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醒 - 第 6 页/共 12 页

钓藤 人参 犀角屑(各半两) 全蝎 天麻(各二分) 甘草(半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   消食丸 治乳食过多。胃气不能消化。   砂仁 陈皮 神曲(炒) 麦芽(炒)三棱 蓬术(各半两) 香附(炒一两)   上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量儿大小。每服数分。白汤送下。   柴芍参苓散 治肝胆经分。患天泡等疮。或热毒瘰 之类。   柴胡 白芍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五分) 丹皮 山栀(炒) 甘草(各三分)   上每服二钱。水煎。   柴归饮 治痘疮初起。发热未退。无论是痘是邪。疑似之间。均宜用此平和养营之剂。以为先着。有毒者可托。有邪者可散。实者不致助邪。虚者不致损气。凡阳明实热邪盛者。宜升麻葛根汤。如无实邪。则悉宜用此。增减主之。   当归(二三钱) 白芍(或生或炒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或一钱半) 荆芥穗(一钱) 甘草(炙七分或一钱)   水一钟半煎服。或加生姜三片。血热者加生地。阴虚者加熟地。气虚脉弱者加人参。虚寒者加炮姜肉桂。火盛者加黄芩。热渴者加干葛。腹痛者加木香砂仁。呕恶者加炮姜陈皮。若治麻疹。或以荆芥易干葛。阴寒盛而邪不能解者。加麻黄桂枝。   辰砂六一散 解烦热。止渴。利小水。   粉甘草(一两) 桂府滑石(飞六两) 朱砂(三钱)   上为极细末。量儿大小。每服一二三钱。开水调下。   犀角地黄汤 治劳心动火。热入血室。吐血衄血。发狂发黄。及小儿疮痘血热等症。生地(四钱) 白芍 丹皮 犀角(镑各一钱五分如欲取汗退热必用尖生磨搀入上水一钟半。煎八分服。或入桃仁去皮尖七粒。同煎。以治血症。   七福饮 治气血俱虚而心脾为甚者。   人参(随宜) 熟地(随宜) 当归(二三钱) 白术(炒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枣仁(二钱) 远志(制三五分)   上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   养心汤 治心血虚怯。惊痫或惊悸怔忡。盗汗无寐。发热烦躁。   人参 黄 远志 当归 川芎 枣仁 五味子 肉桂 柏子仁 白茯苓 茯神 半夏曲(各三钱) 甘草(炙四钱)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六气煎 治痘疮气虚。痒 倒陷。寒战切牙。并治男妇阳气虚寒等症。   黄 (炙) 肉桂 人参 白术(炒) 当归 甘草(炙)   上分量随宜。水煎。加减照六物煎法详见痘论六物煎下。   三柴胡饮 凡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 白芍(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陈皮(一钱) 生姜(三五片) 当归(二钱)   上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如微寒咳呕者。加半夏一二钱。溏泄者。以当归易熟地。   参附汤 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呃逆自利。脐腹疼痛。手足厥冷。呕恶不食。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等症。   人参 制附子(须参倍于附或等分不拘五钱或一两酌宜)   姜水煎服。   参归汤 治心虚血热。自汗盗汗。(一名团参散一名人参汤)   人参 当归(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雄猪心一个。切三片。以一片煎汤调服。   人参建中汤 治虚劳自汗。   甘草(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白芍(六两) 胶饴(一升即麦芽糖) 人参(二两)   上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汉时分量。权量与今时不同。酌宜用之可也。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丹溪人参竹沥之法 丹溪云。痉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用人参竹沥治之。不用兼风药。   人参 竹沥   上将人参煎汤。入竹沥和服。   五福饮 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主心) 熟地(主肾俱随宜用) 当归(主肝二三钱) 白术(主肺炒一钱半   水二钟。煎七分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温者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大营煎 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心腹疼痛等症。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杜仲(二钱) 牛膝(一钱五分) 肉桂(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效。如带浊腹痛者。加破故纸一钱炒用。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中气虚寒呕恶者。加炒焦干姜一二钱。   大补元煎 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症。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熟地(补精补阴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山药(炒二钱)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 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甘草(炙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如气分偏虚者。加黄 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加。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破故纸之属。   十全大补汤 治气血俱虚。恶寒发热。自汗盗汗。肢体困倦。眩晕惊悸。晡热作渴。遗精白浊。二便见血。小便短少。便泄闭结。喘咳下坠等症。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甘草(炙减半) 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减半) 川芎(照芍药更减一半) 黄 (炙) 肉桂(钱许)   上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