面脂鱼。(文仲处)   又葳蕤丸。主虚风热。发即头热闷。不能食方。   葳蕤(六分) 人参 白术(各五分) 甘草(四分炙)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一服十丸。食上饮汁下。日三服。加至十五二十丸。忌桃李海藻菘菜雀肉等物。(文仲处并出第十卷中)   千金翼防风丸。主肺间风热。旦朝好喷嚏方。   防风 茯神(各三分) 天门冬(四分去心) 芎 白芷 人参(各二分)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二服。加至十五丸。忌鲤鱼 物。(蒋孝璋处)   又葳蕤丸。主热风冲头面妨闷方。   葳蕤 黄连(各八分) 防风 人参(各六分) 茯神(五分) 豆豉(三合熬)   上六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一服十五丸。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十丸。若冷用酒下之。忌猪肉冷水酢物蒜热面。(出第十八卷中)   近效疗热风冲顶热闷方。   诃黎勒(一枚取大者) 芒硝(三合) 醋(一升)   上三味捣诃黎勒为细末。并芒硝于醋中。搅令消。摩涂热处日一二度。(张文仲处必效范汪同)   卷第十五   头风及头痛方一十首   病源头面风者。是体虚阳经脉为风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受风。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又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又新在首作头有正四方臂膊头风白。以手复捋五通脉也。又闭目。以鼻内气。除头风。   头痛闭气令鼻极。偃卧乃息七。头欲得向后仰之。一时中)   千金疗头风方。   附子(一枚中形者炮裂) 盐(附子大)   上二味作散。沐头毕。以方寸匕摩顶上。日三。忌猪肉冷水等。   又方服荆沥。不限多少。取瘥。   又方又捣蒴 根二升。酒二升。渍服汁。   又方蔓荆子二升。酒一斗。绢袋盛浸七宿。温服三合。日三。   又方腊月乌鸡屎一升。炒令黄末之。绢袋盛。酒三升浸。温服之。多少任性。常令醺酣。   又方七月七日麻勃三升。麦子一硕末。相和蒸之。沸汤一硕五斗。三遍淋之煮。取一石。神曲二脏骨又方生油二升。盐一升末。油煎一宿。令消尽。涂头。石盐尤良。   又方大豆三升。炒令无声。先以一斗二升瓶盛九升清酒。乘豆热。即倾着酒中。密泥头七日温服之。(并出第十三卷中)   延年疗风热头痛掣动方。   防风 黄芩 升麻 芍药(各二两) 龙骨 石膏(碎各四两) 干葛(三两) 竹沥(二升)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和沥。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温三服。日晚再。忌蒜面猪肉油腻。   又疗风劳气。吐逆不能食。四肢骨节酸疼。头痛顶重方。   茯苓(三两) 枳实(炙) 橘皮 人参 芍药(各二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日晚再。忌面蒜醋物。(并出第十卷中)   卷第十五   头风及头痛方一十首   病源头面风者。是体虚阳经脉为风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受风。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又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又新在首作头有正四方臂膊头风白。以手复捋五通脉也。又闭目。以鼻内气。除头风。   头痛闭气令鼻极。偃卧乃息七。头欲得向后仰之。一时中)   千金疗头风方。   附子(一枚中形者炮裂) 盐(附子大)   上二味作散。沐头毕。以方寸匕摩顶上。日三。忌猪肉冷水等。   又方服荆沥。不限多少。取瘥。   又方又捣蒴 根二升。酒二升。渍服汁。   又方蔓荆子二升。酒一斗。绢袋盛浸七宿。温服三合。日三。   又方腊月乌鸡屎一升。炒令黄末之。绢袋盛。酒三升浸。温服之。多少任性。常令醺酣。   又方七月七日麻勃三升。麦子一硕末。相和蒸之。沸汤一硕五斗。三遍淋之煮。取一石。神曲二脏骨又方生油二升。盐一升末。油煎一宿。令消尽。涂头。石盐尤良。   又方大豆三升。炒令无声。先以一斗二升瓶盛九升清酒。乘豆热。即倾着酒中。密泥头七日温服之。(并出第十三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