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第 2 页/共 22 页
中央生湿。
中央。阴阳交会之所。阴属水。阳属火。水火交会。而生湿气。为长夏之令。以化生万物。央者。阴阳二字。双声合为一音也。盖天阳地阴。下下相交。南热北寒。水火相交。遂蒸为湿。西洋言谈养炭轻四气。弥漫地球。而古圣。只以中央二字。已赅其义。
湿生土。
湿气无形。化生有形。为戊己土。土之生物。全在于中含湿气也。西洋言土即是地。不知古圣。却有分别。天是阳在上。地是阴在下。而土在阴阳相交之中央也。西洋言土。是物质腐烂而成。而不知所以腐烂。皆借湿气。
土生甘。
土之味本淡。而所生五谷则味甘。故甘者。土之性味也。西洋但知现成之五味。而不知五味所自生。故其论药多误。
甘生脾。
人秉土之性味。于是而生脾脏。
西方生燥。
西方主秋金之气。收敛肃杀。其气为燥。在一日为申酉日入之时。阴收阳敛。气泽消灭。致成燥气。在一刻为秋令。
收敛肃杀。所以成物。赖此燥气也。西洋化学。不知燥气。因此为水火消耗之气。不能以器取得故不知也。
燥生金。
有此无形之燥气。乃生有形之金。于地之五行为庚辛金。秋日燥气用事。则草木黄落。即是生金之验。土之所以生金者。亦以其由湿返。燥凝而成质也。
金生辛。
有燥金之气性。然后生此辛味。
辛生肺。
人秉金之性味。于是而生肺脏。所以藏天地之金气也。
北方生寒。
北方主冬令。生寒气。热带在南。冷带在北 。故西洋有北冰海之说。
寒生水。
气以生形。寒气所生。为壬癸水。西洋谓水。是轻养气所化。独内含轻气。以冷玻璃罩之。则与空中养气。化为水珠。然必罩以冷玻璃。仍从冷而化也。又云将二气放水银盆内烧之。复化为水。水银极寒。是与内经寒生水之义亦合。
水生咸。
寒水之性。其味为咸。
咸生肾。
人生秉寒水之性味。而生肾脏。以司人周身之水。
人生本天亲地。故生此五脏。以应天地之阴阳。必先知人之五脏。本于五行。然后发之为百骸。推之为万物。莫不本于五行焉。五行之气偏则为病。草木各得五行之气。借以调五脏之偏。药之功用以着设非先明五行之理。不可以言医也。故引素问阴阳应象论文以明之。西洋天学化学。虽与中国五行之说不同。而义实相通。惟西洋医学。则止就人身形质立论。不知人之气化。实与天地同体也。
上卷
五脏所属
五脏秉于五行。凡秉五行之气而生者。皆以类相属推其类。可尽天地之物。知所属。乃明形气所归。而病之原委。
药之宜忌。从可识矣。
肝
旧说七叶。居左胁下。非也。西医云。四叶。后靠脊。前连膈膜。胆附于肝之短叶间。膈即附脊连肝。从肝中生出。
前连胸膛。肝体半在膈上。半在膈下。实不偏居于左。谓肝居左者。不过应震本东方位自当配在左耳。
肝图 医林改错。言肝系。后着脊。前连胃。名为总提。上有胰子。总提内有行水管为胃行水西医言肝无所事。只以回血生出胆汁入肠化物。二说言肝。行水化食。不过内经。肝主疏泄之义而已。至肝系之理。尚未详言。按肝系上连心包络。
故同称厥阴。经系着脊处则为肝。俞穴系循腔子。一片。遮尽是为膈膜肝系下行前连腹中。统膜而后连肾系。为肝之根通身之膜内连外裹。包肉生筋皆从肝。系而发旧说言肝居左。西说言肝居右。然其系实居。脊间正中。至诊脉分部左右。
亦从其气化而分。非以形而分也。
在天为风。
震巽主气。在天为风。人秉天之风气而生肝脏以司周身之风。故凡风病以肝为主。
在地为木。
本天无形之风气。生有形之木。肝实秉风木之气所生。解得二字。便知肝之气化。
在体为筋。
筋连于骨。盖骨属肾水。筋属肝木。乃水生木之义。以应天甲乙之象。究肝生筋之迹。实由肝膈连及周身之膜由膜而连及于筋也。西医剖视见白膜包裹瘦肉。而两头即生筋也。然彼但言筋之体。未言筋之根。惟内经以筋属肝。是从肝膈而发出膜网。然后生筋。若不寻出筋之源头则筋病不知治法。
在色为苍。
微青微黄。皮色老润。乃苍正色。其肝无病。若青胜黄则肝寒。若黄胜青则肝热。西人不讲五行。故不知气色相应之理。
在音为角。
角为木音。和而长知肝无病。西洋声学言弦管甚详。然不能分出五音六律。则察理未精。
在声为呼。
叫呼也。肝气太胜。和长之音变为叫呼。狂谵之类是也。宜抑其肝。
在变动为握。
支节运动。皆筋所主。而手尤显然。故筋之变动。则发为握。寒则拘急热则缩挛。风火闭结则握拳。透爪搐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