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 - 第 300 页/共 447 页

治恶刺。燕麦敷方上捣燕麦二三两敷之。   治恶刺。苦瓠浸方苦瓠(一枚)上开口,纳童子小便,煮二三沸,浸患处。   又方李叶 枣叶上二味,捣绞取汁涂之。   又方取白马尿,温渍之。   又方取乌父驴尿渍之。   卷第一百四十   竹木刺伤肌肉不出   论曰竹木刺所伤,若为患浅,然入人肌肉,久不得出。则损动荣卫而作疮,或中风水,则肿痛成脓,淹留岁月,未易治也,刺伤之初,宜速去之,加以涂敷,无致风水之患。   治金疮水毒,及竹签刺,痈疽热毒等。方糯米(三升入瓷盆内于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两度换水换时轻淘辟去水勿令搅碎浸至端午日取出曝干生绢袋盛挂通风处)上一味,每用旋取少许,炒令焦为散,冷水调如膏药,随大小裹定疮口,外以绢帛包缚,候疮愈解去,若金疮误犯生水,疮口作脓渐甚者,急以药膏裹定,良久其肿处即消,更不作脓,直至疮合,若痈疽毒疮初发,才觉 肿赤热,急以此膏贴项下,及肿处。若竹木签刺入肉者,临卧贴之,明日揭看,其刺出在药内,若贴肿毒,干即换之,常令湿为妙,惟金疮及水毒不可换,恐伤动疮口。   治竹木刺。蔷薇灰散方蔷薇(五斤)上一味,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空腹日午夜卧各一服。   治竹木刺不出。凿枘灰散方凿枘上一味,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   治竹木刺,久在肉中不出。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五两)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空腹日午夜卧各一服。   治竹木刺不出。瞿麦散方瞿麦(五两)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空腹日午夜卧各一服。   治竹木针刺,入肉不出,恶疮。蒜豆膏方大蒜(一颗) 巴豆(七枚去皮)上二味,同研成膏敷之,日一易。   治竹木针刺,入肉不出,敷方羊粪上一味为细末,猪脂和敷,日三五上,经宿自出。   治签刺在爪甲中,痛不可出。栀子套方栀子壳(半个填车脂满壳中)上套在指上,如痛处稍痒,刺自然出,以镊子取之,钳指亦根据此法。   治一切金木竹所伤。牛蒡叶散方牛蒡叶(恶实叶是六七月收者)上一味,风干为散,每用量疮口大小,干掺贴之,不得犯别药,如经暑月,蝇虫下蛆,在疮上或因肌肉合生成有小窍子者,即用杏仁研成膏,手拈作条子,入在窍内,其蛆虫自出治针折入肉不出。象牙散方象牙屑上一味,以鼠脑和敷之,立出。   治竹木刺作脓。皂荚灰贴方皂荚(一梃) 胆矾(一分)上二味,烧作灰细研,干贴之。   治竹木刺入肉。鹿角灰涂方鹿角上一味,烧灰细研,以猪膏和涂之。   治竹木刺入肉疼闷,百治不瘥。方松脂上一味,取流出如稀乳头香者,敷疮上,以帛裹,数日当自出。   卷第一百四十一 痔门   痔统论   论曰内经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夫痔病之候亦多矣,此独举饱食一端者,盖饮食人之大欲存焉,推此则它可触类而知也。巢元方能拾其说而备论之,故曰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故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所致也。曰牡痔者,肛边生鼠乳,乳出在外,时出脓血是也,曰牝痔者,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是也,曰脉痔者,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是也。曰肠痔者,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是也。曰血痔者,因便而清血随出是也。孙思邈有所谓气痔者,寒温劳湿即发,亦忧患劳伤所致也,集验方有所谓酒痔者,乃牝痔别名也。治法禁忌,唯孙思邈之论为详。   卷第一百四十一 痔门   诸痔   论曰痔有五名,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证虽小异,大率皆饮食饱甚,情欲过度之所致也,饮食饱则肠胃伤,情欲过则气血耗,毒瓦斯乘虚,流入下部,所以 积而为痔也。   治五痔肿痛,下血不止,或荣卫滞涩,身体疼痛,大便风秘不通。能消丸方威灵仙(去苗土十两) 木香 防风(去叉各二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荆芥汤下,不计时候。   治五种痔疾。槐实丸方槐实(一两) 黄 (锉) 枳实(去瓤麸炒黄) 贯众 白术 肉豆蔻仁 防风(去叉) 荆(别研) 木香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食前米饮下三十丸,晚再服。   治五种肠风泻血痔 。抵圣枳壳丸方枳壳(去瓤麸炒) 威灵仙(去苗土) 陈橘皮(去白焙) 续断(各二两) 生干地黄(焙) 连翘 槐实(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 当归(切焙) 干姜(炒) 白矾(过) 人参 羌活两)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陈米饮下,疼痛者当日见效。   治五痔,及肠风下血。立圣丸方枳壳(去瓤麸炒二两半) 五倍子(去灰土) 黄 (蜜炙黄锉) 槐花 槐荚(各二两) 猪竹刀切作片子(一枚) 皂荚针(四烟以炭火烧守候逐件烟尽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温酒下空心服。   治诸痔。如圣散方白 皮(二枚烧) 鸡冠花(炒) 皂荚针(炙各二两) 栝蒌(一枚烧) 胡桃(十枚烧) 槐两) 白矾 绿矾(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酒调下,或作丸服。   治五种痔疾。如圣丸方枳壳(去瓤麸炒) 威灵仙(去土) 陈橘皮(去白各一两) 续断(炒) 白矾(飞过) 当槐荚子(各半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陈粟米饮下,空心食前,日二服。如年深者,加丸数,疼痛甚者,当日见效,此药能疗积年患,二十年以上,只可十服,新患三两服,便止,更不再发。   治肠风痔疾。黑神散方羌活(去芦头) 黄 (锉) 黄荆实 蔓荆实 狗脊(火燎去毛) 枳壳(去瓤麸炒)槟榔上八味,除栝蒌外,等分捣罗为末,入栝蒌中盛,于沙合或瓦罐子内,盐泥固济,火通赤,候冷取出药末,更别用药如后。   荆芥子 白芜荑(二味与前等分) 木香(比前减半)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空心茶酒调下、日三。   治痔。诰敕丸方连翘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 槐荚 白矾(飞枯) 杜仲(去粗皮锉炒) 枳上一十味等分,捣罗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日三。   此方曾有人于诰敕后偶见,屡效故以为名。   治五痔。 皮丸方皮(一枚细锉炒令黄色) 续断 槐荚子 黄 (锉) 当归(切焙) 干姜(炮) 连翘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黍米酒下,再服加至三十丸,若重者尤宜服此药。   治肠风五痔。如神丸方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大黄(湿纸裹煨) 防风(去叉各二两) 黄 (锉) 枳壳(去瓤麸土各一两半)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夜卧更服,当日血止痛定。   治五痔。三香丸方乳香(半两研) 安息香 密陀僧(研各一分) 巴豆(七粒去皮油) 丹砂(研) 麝香(研)上八味,各研细一处和匀,用水化炊饼丸绿豆大,每服一丸,空心冷茶清下。   治一切痔疾,面色萎黄。密陀僧丸方密陀僧(烧令赤) 白矾灰(各一两) 槐子仁(微炒) 鸡冠花 铛墨(各半两) 皂荚灰(上六味,捣罗为末,以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柏叶汤下,食前空心服。   治痔疾。 皮散方皮(一枚) 黄牛角( 一对) 鲮鲤甲(二两) 猪牙皂荚 野猪肉(各一两) 旧箬叶(上六味,用新瓶一只盛,新瓦子盖口,纸泥封干后, 通赤,放冷取出,研为细散。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匕,用胡桃仁一枚,分作二服研细,温酒调下,久患不过五七服瘥,夜卧更深服。   治痔疾。神验散方当归(切焙一两) 白矾(二两) 桑蛾(二两黄紫色者) 木耳(二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粟米粥调下,空心食前服。   治五种痔疾,肠风泻血,外痔内痔,及脱肛,下部四边有 肉如乳,并皆治之。异功散方黄牛角( 一枚碎) 蛇蜕皮(一条白者) 猪牙皂荚(五梃锉) 鲮鲤甲(半两)上四味,入瓷瓶内,黄泥封固候干,先以小火烧令烟出,后用大火 令通赤为度,取出摊冷,捣罗为散,先用胡桃肉一枚,分作四分,取一分,临卧时细研如糊,温酒调下便睡,先引出虫,至五更时,用温酒服药散二钱匕,至辰时更一服,虽患年久,不过三服瘥。   治痔。木瓜丸方木瓜(一两切作片晒干为末三分中留一分下药) 槟榔(二枚为末) 白矾(一两为末)甜硝(一分)上四味。用生面旋起酵,作一 饼料,拍匀裹药,置火上炙,其饼香熟,乃去饼。捣药二百杵,如药干即以面糊润之,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木瓜汤下,其药仍不可复犯火。   治痔疾。胜金丸方雌黄(半两研) 白矾(一两研) 麝香(一大钱研)上三味,再研匀,酽醋半盏,银石器中,慢火熬至一半,倾乳钵内研匀,再倾入铫内,熬成膏,更入麝香少许研,更入蒸饼心少许和丸,绿豆大。每服夜卧温浆水下十丸,仍用一丸,手心中浆水化开,涂痔上,三年者三五服瘥。   治痔疾。乌鸡子膏方没药(半两研) 麝香(一钱研)上二味,用乌鸡子一枚,略取破顶头倾出,却用鸡子黄入鸡卵内,续入药末,同黄一处调匀,用纸糊合顶,于饭上炊令熟为度,分作四服。细嚼用麦门冬汤下,食前服。   治痔。能消丸方威灵仙(净洗麸炒) 蝉壳(净洗去土足焙干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醋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饮下。   治痔疾。百中散方萆 (不计多少)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精羊肉四两,批作四片,掺药却合如 子,于炭火上炙熟细嚼,以酒半升送下,候腹痛如人行五七里,方上厕,取下脓血及虫,只一服。   治痔疾。 橘散方橘(不拘多少)上一味,用瓷瓶子一枚,纸数重,砖一片压口,次用炭火笼作火炉烧 橘,候烟去九分存性,只置瓶内,急以纸并砖子压口,候冷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麝香温酒,或陈米饮调下。   治五痔。小香连丸方黄连(麸炒焦黄色不拘多少)上一味,捣罗为末,以鸡子清和丸,梧桐子大阴干,每服十五丸,于鸡鸣时声未绝间温酒下,十服取效,永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