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147 页/共 253 页

治产后恶血崩漏,状如泉水。   瑞莲(一百枚,烧灰存性) 棕榈(烧灰存性) 当归(各一两) 官桂(五钱) 槟榔(一枚)鲤鱼鳞(炒) 川芎(各七钱五分) 为末,每服三钱,煨生姜酒调,如未血,更进一服,如血崩,此药涩治,连进三服即止。   千金散   (即十全大补汤料)   治产后虚劳不能食。   白术 茯苓 黄 (各一两) 人参 川芎 熟地黄 芍药 当归(各一两) 肉桂(一两五钱) 甘草(炒,五钱) 咀,每服一两,姜枣水煎,空心温服。   人参汤   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盗汗。   归身 人参(各等分) 为末,用猪腰子一个,去膜,切作片子,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葱白二茎,煮末熟,取清汁一钟,入药二钱,煎至八分服。   茯苓散   治产后蓐劳,因生产日浅,运动用力,四肢寒痛,寒热加疟。   茯苓(一两) 当归 川芎 桂心 白芍 黄 人参 熟地黄(各五钱) 水二钟,入猪肾一双,去脂膜,细研,姜三片,枣二枚,同煎一钟,去肾、姜、枣,入没药五分,煮取七分,去渣食,作二次温服。   参苏饮   治妇人产后血入于肺,面赤发喘几死者。   人参(一两,为末) 苏木(二两,捶碎) 水二碗,煎苏木一碗,去渣,调入参末。随时加减服。   麻仁丸   治产后去血津枯,大便闭涩。   麻子仁(另研。上) 枳壳(麸炒、上) 人参(中)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   一方   治产后用力太过,阴门突出。用四物汤煎熟。入龙骨末少许,空心连进二服,用麻油和汤熏洗即收。   猪蹄汤   治奶妇气力少衰,脉温不行,乳汁不通。   猪蹄(一只) 通草(五两) 上将猪蹄洗净,用水一斗,煮作羹,食之。   有一乳妇少,家中偶煮红豆,因吃豆及汤,当夜乳出如涌泉,后屡用皆效。   涌泉散   因气乳汁少。   瞿麦穗 麦门冬 王不留行 穿山甲(炮黄) 紫龙骨(等分) 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先食猪蹄羹,后服药,以木梳梳乳上三十余下,日三服。谚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常流。   返魂丹   治生产诸证;并死胎恶而胎衣不下,横生逆产。产前清热养血,产后推陈致新,并效。   野大麻(一名益母草,四五月开紫花时采花。叶子,阴干,半斤) 赤芍药(六钱) 当归(七钱) 木香(五钱) 为末,蜜丸弹子大,或童便酒,或薄荷汤,或米饮,或桂枝汤,或枣汤,或秦艽汤,随侯酌汤,化下一丸。   当归羊肉汤   治产后发热自汗,肢体疼痛,名曰蓐劳。   黄 (一两) 人参 当归(七钱) 生姜(五钱) 肥羊肉(一斤) 煮汁去肉,入前药煎服。   如恶露不尽,加桂,辛热,自能行血也。   趁痛散   治产后血滞,筋脉拘挛,腰背强直,遍身疼痛。   黄 当归(酒浸) 官桂(不见火) 白术 独活 生姜(五钱) 川牛膝(酒浸,五钱) 甘草(炙,三钱) 薤白(三钱五分)   咀,每服四钱,水煎服。加桑寄生半两,尤佳。川牛膝,须择粗肥长润明黄色者佳。   北方以黑色者为川牛膝,黄色者为怀牛膝误也。《纲目》注云:黑者为雌牛膝,坚脆无力,故南方从勿入药也。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论丹毒(儿科)   赤紫丹瘤,皆心火内郁而发。赤如丹砂,故名曰丹,因热毒客于皮肤,搏于气血,而风乘之,阴滞于阳,即发丹毒。热极生风,片刻之间,游走遍体,虚热则痒,实热则痛。自腹而达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归于腹者,难疗。书虽有五色之分,十月之异,总不出血热,而属于心。心火内炽,客风外乘,风胜则庶物皆摇,故令游走殊速。名之丹者,以应心火而色赤也。色红者生,白者气虚挟痰,紫者毒盛,色青如苔者,死。赤者名赤游丹,热毒感之深也。其状赤肿,片片如胭脂涂染,或发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令儿躁闷腹胀,其热如火,痛不可忍,游走遍体,流行甚速,须急治之。若一入腹入肾,即不可救。白者名曰游风,感风湿之轻症也。其候流块作痒,壮热憎寒,鼻塞脑闷,咳嗽吐逆,其治之法,赤者清凉解毒,甚则砭去恶血,以药涂之。白者不过疏散渗湿而已。火灼疮者,先天之热毒也。火走空窍,故必于口鼻眼目阴囊粪门之处,红点如痈,渐成红泡,逾日而穿,赤色无皮,如汤火 炙之状,痛苦殊甚,睡卧不安,一二日间,周身能腐。若至囟门肿起,阴毒肿亮者不治。及一切丹毒入脏,脐突出浆,面颊紫浮,噎气不乳,手足拳禁,大小便绝,胸背血点,舌生黑疮,心胸紫肿者,皆为不治。然小儿脏腑娇嫩,凡一切丹毒,必先内服解毒,方可外敷,盖毒易入难出,肌肉受伤,其害轻,脏腑受伤,其害速耳。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论丹毒(儿科)   荆防饮   治赤丹游走。   荆芥 防风 丹皮 天花粉 橘红 连翘 甘草 粘子(炒杵) 玄参 赤芍羌活 金银花(等分) 水煎服。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论丹毒(儿科)   绿袍散   绿豆(五钱) 大黄(二钱) 共为细末,生薄荷捣汁,入蜜涂。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