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 - 第 296 页/共 447 页
治夏月痱盛。滑石粉方滑石(研) 绿豆粉(研) 枣叶(干者为末各一两)上三味,合研为细末,遍敷之。
治暑月肌肤疮烂,或因搔成疮者。方取干壁土,揉细末敷之,随手即瘥。
卷第一百三十八
肉刺
论曰肉刺者,生于足指间,形如硬胝,与肉相附,隐痛成刺,由靴履急窄,相磨而成,俗呼为鸡眼是也。
治肉刺方肥皂荚(一挺) 无食子(三枚)上二味,同烧令烟断细研,以酽米醋于砂盆中,别磨皂荚如糊,和末敷之。
治肉刺方熏陆香 石硫黄上二味,等分,同研令匀,涂肉刺上,以烧钗烙之效。
治肉刺方猪 枫香脂(研细)上二味,先研猪 令烂,次入枫香脂末,相和成膏,挑剔刺处令净,以药敷之。
治肉刺方柏木上白胶 松脂(各一两) 黄蜡(半两)上三味,同于火上熔成膏,候冷贴之,用物系定。
治肉刺方蟾酥(五片汤中浸湿) 腻粉(一钱)上二味,将蟾酥于盆子中,以腻粉同和令匀,先用针拨破头边,然后涂药,密裹之。
治肉刺久不瘥方松脂 乳香(各一分)上二味,同研令匀细,先用针拨破,后以药敷之,密封系。
治肉刺结硬方上用针挑破,以鸡子白点三两度,即落下。
治肉刺方上捣白芥子如粉,以醋调敷之,密封系,经宿揭去,自然落下。
治肉刺方上用羊脑髓敷之、。
取肉刺方上捣乌梅肉和醋封之,当日拔根出,永除。
取肉刺方上以 砂少许,和胶令消匀贴之,根即出。
卷第一百三十八
恶脉
论曰恶脉之病,其状赤络忽起, 而聚,若死蚯蚓之状,又若水在脉中,长短随络脉所生,得之春冬恶风,入于络脉而不散,则血脉瘀结而成是疾,久不治,则结脉变为 病。
不除。五香汤加茱萸犀角汤方木香 藿香叶 沉香 熏陆香 鸡舌香 吴茱萸(汤洗微炒) 犀角(镑各一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其滓热拓肿上,冷即易之。
治恶脉毒肿。升麻汤方升麻(一两) 乌梅肉(二两) 山栀子仁(二十枚)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余滓热拓患上。
治恶脉肿毒,木香汤方木香 吴茱萸(洗焙微炒) 升麻 熏陆香 鸡舌香 雄黄 甘草(炙) 鳖甲(醋浸炙去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治恶脉毒肿。黄耆散涂敷方黄耆(细锉四两)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水调敷上,日三五度。
又方漆头( 茹二两)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水调敷上,日三五度。
卷第一百三十八
追蚀一切疮肿
论曰痈肿若寒多及毒深,外证虽结聚 硬不消,疼痛难任,未能溃化,或已穿穴,经久不瘥,在外者须以药蚀,在里者须以药 ,令毒瓦斯发泄,荣卫流通,则痈疽得瘥矣。所以有追引蚀痈之方。
治痈疽肿未有头,疼痛不可忍。透肌丸方砂(研) 斑蝥(去翅足米炒) 乌头尖上三味等分,捣研为末,醋煮面糊,丸如小豆大,捻令扁,贴在疮上,却用膏药花子盖,以透为度,如恶物出尽,次用后方生肌散合疮口。
生肌散方白矾(烧令汁尽一两) 黄连末(一分) 轻粉(一钱)上三味同研细,不拘多少,掺疮口上,候生肉、脓水尽,疮口干,即止。
治痈肿疖毒,出脓疼痛。追脓散方湿生虫(五十枚瓦上爆干) 小麦(五十粒) 麝香(研半钱匕)上三味,捣研为末,每用一字, 在疮内。
治肿毒未成头热痛方蛴螬(不计多少)上一味生研细,入少面,并醋三两滴,调摊纸花子上,中剪一眼子,帖时以水润,觉药力尽再用,候痒揭去,自然脓出。
治痈疽已溃,蚀恶肉。追毒丸方巴豆(去皮心膜十四枚) 白丁香(二十一枚) 豆豉(二十一粒) 屁盘虫(七枚)上四味同研细,滴水丸捻如雀粪大, 疮内,追汁尽即止。
治疮疖痈疽等无头者。通关膏方乳香 轻粉(各等分)上二味研匀,津唾调,涂肿处,以纸贴之。
治痈疽疮疖未有头。射疮坏脓丸方砒霜(半钱) 白矾 铅丹(各一字)上三味同研细,以面糊丸,如麻子大,先于毒处安药一丸,外以膏药花子掩定,微觉痒痛即脓出。
治一切痈疮未破。败毒丸方巴豆(去皮心膜三枚) 铅丹(少许)上二味同研,入生面少许,再研匀,丸如麻子大,每以一丸安疮口外,以膏药贴之,脓即出。
治痈疖多日不熟无头者。栝蒌酒方栝蒌(一枚) 甘草(二寸)上二味锉碎,用酒一盏,水一盏,量人虚实,入腻粉少许,煎三五沸去滓,临卧温服夜半疏动一行,其疮自消。
治痈未有头,使必穴。方茅锥(十枚尖正全具者)上一味,以水煎十数沸,服之立溃,若两茎即生两孔,或断折一锥为二,亦两孔。
治痈疽发背,热毒攻 ,肌肉赤色,疼痛欲成脓,令速溃。丁香散方丁香 赤小豆(各半两) 寒水石(二两) 羊桃根 硝石(研) 大黄(各一两) 木香白上一十味,捣罗为散,先以雄雀屎七粒,乳香一小块细研,以醋调和,涂疮头上,以醋调药末如糊,摊故帛上贴之,干则易。
治发背痈疽,一切疮肿未溃,疼痛寒热,渴躁不食,解毒。犀角散方犀角(镑一分) 人参 甘草(炙) 栝蒌实 大黄(炒各半两) 芎 (一两) 赤茯苓(去上一十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粥饮调下,以差为度。
治肿毒,及痈疖不穴。葱香涂敷方煨葱(一茎) 乳香(如枣核大一粒)上二味,烂研涂肿上即溃。
治痈疖无头。咽葵子方葵子(一合)上以津咽三五粒,多咽即头出多,假令咽一粒,即穿一穴也,随痈疖大小,不可过多。
治痈肿速穿坏。雀粪涂敷方雄雀粪(二十一枚)上用醋研和如糊,涂敷肿上,脓便出,未穴再涂,即破。
治热痈肿结热振 ,欲作脓。地黄膏涂贴方生地黄(三斤细切捣绞取汁)上一味,于铜器内慢火煎搅成膏,取敷肿处,以故帛涂贴之,亦得,日三五次易,即溃
卷第一百三十九 金疮门
金疮统论
论曰金刃所伤,疮有微甚,生死所系,要在原经络所在。观变动之形,察微妙之脉。昔人谓天窗、眉角、脑户、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鸠尾、小腹及五脏六腑 ,皆不可伤。此所谓原经络所在也。脑破出血,戴眼直视,不能语言,咽中沸声,口急唾出,两手妄举,肌肉不生,按之干急,或青黄汁出,或疮边寒清,肉消臭败,或前出赤血,后出黑血,或血出不止,白汁随出,此所谓观变动之形也。诊其脉虚细小者生,微缓而迟者生,反此为难愈,此所谓察微妙之脉也,三者兼得,则治疗庶几矣。至于忌嗔怒及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勿食酸咸热酒羹 之类,此乃人所易为者,今兼叙之。
卷第一百三十九 金疮门
金疮血不止
论曰血行脉中,周行灌溉而无穷已,金刃所伤者深,则其流湍激,若海泄河决,御之至难,要在杜其冲溢之势,外观其形,内诊其脉之何如,若血出不断,其脉大而止者,为难治,若血出不止,前赤后黑,或黄或白,肌肉腐臭,寒冷硬急者,亦为难治,不可不察也。
治金疮,止血闷及疼痛。麻黄散方麻黄(去节一两半) 甘草(炙) 白芷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 当归(切焙) 续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空腹日午夜卧各一服。可加至三钱匕治刀斧所伤,并箭伤,血出不止,诸药贴不住者。神奇散方麒麟竭(研) 没药(研) 自然铜( 令紫) 天南星(炮) 干姜(烧灰) 铅丹(炒黑) 腻上九味。捣研为散拌匀,每用药贴疮,先以盐水洗过,烧葱研汁涂疮上,然后干掺药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