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66 页/共 253 页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易老天麻丸   天麻(祛风) 牛膝(强筋) 萆 (祛风湿,强筋骨) 玄参(壮水制火,各六两) 当归(十两,和血) 杜仲(七两,使筋骨相生) 生地(一斤,益真阴) 羌活(去骨节风,十两) 附子(泡,一两,行经)蜜丸,一方有独活五两。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活络丹   治中风手足不仁,经络有湿痰死血。   川乌(泡,去皮、脐) 草乌(泡,去皮) 胆星(六两) 地龙(即蚯蚓,洗,焙干) 乳香(去油) 没药(另研,三两三钱) 酒丸酒下五七十丸。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河间地黄饮子   治肾气虚弱,语言謇涩,足膝痿废。   熟地巴戟(去心) 山茱 肉苁蓉(去甲) 附子(泡) 五味子 石斛 白茯苓 石菖蒲 远志(去心) 肉桂 麦门冬(去心) 上各一钱,入薄荷少许,姜枣水煎服。   肾之脉出然谷肉内踝,上 及股,故虚则足痿不能行。其直者,挟舌本,故虚则舌謇不能言。地黄、巴戟、茱萸、苁蓉、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附子、官桂,阳不足者温之以气也;远志、菖蒲使心气下交也;麦冬、五味壮水之上源也;茯苓、石斛走水谷之府,化荣卫而润宗筋者也。不及肝者,肝肾同治也。诸脏各得其职,则筋骨强而机关利矣,蹇涩痿废夫复何虞!   术附汤   见湿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三生饮   治中风,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语言謇涩等症。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去皮) 生附子(五钱,去皮) 木香(二钱) 每服一两,加人参一两煎。   此足太阴、阳明、厥阴,手少阳药也。南星辛烈散风除痰;附子重峻温脾逐寒;乌头轻疏温脾逐风。二药通行经络,无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参所以扶其正气,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气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胃风汤   治风冷客于肠胃,飨泄完谷不化,及肠风下血。又治风虚能食,牙关紧闭,螈 肉,名曰胃风。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当归(酒洗) 芎 芍药(酒炒) 肉桂(各等分)   加粟米百余粒煎,此即十全汤去黄 、地黄、甘草。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史国公药酒方   治中风,语言謇涩,手足拘挛,半身不遂,痿痹不仁。   羌活 防风 白术(土炒) 当归(酒洗) 牛膝(酒浸) 川萆 杜仲(姜汁炒,断丝) 松节(杵) 虎颈骨(酥炙) 鳖甲(醋炙) 晚蚕砂(炒,二两)   秦芄 苍耳子(炒,捶碎,四两) 枸杞(五两) 茄根(八两,蒸熟) 为粗末,绢袋盛,浸无灰酒三十 ,煮熟退火毒服,每日数次,常令醺醺不断。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蠲痹汤   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沉重,举动艰难。   黄 (蜜炙) 当归(酒洗) 赤芍(酒炒) 羌活 防风 片子姜黄(酒炒) 甘草(炙) 加姜枣煎。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润肠丸   治外无六经之形证,惟便溺阴隔者,当以此导之,老人尤宜。   桃仁 麻仁(各研成泥) 大黄(酒煨,各一两五钱) 当归尾 白芍药 升麻枳实(麸炒) 陈皮(各五钱) 生甘草 人参(各三钱) 木香 槟榔(各二钱) 除麻仁、桃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水食前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三痹汤   治血气涩滞,手足拘挛,风寒湿痹等疾。   川续断 杜仲(去皮,姜炒) 防风 桂心 人参 茯苓 生地黄 白芍药 甘草川芎 当归 黄 川牛膝 川独活 细辛 秦艽(各等分) 加姜枣煎。   此足三阴药也。喻嘉言曰:此方用参 四物,一派补药,内于防风、秦艽以胜风湿,桂心以胜寒,细辛、独活以通肾气,凡治三气袭虚而成痹,患者宜准诸此。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独活寄生汤   治肝肾虚热,风湿内攻,腰膝作痛冷痹症,及屈伸不便。肾水脏也,虚则寒湿之气凑之,故腰膝作实而痛。冷痹者,阴邪胜也,肝主筋肾主背,《灵枢》曰:能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能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   独活 桑寄生(如无真者,以川续断代之) 秦艽 防风 熟地黄 当归(酒洗)   芍药(酒炒) 川芎(酒洗) 杜仲(姜汁炒断丝) 牛膝 人参 茯苓 甘草 桂心细辛(等分) 每服四钱。此即前方除黄 、续断,加桑寄生,此足少阴厥阴药也。   独活、细辛入少阴,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桑寄生益气血,祛风湿,偕杜仲、牛膝,健骨强筋而固下;芎归芍地,所以活血而补阴;参桂苓草,所以益气而补阳。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血气足而风湿除,则肝肾强而痹痛愈矣。丹溪曰:久腰痛必用官桂以开之,腹胁痛亦然。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中风脉候吉凶   大防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