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机启微 - 第 11 页/共 16 页

枸杞子(三两) 苁蓉(酒浸炒) 巴戟(去心,各一两) 甘菊花(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温酒盐汤,食远任下。   东垣滋阴地黄丸   治眼目瞳子散大于黄睛,视物无的,或卒然见非常之处。   熟地黄(一两) 生地黄(一两半) 柴胡(八钱) 天门冬 炙甘草 枳壳(各三钱) 人参 地骨皮(各二钱) 黄连 五味子(各三钱) 黄芩 归身(各半两,酒拌焙)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百丸,温茶清送下,日进三次。忌辛辣、生冷之物。   按:此二方,足少阴之剂也。前方主右肾,此主左肾之药,故亦异尔。   补阳汤   治阳不胜其阴,乃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令青白翳见于大 ,及足太阳少阴经中郁遏,足厥阴肝经气不得上通于目,故青白翳内阻也。当于太阳少阴经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当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阳太阴标中(标者,头也),泻足厥阴肝经火,下伏于阳中,乃次治也。《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补其阴,此治法是也。每日清晨,以腹中无宿食,服补阳汤,临卧,服益阴丸。若天色变,大寒大风,并劳役,预日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候体气和平,天气如常服之。乃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羌活 独活 甘草 人参 熟地黄 黄 白术(各一两) 泽泻(研为末) 陈皮(各半两)   生地黄(炒) 白茯苓(去皮) 知母(炒,各三钱) 柴胡(去苗,三两) 防风(去芦) 白芍药(各半两) 肉桂(去皮,一钱) 当归身(去芦,酒制,三钱)   上同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宿食消尽服之。   冲和养胃汤   治内障眼,得之脾胃元气衰弱,心火与三焦俱盛,饮食失节,形体劳役,心不得休息,故上为此疾,服之神效。   柴胡(七钱) 防风(半两) 羌活 炙甘草 黄 (各一两半) 当归(制) 白术 升麻 人参葛根(各一两) 白芍(六钱) 白茯苓(三钱) 干姜(一钱) 五味子(二钱) 黄芩 黄连(各七钱)   上 咀。每五六钱,水煎,食远稍热服。   按:以上足三阳、手足太阴药也。   附录 附方   治障翳诸方   龙木论还睛丸   治眼内赤涩有花,或黑,或白,或红,皆因肝脏积热,肺受风邪。   初患之时,宜令针治诸穴;内服此。   人参 桔梗 黄芩 熟地黄 防风 茺蔚子 车前子 知母(各二两) 玄参(半两) 细辛五味子(各二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按:本论治内障诸方,与此相类者数多,姑存此法。   局方蝉花无比散   治大人小儿风毒伤肝,或为气攻,一切眼目昏暗,渐生翳膜,或久患头风,牵搐两眼,渐渐细小,连眶赤烂。   茯苓 甘草(炙) 防风(各四两) 川芎 石决明(盐水煮熟,研如粉) 羌活 当归(各三两赤芍(十两,炒) 蒺藜(炒,半斤) 蝉蜕(一两) 苍术(十二两) 蛇蜕(一两)   上为末。每三钱,食后米泔调服,茶清亦得。   按:此足三阳、太阴、厥阴药也。   蝉花散   治肝经蕴热,毒瓦斯上攻,眼目赤肿,多泪羞明,一切风热昏翳。   谷精草 菊花 蝉蜕 羌活 甘草(炙) 白蒺藜(炒) 草决明 防风 山栀 川芎 密蒙花 木贼 荆芥穗 黄芩 蔓荆子(各等分)   上为末。每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按:此足太阳、少阴、厥阴、手太阴药也。   本事方羊肝丸   菟丝子 车前子 麦门冬 决明子 茯苓 五味子 枸杞子 茺蔚子 苦葶苈 蕤仁地肤子 泽泻 防风 黄芩 杏仁(炒) 细辛 桂心 青葙子(各一两) 熟地黄(一两半) 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炒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水下,日三次。   按:此足太阳、少阴、手太阴、少阴药也。   秘方拨云退翳丸   皇统年间,医官刘昌祖传于世。   栝蒌根 枳实 甘草(炙) 蔓荆子(焙) 薄荷(各半两) 川芎 木贼(浸一宿焙) 密蒙花荆芥穗 地骨皮 羌活 白蒺藜 甘菊花(各一两) 蛇蜕 黄连(各三钱) 川椒(七钱半,炒去目) 当归(一两半,酒浸,焙干) 蝉蜕(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后临卧,日进三服。翳者,米泔水下;睛暗,当归汤下;内障,木香汤下。   按:此足太阳、厥阴、手少阴药也。然翳膜之疾,有气血虚实,或夹痰热七情六淫,或阴火动湿热致者。种种不同,皆宜求责。但以上法,不能以尽病情之变,学人宜扩充焉。   附录 附方   点洗诸方   局方汤泡散   治肝经风热上壅,眼目赤涩,睛疼多泪。   赤芍 当归 黄连(各等分)   上为末。每二钱,汤炖调热洗,日三五次。《御药院方》加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