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门 - 第 4 页/共 7 页

鹅梨煎丸 治热痰,凉心肺,利胸膈,解热毒,补元气。  大鹅梨二十枚,去皮核取汁 白蜜半升 生地半斤,取汁 不蛀皂角十梃,去皮子,水二升,挼浓汁 薄荷生半斤,研汁,共上五味,慢火熬膏和下药 人参 白茯苓去皮 白蒺藜炒去刺 木香 苁蓉酒浸切焙 牛膝酒浸 半夏汤泡,各一两 槟榔煨,二两 防风 桔梗炒 羌活 青橘皮 白朮 山药各七钱半 甘草炙,半两  右为细末,同前膏拌匀,杵令得所,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食后荆芥汤送下,日二服。   麝香丹砂丹 治痰热咽膈不利,头目昏痛。  丹砂另研,一两 麝香另研 木香 丁香 犀角 甘草炙,各二钱半 龙脑另研,一钱 人参 藿香去梗 牛胆 南星 防风去叉 黄芪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七钱半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食后嚼破,用荆芥汤下。   金珠化痰丸 治痰热,安神志,除头疼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咳嗽咽嗌不利。  半夏汤浸洗七次,生姜二两,去皮捣作饼,炙微黄 皂角仁炒 白矾枯,另研 天竺黄另研,各四两 龙脑另研,半两 辰砂水飞研,二两  右将皂角仁、半夏为末,与诸药研匀,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梧子大,金箔二十片为衣。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食后姜汤下。   皂角化痰丸 【《东垣十书》】  治劳风,心脾壅滞,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粘,嗌塞吐逆,不思饮食,或时昏愦。  皂角木白皮酥炙 白附子炮 半夏汤洗七次 天南星炮 白矾枯 赤茯苓 人参各一两 枳壳炒,二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后。   法制清气化痰丸 顺气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 南星去皮脐 白矾 皂角 干姜各四两  右,先将白矾、皂角、干姜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却入半夏、南星二味,浸二日,再煎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入后药:  陈皮 青皮去穰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研 葛根 神曲炒 麦糵炒 山楂 香附各二两  右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食后茶汤下。   飞矾丹 化痰神效。   白矾二两,枯 白僵蚕一两半,用米酢浸一宿,炒 南星切片,用皂角一两五钱,去皮弦,用水一小碗同熬,水尽去皂角,用南星 半夏汤洗七次,各一两  右为末,姜汁糊丸如梧子大,水丸亦可。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姜汤下。   黑芥丸 【《普济方》】  治冷痰痞满。  黑芥子炒 白芥子炒 大戟 甘遂 胡椒 桂心各等分  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姜汤下。   法制半夏御药方 消饮化痰,壮脾顺气。  大半夏汤洗泡七遍,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半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研细,温水化,浸半夏,上留水两指许,频搅,冬月于暖处顿放浸五日夜,取出焙干,用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一日夜,通七日尽取出,再用浆水慢火煎,勿令滚,候浆水极热,取出焙干  右以磁器收贮,每服一二粒,食后细嚼,温姜汤下。又一法依前制成,半夏每一两,用白矾水少许,渍半夏,细飞朱砂末,淹一宿,敛干焙用。依前法,亦可用生姜自然汁渍焙用。   舟车神佑丸 【子和,下同】  治一切壮实痰饮。  甘遂 芫花 大戟各一两,俱酢炒 大黄二两 黑牵牛头末,四两 青皮 陈皮 木香不见火 槟榔各半两 轻粉一钱  右为末,水丸,空心服。初服二丸,每服加二丸,至快利为度,以意消息。小儿麻子大,随强弱增损。三四岁者三五丸,依前法加减。至取蛊加芜荑半两。   大圣浚川散 治实痰。   大黄煨 牵牛取头末 (木郁)李仁各一两 木香 芒硝各三钱 甘遂半钱  右为末,量病轻重服。   枳朮汤 【《济生方》,下同】  治饮癖气分,心下坚硬如杯,水饮不下。  枳实麸炒,二分 肉桂去皮 桔梗炒 槟榔 甘草炙,各三分 附子炮去皮脐 白朮炒 细辛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赤石脂散 治引饮过多,遂成痰饮,吐水无时,服诸痰药不效者。  赤石脂煅,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用姜汤或酒调服,不拘时候。   二生汤 专治痰。   附子生去皮脐 半夏生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入少木香煎,尤佳。   蒙石丸 【《中藏经》】  治停饮冷痰。  硇砂一两,用米酢三升化开 巴豆霜二两半,二味同入酢煮两食久 青蒙石半两,研 京三棱一两,酢浸一宿,煨二味次入,煮半食久,入前酢中煮 白面二两,酒半升化,次入煮半食久 大黄一两半,作三分,一分生,一分炒,一分煨,次入煮半食久 木香以下为细末 槟榔 肉豆蔻 肉桂 干姜炮 猪牙皂去皮炙 丁香 蓬莪朮 芫花酢浸一宿炒微冷,有烟,各一两 青皮 白豆蔻 好墨烧八分过,各半两 胡椒 粉霜研,各一分  右,次第煮了,次入木香等十四味,熬成膏,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酒饮姜汤任下。   木香丸 【河间,下同】  和脾胃,宽胸膈,消痰逆,止呕吐,进益美饮食。  官桂 干姜 大黄 蓬莪朮 枳壳去穰 芫花酢拌湿炒干 陈皮各半两 木香一分 半夏二两 牵牛半斤,取头末四两 巴豆四个 茴香一两,炒  右为末,滴水为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   大人参半夏丸 化痰坠涎,止嗽定喘,诸痰证不可尽述。  人参 茯苓 南星 薄荷叶各半两 白矾生 寒水石 半夏 干姜 蛤粉各一两 藿香一分  右为末,面糊丸如小豆大。生姜汤下二三十丸,食后,温水亦得。一法加黄连半两,黄蘗二两,水丸,取效愈妙。治酒病,调和腑脏,尤宜服之。   橘皮半夏汤 治痰壅涎嗽,久不已者,常服养液润燥,解肌热,止咳嗽。  橘皮半两去白 半夏二钱半,汤洗七次  右为末,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盏半,入生姜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星姜汤 治风痰。   南星五钱一个,制 老生姜三钱半   右,咀水三盏,煎去半,逐渐温服。   玉粉丸 治痰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  半夏洗,五钱 草乌炒 桂各一字   右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多岁不愈者亦效。   生半夏汤 治湿痰。   半夏不以多少,洗七遍,切作片子   右,每服称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大片,同煎至一盏,和滓,食后服,一日三二服,服三日毕;再服枳朮丸,尽其痰为度。论曰:先消胸中气,后去膈上痰,再服枳朮丸。谓首尾合尽消其气,令痰不复作也。   半夏丸 治因伤风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恶心欲倒。已吐加槟榔三钱。  半夏一两,汤洗切 雄黄研,三钱   右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小儿丸如黍米大。   白朮汤 治痰潮上如涌泉,久不可治者。  白朮 白茯苓 半夏等分   右为末,每服半两,病久者一两,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一盏,取清调神曲末二钱,顿服之。病甚者,下玉壶丸一百粒,大效,永除痰根。   五饮丸秘方 治一切停痰留饮,理脾顺气,消食宽胸。  青皮 陈皮 枳实炒 茯苓 白矾各一两 半夏 南星 白朮炒 皂角 生姜捣,各二两 香附子 真苏子 山楂肉 神曲炒,各半两  右以南星、半夏,并制过,同皂角、白矾、生姜,煮南星无白点为度。以南星半夏焙干同前药为末,竹沥姜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或临卧,白汤送下。   二肾散 【《和剂》,下同】  治一切痰饮。  橘红二斤 炙甘草 食盐各四两   右,水五碗,慢火煮焙干,捣为细末,白汤点服。  又方 治痰极有效。世人但知用南星、半夏、枳实、茯苓之类,何足语此。有人腹满坚痛,服此利下物数块如弹子,臭恶不可近,腹满疾豁然顿愈。  橘红四两 甘草一两   右为细末点服。   豁痰汤王隐君 治一切痰疾。此方与滚痰丸相副,盖以小柴胡汤为主,合前胡、半夏、南星、桐壳、紫苏、陈、朴之属,出入加减。素抱痰疾及肺气壅塞者,以柴胡为主。余者并去柴胡,以前胡为主。  柴胡 半夏各二钱 人参脉盛有力者不用 桔梗 甘草 紫苏 陈皮 厚朴 南星 薄荷叶 枳壳 羌活各五分  右,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服。中风者加独活,胸膈不利者加枳实,内外无热者去黄芩。治一切痰气最效。   大半夏汤御药 治痰饮及脾胃不和。  半夏 陈皮 白茯苓各二钱   右,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温服。有热加甘草。   白朮汤 【《拔萃》】  治脾中虚损及吐痰者。  半夏曲半两 白朮 木香 甘草各一钱 茯苓二钱 槟榔二钱半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生姜汤调下,食前服。   茯苓饮子 【《济生方》】  治痰饮蓄于心膈,怔忡不已。  赤茯苓 茯神 半夏 麦门冬 陈皮各一两 沉香 槟榔 甘草各三钱  右咀每服八钱,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化痰丸 【《本事方》】  治停痰宿饮。  半夏 茯苓 白朮 香附各一两 桔梗姜制 人参各八钱 前胡 枳实炒 甘草各半两  右为末,姜汁煮糊为丸梧子大,姜汤送下四十丸。   加味二陈汤 【《直指方》】  治酒面积热成痰,手臂痛,并痰攻眼肿,身麻痹。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苍朮 姜黄 枳壳炒,各少许  右,水二盏,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三仙丸 【《百一选方》】  治一切湿痰痰饮,胸膈烦满,痰涎不利,头目不清。  南星制 半夏制 香附子制,各五钱  右用南星、半夏泡过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不可太软,用楮叶或荆叶包住,以蒲包再包盦,令发黄色,晒干收之,须是五六月内造,如盦曲法。每制丸药,用星、半二两,香附一两,同为细末,煮面丸如菉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后姜汤下。   神朮丸学士 治痰饮。   茅山苍朮制,一斤 生油麻半两,水二盏研取浆 大枣十五枚,煮烂取肉  右三味,和丸梧桐子大,日干。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下。   星半丸 【丹溪,下同】  治湿痰。  南星 半夏各制,一两 蛤蚧三两   右为末,姜汤泡蒸饼丸,青黛为衣。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二朮丸 治湿痰。   白朮六钱,炒 苍朮三钱,炒 芍药二钱半 香附子钱半  右为末,蒸饼丸服   小黄丸 【东垣,下同】  化痰涎,除湿饮,平胃气,利膈。  黄芩一两 半夏 白朮各两半 干姜五钱 泽泻三钱 黄芪二钱  右为细末,蒸饼丸菉豆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   润下丸 治膈痰,降气甚妙。   陈皮去白,一斤,盐水浸 甘草炙,一两  右为末,蒸饼丸菉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瓦粉(艹舌)蒌丸 【秘方,下同】  治一切顽痰结滞,咯吐难出,久嗽不已,气塞妨闷,痰火劳嗽,并效。  瓦垄子一名蚶子,将壳火煅酢淬二次,研极细末 (艹舌)蒌霜后黄熟时,取瓤并子,和瓦垄粉烂捣为饼 广陈皮去白,各等分  右各精制,晒干为末,汤浸,蒸饼为丸菉豆大。每服八十丸,食后、临卧,姜汤送下。   法制竹沥丸 清痰降火,化痰利膈,止嗽止呕吐,进食开胃,治劳嗽。  陈皮去白 白朮炒 白茯苓 炙甘草 贝母 半夏曲 枳壳 神曲炒 桔梗 黄芩各三两 元明粉 香附子制,各一两  右为粗末,用大磁盆,以竹沥一碗,入姜汁酒半盏,和匀拌诸药,日中晒干,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七次为度,磨罗为细末,水滴丸如菉豆大。食后或卧时白汤送下八十丸,三日便见效验。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全愈。此方得之海上道人,秘密不传,予求以治痰火,效如响应。   流金膏经验方 治一切痰咳逆等证。  锦大黄不见铁器捣如豆大,酒浸半日,九蒸九晒 石膏微煅研,各二两 黄芩酒洗 橘红各半两 连翘酒洗 桔梗 川芎 贝母各一两 胆星 薄荷叶 香附子各半两  右各精制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午后或临卧细嚼一丸。忌酒面诸湿热物。   黄芩二陈汤 治热痰。   黄芩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可随证加减。   清膈导痰汤 治胃火厚味,膈上热痰,咯吐不出,咳唾稠粘。  花粉 (艹舌)蒌仁 白朮 白茯苓各八分 石膏 (石卜)硝各一钱半 黄芩 贝母各一钱 桔梗 陈皮 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盏,竹叶二十个,洗揉烂,煎八分,食远服。   老痰丸节斋 润燥开郁,降火消痰。治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间,肺气不清,或吐咯难出,皆因火邪炎上,凝滞心肺之分,宜开郁降火消痰。  天门冬 黄芩酒炒 海粉另研 (艹舌)蒌仁另研 橘红去白,各一两 芒硝研,二钱 连翘 桔梗 香附子淡盐水浸炒,各半两 青黛另研,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入姜汁少许,和药杵匀,丸如龙眼大,噙嚼一丸清汤送,细咽之;或丸如菉豆大,淡姜汤送五六十丸。此等老痰,大率饮酒之人多有之。酒气上蒸,肺与胃脘皆受火邪,故郁结而成痰也。此方天冬、黄芩泻肺火,海粉、芒硝咸以软坚,(艹舌)蒌润肺消痰,香附、连翘开郁降火,青黛去郁火,故不用辛燥之药。   黄芩利膈丸 【《东垣十书》】  治利膈上热及胸中痰。  生黄芩 炒黄芩各一两 半夏 南星 黄连 枳壳麸炒 白茯苓 陈皮各二钱 泽泻半两 白朮一钱  右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白汤下。   (艹舌)蒌半夏丸严氏 治肺热痰嗽。  (艹舌)蒌仁另研 半夏制各一两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青黛丸 【丹溪】  治热痰咳咯不出。  青黛 (艹舌)蒌瓤 黄芩 香附子 贝母各一两 橘红二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加味洞下丸 【《集成》】  治痰。  橘红半斤,以食盐一两,微以水拌半日 南星制 半夏制 黄芩 黄连 甘草各一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一 痰门     方   省风汤 【《良方》】  治痰厥。  半夏四钱 防风二钱 炙甘草一钱   右为细末,分二服,每服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去滓,无时服。   莘芎散 【《医林》,下同】  治热痰壅塞,头目不清,语音不出,服药不解。  细辛 川芎 防风 桔梗 白朮 羌活 桑白皮炒 薄荷叶各一两 甘草五分  右,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玉芝丸 治风痰咳嗽。   半夏曲六两 人参 茯苓 薄荷叶 明矾枯 南星制,各二两  右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风盛,薄荷汤下。   玉壶丸 【《和剂》】  治风痰。  南星制 半夏制,各二两 天麻 白矾各半两  右为细末,姜汁糊丸胡椒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豁痰丸 【《良方》下同】  治风痰壅盛。  白附子 真僵蚕炒,各一两 细辛 白矾枯 全蝎炙,各三钱 南星制 半夏制,各二两  右为末,皂角煮汁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天南星丸 治妇人风痰。   南星炮 半夏曲 白附子 皂角子炒各一两 晋矾枯,半两  右为细末,姜汁糊丸,姜汤送下。   灵砂白丸子 【《澹寮》】  治气虚弱,风痰壅盛,呕吐不已。  灵砂另研 白丸子各一两   右为末和匀,以生姜自然汁打黍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丁香茯苓汤杨氏 治脾胃虚寒,宿饮留滞,痞塞不通,气不升降,以致呕吐涎沫,或呕酸水,不思饮食。  半夏制 陈皮 茯苓各两半 丁香 附子制 肉桂 砂仁各半两 木香 干姜炮,各一两  右,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新法半夏汤 【《和剂》】  治脾胃虚弱,痰饮停滞,呕逆酸水,胸胁腹满,头运恶心,不思饮食。  砂仁 神曲炒 陈皮 草果各半两 白豆蔻 丁香各二钱 大半夏二两 甘草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先用生姜自然汁调成膏,入炒盐汤点服。   御爱紫宸汤 【《良方》】  解宿酒呕哕,恶心痰唾,不进饮食。  木香五钱 砂仁 芍药 檀香 茯苓 官桂 藿香叶各一钱 陈皮 干葛 高良姜 丁香 甘草炙,各二钱  右作二服,每服水盏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半夏丁香丸 【《和剂》,下同】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酢,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半夏掣三两 肉豆蔻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二钱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温中化痰丸 治停痰留饮,胸膈痞满,头目眩运,恶心咳嗽痰涎。  陈皮 青皮 良姜 干姜炮,各二两  右为细末,酢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顺元散 【《澹寮方》,下同】  治气虚中气,痰厥,虚寒厥冷,不得睡卧。  天南星制,一两 川乌头制 附子制,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右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热服。   灵砂丹 治上盛下虚,痰涎壅塞。此药最能镇坠,升降阴阳,安和五脏,扶助元气。  水银一斤 硫黄四两   右以硫黄新铁杓化开,次入水银炒成砂子,入固济罐内,以铁灯盏封口,盐泥赤石脂固,定三钉在地上,架住罐子,四围砖拦,以文武火炼一日,罐子通红为度,冷定取下,则成灵砂,研极细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粒,空心米饮下。此灵砂即炼银朱之罐口砂是也。   强中丸 【《三因方》】  治胃脘虚寒,痰饮留滞,痞塞不通,气不升降。  高良姜 干姜炮 陈皮留白 青皮各一两 半夏制,二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四七汤 【《和剂局方》】  治七情气郁,结聚痰涎,状如破絮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并治中脘痞满,痰涎壅盛,上气喘急。  半夏三钱 茯苓二钱四分 厚朴一钱六分 紫苏叶一钱二分  右,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香莎丸 【丹溪,下同】  调中气,散郁痰。  香附子 苍朮各四两 黄芩二两   右为末,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