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汇精 - 第 12 页/共 40 页

卷二外科门   肿毒热疖方(十三)   (治一切痈疖红肿。疼痛难忍者。)   陈京墨(醋磨汁)每墨汁半小杯。和入猪胆汁一小匙。生姜蘸。频涂患处。定痛消肿神验。   卷二外科门   赤小豆散(十四)   (治痈疽初起。敷之即消。)   远志(八钱)首乌皮(一两)赤小豆(一两五钱)红花(八分)荆芥(三钱)   各取末和匀。每药末一两。加真麝香四分。葱酒汁调敷。   卷二外科门   星辛散(十五)   (治一切外症初起。色淡浮肿。)   生南星生大黄北细辛上药等分。葱汁醋卤熬稠。调敷。   卷二外科门   锦蓉散(十六)   (治一切外症初起。红热火症。)   锦纹大黄(十六两)白芷(四两)芙蓉叶(三两)元参(二两)   各取净末。研至无声为度。用葱汁黄蜜调敷。   卷二外科门   蓉豆散(十七)   (治一切外症初起。)   芙蓉叶。或根或花。鲜者捣烂。干者研末。赤小豆研末。等分。用蜜调涂四围。中间留顶。   卷二外科门   冲和膏(十八)   (治外症初起。坚肿色淡。)   赤芍(二两)白芷防风(各一两)独活(三两)龙脑(三钱)石菖蒲(一两五钱)   各取净末。以瓷瓶收贮。不可泄气。临用时。姜汁卤醋调敷。一日一换。   卷二外科门   冲和散(十九)   (凡人环跳穴处。及两膝附骨等处。感受风寒湿气。面上不热。漫肿无头。皮色不变。   微觉酸痛挛拘。若不即治。变生贴骨等痈。难以收功。急用此药。祛寒逐湿透出外络。提移他处出毒。即有成管成漏。亦能逐渐收功。屡用皆效。)   紫荆皮(五两炒)赤芍药(二两炒)香白芷(一两晒燥忌火炒)独活(一两五钱炒)石菖蒲上根据法。共为末。筛细。以好酒和葱五茎。煎滚调搽。不必留顶。一日一换。以肿消不痛为   卷二外科门   无名肿毒方(二十)   生大黄。取整者。用青布包裹扎紧。于五月五日午时。入露天粪坑内。浸至十二日。午时取   卷二外科门   坎宫锭(二十一)   (治一切痈疽漫肿无头。根脚不聚等症。用敷患处。四围。)   胡黄连(焙)芙蓉叶(晒脆或烘)儿茶真熊胆文蛤(焙黑)真西黄(各三钱)   辰砂(水各研细末。和匀。再乳。用生大黄五钱。卤醋一茶杯。健猪胆二枚滴汁。三味熬稠膏作锭。   卷二外科门   阳和汤(二十二)   (治一切阴疽色白。不起发。势将内陷者。饮之立救。并寒凝痰核。根深难溃。与犀丸。(见前五号)间服。取效。)   熟地(一两)白芥子(二钱)鹿角胶(三钱)肉桂生甘草(各一钱)姜炭麻黄(各五分)   水酒各半煎服。加法制半夏(一钱五分)。陈皮(八分)尤妙。   卷二外科门   金锁比天膏(二十三)   (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疔疮。鼠串。马刀。瘰。紫疥。红丝。鸦焰漏睛腿血气。内外疮。鱼口便毒。杨梅结核。金疮杖疮。蛇蝎虫咬。虎犬人伤。顽疮久流脓血。万般烂疮。风寒痰湿。四肢疼痛。乳癖乳岩。其未破者。用葱椒汤。已汤洗净。贴之。如初发势重。将膏剪去中心。留头出气不必揭起。一膏可愈一毒。   见火。必须重汤化开。)   山甲(一具或净甲一斤)刘寄奴(去根切丝)野麻根苍耳草(连根叶子)紫花地丁各草药鲜者为妙。用真麻油十二斤。将四斤先煎穿山甲枯焦。余八斤浸各药。冬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