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78 页/共 424 页

[50]从殷门外循斜上一寸,屈膝得之,浮□穴也,故在委阳穴上一寸也。   [51]从浮□下行,仍在承扶穴下六寸,屈伸取之,委阳穴也而与会阳下合腘中也。   [52]从委阳下行,腘中央约纹动脉陷中,令人仰颏至地,伏卧取之委中穴也。   [53]从委中下行,膝腘约纹下三寸,合阳穴也。   [54]从合阳下行,□肠中央陷中,脚跟上七寸,承筋穴也。   [55]从承筋下行,腿肚下尖分肉间陷中,承山穴也。   [56]从承山斜行,足外踝后上七寸陷中,飞扬穴也。   [57]从飞扬下行,足外踝上三寸筋骨之间,附阳穴也。   [58]从附阳下行,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细动脉应手,昆俞穴也。   [59]从昆仑下行,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仆参穴也。   [60]从仆参行足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许白肉际,申脉穴也。   [61]从申脉下行一寸,金门穴也。   [62]从金门行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下,京骨穴也。   [63]按而得之,小指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   [64]从京骨行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通谷穴也。   [65]从通谷行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至阴穴也(见图五十八)。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心包络解   条文:张介宾曰:心包一脏,「难经」言其无形。   滑寿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_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凡言无形者非。   「灵兰秘典论」有:十二官,独少心包一官,而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二句。   今考心包,脏居膈上,经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也,此一官即此经之谓欤(图五十九)。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心包络经循行经文   条文:手厥阴心主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见图六○)。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心包络经循行歌   条文: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臑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终相通。   注:[1]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而外行天池穴,属心包络之经也。   [2]内行下膈,历络三焦者,散布于腹之上、中、下也。   [3]其支者,循胸中出腋下三寸,即天池穴处也。   [4]从天池循臑内至天泉,从天泉穴行手太阴、手少阴两脉之间入肘内曲泽穴,下臂行两筋之间,□门、间使、内关、大陵四穴入掌中劳宫穴,从劳宫循中指出其端,中冲穴也。   [5]其本支之别支,别行掌中,循小指次指之端以交于手少阳三焦经也。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心包络经穴歌   条文: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门认,间使内关逾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心包络经分寸歌   条文:心络起自天池间,乳后傍一腋下三,天泉绕腋下二寸,曲泽屈肘陷中参□门去腕后五寸,间使腕后三寸然,内关去腕后二寸,大陵掌后横纹间劳宫屈拳名指取,中指之末中冲端。   注:[1]天池穴,在乳傍一二寸许,直腋下行三寸,胁之撅起肋骨间是其穴也。   [2]从天池穴斜上,绕腋循臂内廉下行二寸,举臂取之,天泉穴也。   [3]从天泉穴下行,肘内廉大筋内侧,横纹头下陷中动脉,曲泽穴也。   [4]从曲泽穴下行,掌后去腕五寸,□门穴也。   [5]从□间穴下行,掌后去脘三寸,两筋间陷中,间使穴也。   [6]从间使穴下行,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内关穴也。   [7]从内关穴下行,掌后骨下横纹中两筋间陷中,大陵穴也。   [8]从大陵穴下行,掌中央动脉,屈无名指取之,劳宫穴也。   [9]从劳宫穴下行,手中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许陷中,中冲穴也(图六十一)。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肾脏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