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93 页/共 402 页
【漆污衣】杏仁、川椒等分烂研,揩污处,净洗之。
【蟹黄污衣】用蟹腮揩之即去。又法:用橙子穣擦之自去。
【湿洗墨油法】皂角一枚,去皮弦,枣子五枚,滑石半两,豆豉一两末,以杏仁捣和,干收之。遇有油墨污,以水蘸湿用。
【洗苎布法】梅叶捣取汁,以水和浸布,后用清水漂之,带水铺净地上晒干,未白再浸再晒。
【洗葛布法】用米泔浸二日,取起折贴,用板夹之,水尽晾干,污自去,勿搓。糨则用浆水入山栀汤和极稀,浸一时,亦折夹之尽,用熨斗熨之,平直如新。
【洗竹布法】不可揉,揉则随手破折。须折叠,以隔宿米泔浸半日,却用温水淋,以手按或以板夹,垢自去。
【洗蕉葛法】清水揉梅叶洗其衣不脆。或以叶捣泡汤滤洗之亦可。
【洗糨铁骊布法】松子肉 细,和糨中不脆。又法:用茶浓汁入香油一二滴,糨之亦佳。
【洗白衣】煮萝葡汁洗之垢去。烂捣汁洗之亦净。
【洗毛衣及毡法】猪蹄爪煎汤,乘热洗之,污自去。
【洗罗绢法】凡罗绢衣稍有垢,便折之桶中,以皂角汤温泡之,以手拍洗,频翻之,又浸且拍,垢腻尽出。却过净器,以温汤浸之又拍,勿展开,迳搭竹竿上,候水滴尽,乃展开穿晾。不浆不熨,候干折。
【洗彩色】凡彩色垢衣,先用牛胶水浸半日,温汤洗之。
【练绢法】先用便桑殊汤煮熟了,然后用猪胰炼绢之法,须候灰汤大滚,下帛候沸,不住手搅,提转。
勿过熟,过熟则烂;勿夹生,夹生则脆。验生熟法:煮绢时就手扭些,随手散则未熟,再煮数沸,候扭住不散为度。用胰法:猪胰一具,同净灰捣成饼,阴干。用时量绵多少,剪用稻草一条,折作四指长条,搓汤浸帛。
如无胰,只用栝蒌去皮,取穣捣碎,入汤化开,浸帛尤好。
【洗梅衣】凡梅蒸衣服成斑迹,以枇杷核捶碎为末,泡汤洗之自去。
【蚊蝇粪污衣】以灯芯蘸水擦之则去。
【茶褐衣梅迹】凡茶褐衣服发白花斑点者,以乌梅煎浓汤,用笔涂迹上,立还原色。
【纸被】纸被旧而毛起将破者,用黄蜀葵梗五七茎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以木槿针叶捣水刷之亦妙。
芝麻萁烧烟薰纸被不作声。
【洗油污书画法】海螵蛸、滑石(各二钱)、龙骨、白垩土(各一钱),共为末用。铺油污之上以熨斗熨之。大凡油污多时已干者,仍以油渍,大透不妨。否则以水浸湿,半干上药亦可。
【洗葛衣】用梅叶或杏叶揉水洗之不脆。
【洗油布】肉案上抹油布,以热浆水加入猪胆汁洗之,油自去。
【染芦花色】以帛二十两为则,用土红为细末四两,先擂和水三碗成浆,然用热汤一斗入缸盆中搀和匀。再入明矾末一两,滚汤泡入,用帛入揉良久扭起,将原水浇滚,少入皂矾。又将帛入其内揉之,则成芦褐色。皂矾多则黑,皂少则红,要看浅深着色尤妙。有用苏木煎汤,胜于土红。
【染油绿色】先将帛染作深蓝色,再入槐花汤。入明矾染之,则成油绿。如要深色,再用槐花汤染。
卷之九十八 通用诸方
起居类第七
人身元神出入目中,五脏精华亦聚于目,故《阴符经》曰:机在目。《道德经》曰:不见可欲而心不乱。是以内养之法,常要两目垂帘,返观内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气相抱,故《太玄•养初一》曰:藏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藏心于渊,神不外也。
心牵于事,火动于中。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心调则息自调,静久则息自定。
息机以死心,死心以养气。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呼吸要绵绵深入丹田。
常要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夫妇。盖夫妇云者,欲其相合而不相离者也。
毋劳尔形,毋摇尔精,毋使尔思,毋虑营营。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
久视伤心损血,久坐伤脾损肉,久立伤肾损骨,久卧伤肺损气,久行伤肝损筋。
坐处不可太明,太明则伤魂,不可太暗,太暗则伤魄。尤忌湿气。心有所爱,不可深爱;心有所憎,不可深憎。
发多梳,则令人明目去风;体多浴,令人伤气倦怠。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凡大小便,宜紧闭口齿,目上视,使气不泄。
遇小疾可行八段锦,或用六字气法。
每夜以手擦涌泉穴,左右各三百遍,甚益下元。
五味淡薄,令人神爽气清,少病。酸多伤脾,咸多伤心,苦多伤肾,辛多伤肝。尤忌生冷硬物。
饮食不可过多,亦不可太速。切忌空心茶,卯时酒,黄昏饭。
夜深不可醉,不可饱,不可远行。
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
软蒸饭,烂煮肉少饮酒,独自宿。此养生之妙法也。
饭后徐徐行数十步,以手摩面及胁及腹,仰面呵气四五口,能去饮食之毒。
凡早行饮酒一瓯,以御雾露之毒。无酒嚼姜一片亦可。
伤食饱胀,可紧闭口齿,耸肩上视,提气至咽喉,少顷后降入丹田,如此升降四五次则消化矣。
临睡用石膏、花椒、青盐末擦齿,以好茶漱之。叩齿数遍,一日饮食之毒不留齿间,终身无齿疾。
求免自警。慎则免侮,谦则免妒,默则免恶,忍则免祸,勤则免误。此五者废一焉,求免不可得也。
养生四印:忍默直平也。所谓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拣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勤有三益。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则受其饥;一妇不蚕,则受其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农民昼则力作,夜则颓然甘寝,故非心淫念无从而生,是勤可以远淫僻也。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论三宗、文王之寿必归之无逸。吕城公释之曰:主静则攸存博浓,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
房室之戒多矣,而天变为尤。《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谓其渎天威也。今之生子而形殊体缺者,又安知不犯斯禁也?凡起居见怪,不可惊怪。但宜镇之以静。如桓公见紫衣之神,周南见怪鼠之语,李叔坚不杀戴冠之犬,公亮大书入窗之手,是皆能以气胜之也。夫怪其能伤人?所患者不能持守,乃自伤耳。
彭祖曰: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念头真正无所思者,大能延年也。又曰:人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得寿一百岁。
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千朝,不如独宿。
饱食过度,房室劳损,血气流溢,渗入大肠时便清血,腹痛,病名肠瘕。
忿怒中尽力房事,精虚气节,发为痈疽。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发厥,自汗,盗汗,积而成劳。
远行疲乏人入房,为五劳虚损。
广成子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可以长生。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盖敢于有为则杀身,不敢有为则活其身也。
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伤阴则下。
行不远步,立不至疲,坐勿背日。
夜行常啄齿,能杀鬼邪。以手掠发,则邪不敢近。
灯烛而卧,魂魄不安。灯烛行房,寿命不长。
卧处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鼻干,发脑疽疮疡。远行触热,逢河勿洗面,令人面生 。
乱发藏卧房壁中,招不祥。
过神庙,勿轻入。
箫管挂壁,取之勿便吹,恐有蜈蚣在内。
枕中安决明子最能明目。菊花不可多放枕中,久之令人脑冷。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玉经》一遍乃卧,使人魂魄自然精炼。常行此法,二十八年成仙。
庄子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春秋秦医和视晋侯之疾曰:是谓近女室。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
仙书曰:人寿夭在于撙节。若将息得所,长生不死。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
若要安乐,不脱不着,北方语也;苦要安乐,频脱频着,南方语也。
黄帝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损,寿百数也。
彭祖曰:凡人不可无思,当渐渐除之。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百病不生。又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劳,神不极,可得千岁。
昔有士人,观书忘食。一日有衣紫人立前曰:汝再不食,吾其死矣。问其何人,曰:我,谷神也。于是绝思而食如故。盖思则气结,伏热不散,久而气血俱虚,疾至夭枉也。
饮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玉泉者,肾间液也。鸡鸣、平旦、晡时、黄昏、半夜、一旦、一夕,凡七漱玉泉饮之,每饮辄满口,咽之延年。
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又云: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汗出毛孔开,勿令人扇凉,亦为外所中。
食后,以纸拈打喷嚏数次,气通则目自明,疾自化。
【设席避蝇】用竹叶一束悬壁间, 酒于上,蝇尽逐飞竹叶上,并不来席上。
【宅中取窖】凡宅中阴处,深凿一窖,取如房屋,天窗通亮。冬暖夏凉。遇秋收鲜果瓜菜之属,如法安顿,待冬用之。夏月安置酒馔等物,可避暑虫,若蓄水尤妙。又冬夏极冷热之时,可于内酿酒。
【冬不冻瓶水】冬月欲不冻水,好烧酒搀入,则不冻也。
【晨月可成冰】用寒水石一两为末,煎汤密封罐内,坠井底则成冰,取起破罐用之。
【池水澄清】用瓶盛粪,以箬扎口投池中,则水清。
【澄清水法】凡遇梅雨及淫雨大水,溪井汲水俱浑,水缸中擂捣黄豆或杏仁十数枚,入缸搅片时,候定自清。
【池塘不漏】用马粪和锻石泥,池塘能长春苔,使其不漏,又不死鱼。
【牛骨注池水】崇宁年间,西部内苑中池水易涸。或云置牛骨于池中则不涸。置之果然,今人用之皆验。
【鱼塘】大者九亩或七亩,深丈许。以砖石堆砌屹崛,作十洲三岛。其鱼昼夜五方游走,自然生长。朝游东方,作十洲,堆砌在水中,不可出面,更宜深凹。日中游南方,可挖三窟如井状,谓三岛。日晡鱼游西方,水止深三尺,多栽蒲柳之类,使鱼驰骋于其影间。黄昏鱼北游,可深五六尺,多留萍藻,鱼止于此。夜半居中,深三四尺作明水,其鱼朝星斗。池中筑一台,方丈许,立一突,如烽燧状,藏狗骨、毛草,相间积于突中。或有疾风豪雨,点烧草骨。臭烟起,使龙不至戏,否则鲤鱼皆飞去。塘中有鳖,名曰神守,则鱼不去。
卷之九十八 通用诸方
起居类第七
【收书不蠢】芸草藏书,即芸香也。古人窗前必栽此草,以备收书,故芸窗。今北方香菜是也。茎叶并似醒头香,南方亦多有之。《本草》名芸台,置书帙中不生蠹鱼,置席下则除蚤虱。
叶类豌豆,作小丛,南方谓之十里香。此草在数十步外便闻香气。今不得芸香,用朝脑置书箱中,亦免蠹鱼。
【糊屏相画】打糊入白芨、明矾,则不蛀。入萝卜汁少许则不瓦。
【绢书】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墨及粉,则不渗开。
【油纸书】用肥皂浸水磨墨,洗油纸不麻,肥皂汤调颜料,可画烛上。
【法写销金字】牛胶一两,水溶化如漆稀,用藤黄为末,不拘多少调入,以色黄为度。夏月胶易干,入蜜一钱半,冬月一钱,春秋约用蜜少许,取真难干而易上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