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第 12 页/共 34 页
如泄泻肠滑不止着,此湿伤元气下陷也。宜升提之。四君子汤加升麻、防风、乌梅治之。或用四君子汤吞下七味肉豆蔻丸。
如泄泻酸臭,腹痛,面黄带热,不喜饮食者,此食积也。先以丁香脾积丸推去其积,后以桑圣丸调之。
如泄泻日久,目无神气,口略张,四肢冷,好睡者,以四君子汤调之,多服有效。甚者,加熟附子一片,煨姜服之。
如泄泻日久,身热不退,只以调元汤治之。此虚热也,不可妄用寒凉之药。甚者,加干姜即效。
凡久泄后。人事黄弱着,以集圣丸调之。
卷四 泻泄门
五苓散
入膀恍,肾经。
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此分利阴阳之药也,水一盅煎服。
卷四 泻泄门
理中丸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加砂仁、藿香、乌梅、附子、猪苓、泽泻。
卷四 泻泄门
玉露散
此药性寒,所以治热。
寒水石、滑石各一两,甘草五钱。共为末,每服一钱,冷水调下,或用此药煎汤吞理中丸。
卷四 泻泄门
胃苓汤
苍术、厚朴、猪苓,泽泻、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官桂。
卷四 泻泄门
四君子汤
此药性温,可以补元气之不足。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水一盅,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卷四 泻泄门
肉豆蔻丸
此药性温而涩,所以止滑也。
内蔻(面煨)五钱,赤石脂七钱五分,广木香二钱,砂仁二钱,枯矾七分半,白龙骨五钱,诃子肉五钱。共为末,水糊为丸,陈米汤送下。
卷四 泻泄门
白术散
此治渴之圣药也。
人参、白术、白茯苓、木香、藿香叶、甘草各一两,干葛二钱。共为粗末,每用一、二钱,姜三片引,水煎极。袖珍方:非干葛,乃干姜也。
卷四 泻泄门
调元汤
此治虚热之圣药也。
黄祗、人参、甘草。如热不退,加干姜即效。
如身热手足寒者,加熟附一片,煎服。
祖转治泄泻不止,不问寒热,只用胃苓丸,兼一粒金丹。以车前草同炒米煎汤服之。
凡久泻()不止,精神美好,面赤唇红者,不治。
凡久泻()不止,作渴不休者不治。
凡久泻()不止,脉沉细,遍身皮冷,不思乳食,泄滑不止者,不治。
凡久泻()不止,又成惊搐者,不治。
凡久泻()不止,变成赤白痢疾者,不治。
凡久泻()不止,大肉消瘦者,不治。
凡久泻()不止,大孔如竹筒不收闭者,不治。
凡泄泻()不问轻重,只要饮食如常,不生他症着,不难于治而易愈。
西 江 月泄泻秘传治法,等闲不语时人,如今传授救儿婴,以积心田一顷()。初次且行淡渗,温中以次施行,三升四塞救儿婴,此方古今永定。
泄泻如何发作?只因水谷无分,所以淡渗法先行,小便长而泄定。滑百车前赤茯,人参白术猪苓,甘草泽泻与砂仁,姜枣煎来作引。
淡渗行而又泄,须防谷气中虚,温中丸散不须拘,断要一时泄住。白术人参砂藿,炙姜炙草根据书,乌梅熟附泽泻猪,引用生姜作主。
温中若还不效,中气下陷须提,人参白术与黄祗,甘草干姜炙取。泽泻猪苓赤茯,升麻熟时乌梅,柴胡白芍与当归,引用姜枣休弃。
以此升提未止,只因肠滑难收。塞用通用更何优,击其指归()可救。参术炙姜炙草,乌梅粟壳相扶,升麻诃子芍归求,姜枣同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