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方 - 第 23 页/共 81 页
四二○六·华佗治虚寒腰痛神方
虚寒腰痛,内用:八角茴香研末,酒服下。
外以糯米炒热袋盛之,熨痛处。
卷四
四二○七·华佗治风湿腰痛神方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两 独活 防风 桂心 栝蒌 干葛各三两 芍药四两干地黄五两 生姜六两上以水八升,酒二升,煎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作。
卷四
四二○八·华佗治背热如火神方
生附子研末,水调敷两足心,立效。
卷四
四二○九·华佗治胸胁痛神方
诃黎勒(炮去核)四颗 人参二分上药捣末,以牛乳二升煮三、四沸,顿服之。分为二服亦得。
卷四
四二一○·华佗治胁肋痛神方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方用:大黄三两 细辛二两 附子(炮)三枚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若强盛人煮取三升半分为三服。服则如人行四、五里,进
卷四
四二一一·华佗治诸疝初起神方
鲜地骨皮 生姜各四两捣成泥,绢包囊上,虽极痒宜忍之。并以:连蒂老丝瓜(烧存性)
研末,每服三钱,热酒下。重者不过二、三服,即愈。
卷四
四二一二·华佗治热疝神方
痛处如火,溲赤便艰,口干畏热,此热疝也。以:芙蓉叶 黄柏各三钱为末,木鳖子磨醋调涂囊上,极效。
卷四
四二一三·华佗治寒疝神方
绕脐苦痛,发时则白汗出,手足厥冷,脉沉弦,此寒疝也。治用:大乌头十五枚 白蜜二斤先以水三升煮乌头,取二升,去乌头。纳蜜煎令水气尽,得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一服不瘥,明日更服,日止一服,不可再也。
卷四
四二一四·华佗治心疝神方
病发时心部似被锥刀所刺,或四肢逆冷,或唇口变青。其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遂致心痛,故名心疝。治用:芍药 桔梗 细辛 蜀椒 桂心 干姜各三分 附子一分上末之,蜜和丸如梧子。服七丸,以酒下,日二服。
卷四
四二一五·华佗治疝神方
本症发生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得之地气卑湿所生。故江淮之间,湫溏之处,多感此疾。治用:香附二钱 海藻一钱先香附为末,海藻煎酒,空心调下,并食海藻。
卷四
四二一六·华佗治狐疝神方
狐疝者,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腹入囊中。狐昼出穴而溺,夜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类,故名。方用:杜仲五钱 人参一两 肉桂 桂枝 小茴香 核桃各一钱先杜仲捣汁,以凉水浣之,取汁一碗,纳诸药,水煎服。一服伸出,二服即消,三服痊愈。
卷四
四二一七·华佗治横梁疝神方
此疝小腹有块,直冲心胸,妇人患之居多最难医治。方用:补骨脂一斤 黑胡麻二两上二味拌炒,去胡麻。取补骨脂研末,以酒为丸。服三钱,沸汤下。
卷四
四二一八·华佗统治诸疝神方
诸疝名状不一,其痛在心腹者凡七:曰厥疝,曰症疝,曰寒疝,曰气疝,曰盘疝,曰腑疝,曰野狼疝。痛在睾丸者亦七:曰寒疝,曰水疝,曰筋疝,曰血疝,曰气疝,曰狐疝,曰疝。下方悉主之:蜀椒四分 桔梗 芍药 干姜 浓朴(炙) 细辛 附子(炮)各二分 乌头(炮)一分上末之,蜜和丸如大豆,服三丸,至七、八丸,日三。
卷四
四二一九·华佗治怔忡神方
怔忡之症,扰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此肝肾之虚,心气之弱也。方用:人参 熟地黄 白芍各一两 生枣仁 麦冬各五钱 玄参一两 白术 白芥子各三钱水煎服。
卷四
四二二○·华佗治心中嘈杂神方
水仙花子 芍药 荷叶同捣末,白汤下 颇效。
卷四
四二二一·华佗治癖神方
脏腑摄养乖方,则三焦痞膈,肠胃不能宣行,因饮水浆,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者也。方用:牛膝 枳实 (炙) 茯苓 鳖甲(炙)各八分 桔梗 芍药 白术 人参 浓朴(炙)
大黄 桂心 槟榔各六分上捣筛,蜜和丸,空腹温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