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101 页/共 253 页

炼老白蜜(三两),上入前膏滋内,丸成大圆,每圆重四五钱,每早空心白汤化服一丸,于服八味丸之后。如尺尚弦数,咽干口燥者,此水少不能以配之也。当令每日以熟地二三两,麦冬四五钱,煎浓汁二三碗,浩饮代茶,如是调理当即愈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润肺饮   生地(二钱五分) 麦冬(去心,二钱) 土贝母(去心、切片,一钱五分) 天花粉(一钱)   苦桔梗(八分) 生甘草(四分) 广桔红(盐汤泡,八分) 白茯苓(一钱) 肥白知母(一钱)   水煎,食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越婢加半夏汤   治肺胀喘嗽,鼻扇肩怡。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五枚)   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观音应梦饮   定喘止嗽,详载《本草》胡桃条下。   大参(一钱) 胡桃(二枚,去壳留衣),姜枣水煎,临卧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唐郑相国方   治虚喘嗽,腰脚酸痛。肺虚则痰多而喘嗽,肾虚则腰脚酸痛。   破故纸十两(酒蒸为末),胡桃肉二十两(去皮,研烂),蜜调如饴,每晨酒服一大匙。不能饮者,热水调。忌芸薹羊血,芸薹油菜也。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破故纸属火,入心包、命门,能补相火以通君火,暖丹田,壮元阳;胡桃属水,能通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补养气血,有木火相生之妙。气足则脾不虚寒,血足则肾不枯燥,久服利益甚多,不独上除喘嗽,下强腰脚而已也。   一方   治咳嗽劫药。   五味子(五钱) 甘草(二钱五分) 五倍子 风化硝(各一钱) 为末,蜜丸含化。一方用生诃子一枚,含之。咽津瘥。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补肺汤   治肺虚咳嗽。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各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黄(各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肺虚而用参者,以脾为肺母,气为木母也。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丹溪曰:补水以制相火,其痰自除也。咳则气伤,五味酸温,能敛肺气,咳由火盛,桑皮甘寒,能泻肺火,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合之而名曰补肺,盖令壮水生,咳嗽自止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嗽烟筒   治痰嗽久远者。   佛耳草 款冬花(各二钱) 鹅管石 雄黄(各五分) 为末,以鸡子清刷纸上,卷药末作筒,烧烟,以口吸入喉内。细茶生姜汤送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加味理中汤   治肺胃俱寒,咳嗽不已。   甘草(炙) 半夏(汤泡) 茯苓 干姜(不炒) 白术 桔红 细辛 北五味人参(各等分) 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杏仁煎丸   治老人久患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安。   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汤泡去皮、衣,各等分) 上研为膏,入炼蜜和丸,弹子大,每服一二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送下。   一方   取痰。   人参(用芦) 藜芦(各二钱) 猪牙皂角(去皮、弦,泡,一钱) 防风(去皮) 细辛(去土,各一钱五分) 用酸浆水一碗,食后温服,候吐痰觉胸中爽快,用冷葱汤时饮,以止为度。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辰砂半夏丸   治一切痰饮咳嗽。   用大半夏一斤汤泡七次,晒干为末,用生绢袋盛,浸于瓷盆内,净水洗出去渣,将洗出半夏末浸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澄去水,将半夏粉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朱砂末一钱,生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淡姜汤食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锦囊咳嗽方按   黄芩半夏丸   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