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149 页/共 253 页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发背熏药方
雄黄 朱砂 血竭 没药(各一钱) 麝香(二分) 俱研细末,用绵纸为燃,每燃药三分,麻油润灼,离疮半寸许,四围徐徐照之,药气纳入,毒随解散不致内侵腑脏,初用三条加至六七条,疮热渐消,又渐减之,熏罢随用敷药。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牛胶饮
截险处痈疽恶疮,使毒不攻于内,不傅恶症。
上好生皮胶四两,用酒一碗,纳胶重汤顷,搅匀倾出,更投酒,随意饮尽。若善饮者,以醉为度,此法活人甚多,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止痛当归汤
治脑疽背疽,穿溃疼痛。
当归 生地黄 白芍药 黄 人参 甘草(炙) 官桂(各一两) 水煎服。
此足阳明厥阴药也。当归、生地、活血凉血;人参、黄 ,养气补中;官桂解毒化脓,毒化成脓则痛渐止;芍药和脾,酸以敛之;甘草扶胃,甘以缓之,则痛自减矣。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灸法
治一切痈疽恶疮。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亦肿 痛,以湿纸覆其上,先干处即痈头也。取独头大蒜切片,安于头上,用艾灸之,三壮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佳,最要早觉早灸为上。若有十数头者,即用蒜研作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烧之。若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粟米头子便用独蒜片,安于头上,着艾灸十四壮,或四十九壮,使毒气外出则易愈。痈疽着灸胜于用药,三壮一易,百壮为率,有灸至八百壮者,约艾一筛,初坏肉不痛,直灸至痛方止。至夜火 ,满皆高阜头孔百数,则毒外出,否则内逼五脏而危矣。但头顶以上,切不可用,恐引气上,更生大祸也。《纲目》曰:《精要》谓头上发毒不得灸,此言过矣。头为诸阳所聚,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壮而已。东垣灸,元好问,脑疽以大艾炷如两核许者,灸至百壮始觉痛而止。由是推之,则头上发毒,灸之痛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若不痛者,艾炷大壮数多,亦无妨也。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国老膏
一切痈疽将发,预期服之,能消肿逐毒,使毒瓦斯不内攻,效不具述。
大甘草有粉者二斤,捶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浆汁浓,去渣,慢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无灰酒不拘时服。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远志酒
一切痈疽发背恶毒,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则痛,有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可忍,敷之则不痛;或热蕴在内,壮热手不可近,敷之即清凉;或气虚血冷,溃而不敛,敷之即敛;七情内郁,不问虚实并效。
远志,米泔浸洗,去心,为细末,酒一盏,调药一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渣敷病处。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忍冬酒
痈疽发背初起时,盒饭服此,不拘疽发何处,及妇乳痈,服之皆有奇效。
忍冬藤五两,用木槌微捣不可碎,甘草一两,水二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入无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数沸,去渣,分为三次,一日服尽。如病势重,一日夜再进一剂,服至大小肠通利,药力乃到。若无生者,用干者,终不及生者,力大效速。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援生膏
治诸般恶疮,及瘰 鼠 才起者,点破即愈。
血竭 乳香 没药(各一钱) 蟾酥 轻粉(各三钱) 雄黄(五钱) 麝香(五分) 上用真炭灰一斗三升,淋灰汤八九碗,用桑柴文武火煎作三碗,取一碗收,留二碗,盛瓷器内,候温,将前七味药研为细末,入灰汤内用桑柳枝搅,再以好风化锻石一饭碗,入药汤内搅匀,过宿候冷,盛瓷罐内。凡遇恶疮,点在当头,一日二次,次日又二次,疮头蚀破血水出即愈。如药干将前留灰汤入之。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透脓散
诸痈疽疮,及贴骨痈不破者,不必刀针,以此服之,不移时其脓自透,累验。
蛾口茧子,上烧存性,以酒调服,只用一枚。如用二三枚,即有二三口也,慎之。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万病解毒丸
痈疽发背,鱼脐毒疮,药毒草毒,蛇毒兽毒,诸恶疮病,解毒收功并效。
五倍子 全蝎(各五钱) 山豆根 山茨菇(各一两) 麝香(一钱) 红牙大戟(七钱)
朱砂 雄黄(各二钱) 续随子(取仁,去油,取霜,五钱) 上先以前五味入木臼捣罗,为细末,次研后四味和匀,糯米糊丸,分作三十五丸,端午、七夕、重阳腊日,净室修合,每服一丸,生姜蜜水磨下,井水浸研,敷患处,神效。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神仙太乙膏
治痈疽,及一切恶毒。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蛇虎蜈螫,犬咬汤火,刀斧所伤,皆可内服,外贴。血气不通,温酒送下。赤白带下,当归酒下。唯闭赤喉风并用,新绵裹膏药,置口中含化。一切风赤服,用膏捏作小饼,贴太阳穴,后以山栀子汤送下。打扑伤损,外贴内服,橘皮汤下,腰膝痛者,患处外贴,内服用盐汤送下。唾血者,桑白皮汤下。每服一丸,如樱桃大,蛤粉为衣,其膏可收十年不坏,愈久愈妙。
玄参 白芷 当归 赤芍药 肉桂 川大黄 生地(各一两) 上锉碎,用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火熬黑色。滤去渣,入黄丹一斤,青柳枝不住手搅,滴水成珠为度,倾入瓷器中,掘窑埋土三日,出火毒闭之。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锦囊新制加味太乙膏
神治一切肿毒已溃、未溃,跌打损伤,风湿气痛等症,神效。古方因外贴内服,故未免其功不专,今张特定此方,专为外贴,而泄其拔毒,外治之功较前更胜也。
真麻油,二十四两,煎浓,淋入乱发,以桃柳枝,不住手搅,令发熔化,再入蓖麻子煎枯) 乱发(一大团,以黑润者,佳,零入油内煎化) 蓖麻子(二百粒,去壳,捣碎,入油煎枯) 以上煎至发化麻枯,入后药慢火熬之。
大生地(四两切片) 黑玄参 大黄(切片) 当归(全,各三两) 赤芍 白芷 肉桂(去尽粗皮,切碎,各二两) 煎至药色枯黑,滤去渣,慢火熬浓,方入后四味收之,软硬得所,滴水成珠为度,夏天宜略老些,冬天宜略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