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礼通考 - 第 289 页/共 431 页
葢上连连九个星名曰传舎如连丁
【星经传舍九星在华葢上奚仲北近天河主賔客之馆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第四星去极二十八度半入胃宿五度】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
【星经内阶六星在文昌北 晋书天文志文昌北六星曰内阶天皇之陛也 宋史天文志在文昌东北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二十三度入井宿二十六度】
【星经天厨六星在紫防宫东北维近传舍北百官厨今光禄厨像之 晋书天文志东北维外六星曰天厨 宋史天文志在扶筐北 宋两朝天文志距大星去极二十四度入斗宿二十二度】
阶前八星名八谷
【晋书天文志诸王西八星曰八谷主候嵗八谷 隋书天文志厉石北八星曰八谷 宋史天文志八谷八星在华葢西五车北一曰在诸王西武宻曰主候嵗丰俭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甘氏曰八谷在宫北门之右司亲耕司候嵗司尚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三十一度半入毕宿三度】
厨下五个天棓宿
【星经天棓五星入氐一度去北辰二十八度 史记天官书紫宫右五星曰天棓 晋书天文志天棓五星在女牀北天子先驱也抢棓皆所以备非常也宋两朝天文志距南星去极四十四度入箕宿三度】天牀六星【今无】
天牀六星左枢在
【星经天牀六星在宫门外 宋史天文志一曰在二枢之间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枢二十二度入氐宿二度半】
内厨二星【今无】
内厨两星右枢对
【星经内厨二星在西北角 晋书天文志西南角外二星曰内厨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十九度半入轸宿十一度】
文昌斗上半月形稀疎分明六个星
【星经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天府主营计天下事其六星各有名六司法大理 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晋书天文志文昌六星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一曰上将大将军建威武二曰次将尚书正左右三曰贵相太常理文绪四曰司禄司中司隷赏功进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灭咎六曰司冦大理佐理宝所谓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内阶者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南星去极三十四度半入栁宿二度半】
文昌之下曰三师
【晋书天文志魁第一星西三星曰三公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星去极二十一度入张宿初度半】太尊一星
太尊只向三公明
【晋书天文志中台之北一星曰太尊贵戚也】
天牢六星【今一星】
天牢六星太尊边
【星经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贵人牢 宋史天文志甘氏云贱人之牢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西北星去极二十八度半入张宿六度】
太阳守一星
势四星【今无】
太阳之守四势前
【星经太阳守在西北主大臣大将备天下不虞入张十三度去北极四十五度 宋史天文志太阳守一星在相星西北斗第三星西南大将大臣之象一曰在下台北太尉官也在朝少傅行大司马者晋书天文志太阳守西北四星曰势势腐刑人也宋史天文志一曰在玑星北主助宣王命内常侍官也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三十一度入翼宿二度】
蕙田案势四星宋两朝志不载距星
宰相一星
一个宰相太阳侧
【星经相星在北斗南入翼一度去北辰三十一度宋史天文志相一星在北斗第四星南一曰在中斗文昌之南在朝少师行太宰者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三十三度入轸宿四度】
更有三公相西偏
【星经三公三星在斗柄东 晋书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 宋史天文志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星去极三十五度少入角宿六度】
元戈一星
即是元戈一星圜
【星经元戈一星在招摇北一名巨戈入氐一度去北辰四十二度 隋书天文志元戈二星在招摇北宋史天文志天戈一星又名元戈】
天理四星斗里暗
【星经天理四星在北斗魁中主贵人牢为执法官晋书天文志魁中四星为贵人之牢曰天理也 宋两朝天文志距东南星去极二十八度入翼宿九度】
辅一星
辅星近着开阳淡
【星经辅星象亲近大臣 晋书天文志辅星傅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 隋书天文志辅一星在太防北又曰主危正矫不平 宋史天文志北斗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汉志主幽州第九星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汉志主并州案北斗与辅星为八而汉志云九星武宻及杨维德皆采用之史记索隐云北斗星间相去各九千里其二隂星不见者相去八千里而丹元子步天歌亦云九星汉书必有所本矣 宋两朝天文志去极三十度入角宿三度】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开阳摇光六七名
【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齐七政斗为人君号令之主出号施令布政天中临制四方第一名天枢亦曰政星也是天子象第二名璇女主之位第三名玑亦名令星第四名权为伐第五名衡为杀第六名开阳第七名摇光亦为应星枢入张一度去北辰十八度也衡去极十五度去辰十一度斗第六七指角第四五六指南斗第一二指觜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擕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隂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晋书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太防北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石氏曰第一曰正星主阳徳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隂形女主之位也三曰令星四曰伐星五曰杀星六曰危星七曰部星亦曰应星又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又曰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燕六主趟七主齐 宋史天文志一汉志主徐州二主益州三主冀州四主荆州五主兖州六主州七主豫州 宋两朝天文志天枢去极二十三度半入张宿十度摇光去枢三十五度入角宿九度】
摇光左三天枪红
【星经天枪三星在北斗柄东主天锋武备在紫防宫右以御也 史记天官书紫宫左三星曰天枪 晋书天文志天枪一曰天钺 宋两朝天文志距大星去极三十二度半入氐宿初度】
蕙田案通志文献通考俱无此一句今协纪辨方书有之
观承案末句有天枪星自宜补入但红字非韵应是横字以北地声相近而致讹耳若古韵则红亦可读横然此歌本不用古韵不宜独叶此字似当正作横字为允
紫防垣合象【中央黑防近天枢星为赤极】
【宋史天文志案步天歌载中宫紫防垣经星常宿可名者三十五坐积数一百六十有四而晋志所载太尊天戈天枪天棓皆属太防垣八谷八星在天市垣与步天歌不同】
蕙田案晋志无以中官诸星分属三垣之説以八谷属天市尤于方位不合説见下
右紫防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