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总病论 - 第 15 页/共 33 页
又方,五倍子散。
五倍子炒为末敷之,涎出吐去,以瘥为度。
伤寒喉中痛,闭塞不通,射干煎。
生射干 猪脂(各半斤)
合煎,令射干色微焦,去滓,取一枣大,绵裹,含稍稍咽之。
治喉咽痛塞,硼砂散。
硼砂 僵蚕 牙硝 白矾 甘草 雄黄(各一分) 砂(半分) 草乌头尖(四个)
细末,米饮调一钱,细细呷之。
古方黑龙煎,治咽喉肿痛九种疾。
人参(半两) 甘草(一两) 无灰酒(一升) 不 皂角(四十条)
水三斗,浸皂角一宿,净铛内煎,令水减半,次下人参、甘草,细切,又同煎三分耗二,布绞去滓,下酒更入釜煤一匕半,搅煎如饧稀,入瓷合内,埋地中一宿。若用时,取一丸如鸡头大,盏中以温酒一呷化之,先以水漱口,以鹅毛点药入喉中扫之,有恶涎或自出,或下腹,可两三度。引药方歇,良久令吐。候恶物出尽了,令吃少许水浸蒸饼,及软饭粥压之,次含甘草一寸咽汁,忌炙胡饼、猪肉淹藏等物。如木舌难下药,以匙按舌,用药扫喉中。
九般名:急喉闭、缠喉风、结喉、烂喉、重舌、木舌、遁虫、 喋、飞糸入喉。
元 五年,自春至夏秋,蕲黄二郡人患急喉闭,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黄州潘推官昌言亲族中亦死数口,后得黑龙膏,救活者数十人。
庞曰:急切亦不候合此膏,用古方以意处之。但得不 皂角一两条,槌碎,水三升半,浸少时,揉汁去滓,甘草一分,人参一分,同煎作稀膏,勿令太稠,乃下后药。
霜梅上白盐 砂 焰硝(各等分)
三味生研,用前膏斟酌和匀,可以扫得为度。每以鹅毛 少许,如前法扫喉中甚效,其将息次第,亦如前法,此膏得力尤速。若日久膏干,以甘草水化之。病瘥后,胸喉外生疮勿疑,无盐梅以白盐代。
天行手足肿,疼痛欲脱者,浓煎虎杖汁渍之。
天行后毒瓦斯,手足肿痛欲脱,必作痈脓,升麻大黄汤。
升麻 木通 白蔹(各三分) 黄芩 芍药(各一两) 甘草(半两) 大黄(一两半)
咀,水三升,煮二升半,下大黄煮一升半,温温饮一盏,利下为度。
卷第三
伤寒劳复证
病新瘥后,气血津液衰耗,慎勿为诸劳动事。凡言语思虑,劳神梳沐,澡 劳力,则生热而复病如初也。又新瘥后,精髓枯燥,切不可为房事,犯房事劳复必死。魏督 顾子献病瘥后,华 嘱之,慎勿为劳事,余劳尚可,女劳即死。此是女劳复,非阴阳易也。《素问》云:病热而有所遗者,是新瘥后肠胃尚弱,若多食则难消化,而复病如初也,此是食复新瘥,强人足两月,虚弱人足百日,则无复病矣。
天行劳复,头痛,四肢疼,葱豉汤。
葱白豉(半升)
水二升半,煎葱烂,去滓,入雄鼠屎三七枚,末之和匀,分再服,未瘥更作。
天行劳复作热,且至晚则腰背痛,头项强重,葛根姜豉汤。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豉 葱白(各二合半) 葛根(二两)
咀,水三升,煎二升,下豉煎一升半,去滓,温饮一盏。
大病瘥后劳复,枳实栀子汤。
枳实(一分) 肥栀子(十二个) 香豉(半升)
浆水三升,煮枳实、栀子至二升,下豉煮一升半,去滓,温饮一盏,温覆微汗。食复者加大黄棋子大七枚,同煎服之愈。
疗伤寒已瘥,劳复如初,脉浮无汗者,桂枝栀子汤。(自汗者去麻黄。)
栀子(十二个) 豉(半升) 桂枝 麻黄(各一两)
咀,水三升,煎至二升,下豉取一升半,去滓,温饮一盏,温覆取小汗瘥。
疗伤寒劳复如初,自汗出者,脉浮滑,烦躁甚,宜此方。
栀子石膏香豉汤栀子(十六个) 石膏(四两) 香豉(一两,绵裹)
水三升,先煮二味至二升半,下豉,煮取一升半,去滓,温饮一盏。(一法汤成入雄鼠矢二七枚,末良。)
病未平复,后劳动致热气攻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蒌汤。
栝蒌根(四两,无黄脉者) 淡竹茹(半斤)
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日二三服,温与之。
妇人病未平复,因夫所动,小腹篡中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举动,无热证者,附子黄 汤。
白术 当归 桂枝 附子 甘草 芍药 人参(各半两) 黄 (三分) 生姜(一两半)
咀,水四升,煮至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盏,食久再服,温覆取小汗。
男子劳房成复病,鼠屎汤。
薤根(一升) 鼠屎(二十一个,为末。矢头尖硬者,即是牡鼠也。)
水三升半,煮薤根至一升半,去滓,下鼠矢末,再煎三沸,温饮一盏,相次三服。衣覆必有粘汗为效,未汗再作一剂,兼治阴阳易神验。
男子房劳复发热,口噤,临死舌出数寸。又始得病,百节痛如被打,浑身沉重,恍惚失措,脉促而绝不可治;或有吐涎不止,或有谵妄烦乱者,皆不可治。
天行瘥后,劳复发热,呕吐食不下,芦根汤。
芦根(半升) 生姜(二两) 橘皮 枇杷叶(各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