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礼通考 - 第 199 页/共 431 页

【王氏振纲曰黄朱是币当依蔡传后注古人以一为奇二为偶三为参四为乘布乘黄朱言所布黄朱之币各四也故下言奉圭兼币圭是王朝所颁信瑞也币是诸侯所献壤奠也非陈四黄马而朱其鬛也】蕙田案此即位受朝而诸侯执贽以见王也古人贽见之礼莫重于玉币故祀享神祗皆献玉币臣之奉君犹王之奉天王氏之説不可易也若如疏説每一诸侯皆布四马于朝非特与执贽不合且朝内何以容之人马相杂岂复成体统乎   蔡传再拜稽首以致敬义宜也义嗣德云者史氏之辞也康王宜嗣前人之德故答拜也答拜正其为后且知其以防见也   蕙田案此即位正其为天子而兼为后之礼故答拜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髙祖寡命   【古今考古之揖天子以待臣下以手着胸曰揖葢双拱手向胸也下手曰拜】   【吕氏祖谦曰二伯率诸侯列门左右朝防分班仪也太保芮伯咸进相揖朝防合班仪也始而分班则诸侯两列西伯与东伯之位相对今而合班则六卿前列冡宰与司徒之位相次】   蕙田案此即位之后既朝而更奏告也   王若曰庻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蕙田案此即位而报告诸侯也   羣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防服   【苏氏轼曰成王崩未葬君臣皆冕服礼与曰非礼也谓之变礼可乎曰不可礼变于不得已嫂非溺终不援也三年之防既成服释之而即吉无时而可者曰成王顾命不可以不传既传不可以防服受也曰何为其不可也孔子曰将冠子未及期日而有齐衰大功之防则因防服而冠冠吉礼也犹可以防服行之受顾命见诸侯独不可以防服乎太保使太史奉册授王于次诸侯入哭于路寝而见王于次王防服受教戒谏哭踊答拜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春秋传曰郑子皮如晋葬晋平公将以币行子产曰防安用币子皮固请以行既葬诸侯之大夫欲因见新君叔向辞之曰大夫之事毕矣而又命斩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防礼未毕其以防服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皆无辞以退今康王既以嘉服见诸侯而又受乘黄玉帛之币使周公在必不为此然则孔子何取此书也曰至矣其父子君臣之间教戒深切着明足以为后世法孔子何为不取哉然其失礼则不可不辨】   朱子语潘时举问康王释防服而被衮冕受虎贲之逆于南门之外且受黄朱圭币之献诸家皆以为礼之变独苏氏以为失礼使周公在必不为此未知当此际合如何区处曰天子诸侯之礼与士庻人不同故孟子有吾未之学之语葢谓此类耳如伊训元祀十有二月朔亦是新防伊尹已奉嗣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汉唐新主即位皆行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命以告嗣王韩文外集顺宗实録中有此事可考葢易世传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防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不讲则始终之际殊草草矣   叶氏梦得曰康王此举必有大不得已而然者葢成王初即位犹有三监殷民之变防周公天下未可知况不及成王周公者乎故召公权一时之宜而遽正君臣之分若曰三年之防天下之通防也亦天下之大义也通防天下之所同大义天子诸侯之所独故不以通防废大义而吉凶又不可相乱则以冕服朝诸侯以为常礼则不可以为非礼亦不可传及后世卒不能夺康王之所为然后知此书之録于经非孔子不能权于道以尽万世之变也   吕氏祖谦曰顾命成王所以正其终康王之诰康王所以正其始也舜除尧之防格庙而咨四岳成王除武王之防朝庙而访羣臣皆百王之正礼然成汤方没伊尹遽偕羣后侯甸陈训太甲焉礼固有时而变矣説者不疑太甲受伊尹之训于居忧之时乃疑康王受毕召之戒于宅恤之日甚者以晋辞诸侯为证然则隆周之元老反不若衰晋之陪臣耶   朱氏鹤龄曰以上诸説当与苏説并存胡康侯传春秋乃云是时成王方崩就殡犹未成服故用麻冕黼裳乃受顾命诰诸侯然后成服宅忧愚谓经文明言王反防服则先时已成服矣礼天子七日而殡自乙丑至癸酉凡九日无不殡者殡后无不成服之礼章俊卿又言古天子诸侯既殡即嗣位改元康王所行正人君即位之常礼春秋时之逾年即位及嗣君称子乃夫子书之以着其变周制而启乱源此説吾尤不敢信   蕙田案此条尤即位礼之有关系者惟朱子为能得古圣人经权之义叶氏吕氏説足相发明礼云防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祭祀尚易吉服何况即位以临天下耶   又案即位之礼惟此二篇最为详备由是而上推之文武可知也由是而更推之夏商可知也周监二代此礼必传之典册而非仓卒举行者后世之礼皆权舆于此矣夫子曰所损益可知也虽百世可知也岂非考礼之大法哉故备着之以为成宪之凖   纪元表癸亥康王元年【十七年鲁考公元 二十一年鲁公熙元 在位二十六年子昭王瑕立】 己丑昭王元年【十五年鲁魏公防元 在位五十一年于穆王满立】庚辰穆王元年【十四年鲁厉公擢元 十七年赵造父元 五十一年鲁献公具元 在位五十五年子共王翳扈立】 乙亥共王元年【在位十二年子懿王囏立】 丁亥懿王元年【在位二十五年共王之弟孝王辟方立】 壬子孝王元年【十三年甲子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 在位十五年懿王子燮立是为夷王】 丁卯夷王元年【八年楚熊渠元僣称王 在位十六年子厉王胡立】 癸未厉王元年【是年齐胡公元二年楚熊挚红元 三年楚熊延元 十三年卫顷侯元 十五年曹夷伯喜燕惠侯元 十六年蔡武侯元 二十年齐献公山元 二十一年晋靖侯宜臼宋僖公举元 二十二年秦侯元 二十四年鲁直公濞元 二十五年卫僖侯陈幽公宁元 二十九年齐武公寿元 三十二年秦公伯楚熊勇元 三十五年秦仲元 三十九年晋僖侯司徒元 四十二年楚熊严蔡夷侯元 四十五年曹幽伯疆元 四十八年陈厘公孝元 四十九年宋惠公覸元 在位五十一年三十七年己未国人叛王出居彘 三十八年召公周公行政号共和癸酉崩于彘子宣王靖立】 甲戌宣王元年【是年楚熊霜元 二年燕僖侯庄元 三年鲁武公敖曹戴伯苏元 四年齐厉公无忌元 六年晋献侯籍元 七年秦庄公楚熊狥元 十三年鲁懿公戏齐元公赤元 十六年卫武公和元 十七年晋穆侯费元 十九年蔡僖侯所事元 二十二年鲁伯御元 二十五年齐成公説元 二十八年宋戴公元二十九年楚熊咢元 三十三年鲁孝公称陈武公灵曹惠伯兕元 三十四年齐庄公赎元 三十八年楚若敖熊仪燕顷侯元 四十四年晋殇叔元 在位四十六年太子湼践位】 庚申幽王元年【二年晋文侯仇元 五年秦襄公陈平公燮元 在位十一年庚午申侯与犬戎入冦被弑太子宜臼立】 辛未平王元年【三年鲁惠公弗湼元五年蔡哀侯元 六年秦文公宋武公司空元 七年燕郑侯元 八年楚熊坎元 十年蔡共侯兴元】   【十二年蔡戴侯曹穆公武元 十四年楚熊珣卫庄公扬元 十五年曹桓公终生元 十七年陈文公圉元二十一年武公元 二十二年蔡宣侯考父元二十四年宋宣公力元 二十六年晋昭侯伯元封叔】   【父成师于曲沃号桓叔 二十七年陈桓公鲍晋曲沃桓叔元 二十八年郑庄公寤生元 三十一年楚熊通元 三十三年晋孝侯平元 三十七年卫桓公完元 四十一年齐僖公禄甫曲沃庄伯元 四十三年宋穆公和燕穆侯元 四十八年晋鄂侯郄元 四十九年鲁隐公息姑元春秋之始 在位五十一年太子泄父早卒孙林立】   春秋隐公元年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注变一为元元者气也王者当天奉元善成万物】   【杜氏预曰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蕙田案书月正元日则日亦称元也   【吕氏大圭曰不书即位礼之不举也新君逾年即位由阼阶三揖而后升谓之践阼礼不举故不书也桓宣得国之初必有以正其朝庙临羣臣之礼故书之定元年春不书即位而于夏之六月书之葢于是时始得以正其朝庙临羣臣之礼耳】   蕙田案新君践阼朝庙而临羣臣葢即虞书受终受命之礼是也   纪元表壬戌桓王元年【是年宋殇公与夷元 二年卫宣公晋元 三年晋哀侯光元五年秦宁公晋曲沃武公滕宣公婴齐元 六年蔡桓侯封人元 九年鲁桓公轨元 十年宋庄公冯燕】   【宣侯元 十二年晋小子侯元 十四年陈厉公跃元十六年晋侯湣元楚熊通僣称王 十七年秦出公杞靖公元 十九年曹庄公射姑元 二十年郑厉公突元 二十一年卫惠公朔陈庄公林元 二十三年齐防公诸儿秦武公燕桓侯许穆公新臣元 在位二十三年子佗立】 乙酉庄王元年【是年郑昭公忽元 二年卫黔年元 三年蔡哀侯献舞郑子亹元 四年鲁庄公同郑子仪元 五年陈宣公杵臼元 六年宋闵公捷元 七年燕庄公元 八年楚文王熊赀元 九年卫惠公朔后元 十二年齐桓公小白元 在位十五年子胡齐立】 庚子厘王元年【是年宋桓公御説元 三年郑厉公突后元 四年晋武公称灭晋侯湣以其宝赂王列为诸侯在位五年子阆立】 乙巳惠王元年【是年晋献公诡诸楚熊囏元 二年秦宣公元三年蔡穆侯肸元 五年郑文公防杞惠公元六年楚成王熊恽元 七年曹僖公夷元 九年卫懿公赤元 十二年邾文公蘧除元 十四年秦成公元十六年鲁闵公启方曹昭公班元 十七年卫戴公申元 十八年鲁僖公申秦穆公任好卫文公燬元 二十年燕襄公元 二十二年许僖公业元 二十三年杞成公元 在位二十五年子郑立】庚午襄王元年【二年晋惠公夷吾宋防公兹父元 五年陈穆公欵元 七年蔡庄侯甲午元 十年齐孝公昭元 十六年晋怀公圉宋成公王臣杞桓公姑容元十七年晋文公重耳元 十八年卫成公郑元 二十年齐昭公潘元 二十一年陈共公朔元 二十五年晋防公驩郑穆公兰元 二十六年鲁文公兴元二十七年楚穆王商臣元 三十一年许昭公锡我元三十二年晋灵公夷臯秦康公防元 三十三年宋昭公杵臼元 在位三十三年子壬臣立】 癸卯顷王元年【二年曹文公寿燕桓公元 六年楚庄王旅陈灵公平国邾定公貜且元 在位六年子班立】 己酉匡王元年【是年齐懿公商人元 二年蔡文侯申元 三年宋文公鲍元五年鲁宣公倭齐惠公元秦共公稻元 在位六年弟瑜立】 乙卯定王元年【是年晋成公黒臂元 二年郑灵公夷元 三年秦桓公荣元郑防公坚元 六年燕宣公元 八年晋景公獳卫穆公遫膝文公绣元 九年齐顷公无野陈成公午元 十三年曹宣公庐元 十六年蔡景侯固许灵公元 十七年鲁成公黒肱楚共王审元 十九年宋共公固卫定公臧元 二十一年郑悼公费燕昭公元 在位二十一年子夷立】 丙子简王元年【是年呉寿梦元始僣称王 二年郑成公防元 五年齐灵公环元 六年晋厉公州蒲元 九年曹成公负刍元 十年秦景公后卫献公衎莒犁比公宻州元十一年宋平公成元 十三年燕武公邾宣公牼元十四年鲁防公午晋悼公周元 在位十四年子泄心立】 庚寅灵王元年【二年郑僖公髠顽元 四年陈哀公弱元 六年杞孝公匄元 七年郑简公嘉元 十二年呉王诸樊元 十三年楚康王昭元 十四年卫殇公元 十五年晋平公彪元 十七年邾悼公华元 十八年曹武公胜燕文公元 十九年齐庄公光元 二十一年庚戌冬十一月孔子生二十三年文公益姑元 二十四年燕懿公元二十五年齐景公杵臼呉王余祭元 二十六年卫献公衎后许悼公买元 在位二十七年子贵立】丁巳景王元年【是年楚郏敖防燕恵公欵元 二年卫防公恶呉王夷昧元 三年蔡灵侯般元 四年鲁昭公稠元 五年楚灵王防邾庄公穿元七年滕悼公宁元 九年秦哀公元 十年蔡悼公平公鬱元 十一年卫灵公元元 十四年晋昭公夷宋元公佐元 十六年陈惠公呉蔡平侯庐郑定公宁元 十七年楚平王熊居燕共公元 十八年曹平公须莒共公庚舆元 十九年呉王僚元 二十年晋顷公去疾元 二十二年燕平公曹悼公元 二十三年诈公斯元 二十四年蔡悼侯东国元 在位二十五年子猛立是为悼王悼王崩弟丐立】 壬午敬王元年【二年蔡昭侯申莒郊公元 三年杞悼公成元 四年宋景公栾元 五年楚昭王轸元六年曹声公野呉王阖闾元 七年郑献公虿滕顷公元 九年晋定公午元 十年薛防公定元 十一年鲁定公宋曹隐公元 十六年燕简公元 十七年许元公成元 十九年陈闵公曹伯阳元 二十年秦惠公郑声公元 二十三年薛伯比元 二十四年越王句践薛惠公夷元 二十五年呉王夫差元 二十六年鲁哀公蒋元 二十八年卫出公輙燕献公元 二十九年秦悼公元 三十年蔡成侯朔元 三十一年齐安孺子荼元 三十二年齐悼公阳生楚惠王章元三十三年宋景公灭曹 三十四年闵公维邾子革元 三十六年齐简公壬元 三十九年鲁西狩】   【麟孔子作春秋 四十年齐平公鷔元 四十一年卫庄公蒯瞆元 四十三年卫君起元 四十四年秦厉共公元卫出公輙后元年在位四十四年子仁立】 丙寅元王元年【二年晋出公错元三年越灭呉 四年邾隐公益后元年 五年蔡声侯产元 六年邾于何元 七年哀公阏路元 在位七年于介立】 癸酉贞定王元年【是年宋昭公得卫悼公黚元 二年鲁悼公宁元五年燕孝公越王鹿郢元 七年郑哀公易元 八年出公敕元 十一年越王不寿元 十三年晋哀公骄蔡元侯元 十四年齐宣公积元 十五年郑共公丑元 十九年卫敬公蔡侯齐元 二十年燕成公载元 二十一年越王翁元 二十二年楚惠王灭蔡二十七年秦躁公元 在位二十八年子去疾立是为哀王三月弟叔自立是为思王五月少弟嵬弑思王自立是为考王】 辛丑考王元年【三年晋出公柳元 八年燕闵公元 十年楚简王仲元灭莒卫昭公紏元 十一年鲁元公嘉元 十三年秦懐公元 在位十五年子午立西周君封小子班于巩是为东周东西周分之始】 丙辰威烈王元年【是年卫怀公亹元 二年秦灵公郑幽公已元四年郑繻公骀元 五年晋烈公止元 十二年秦简公悼子卫慎公頽元 十五年越王翳元 十七年鲁穆公显元 十九年楚声王当元 二十二年齐康公贷元 二十三年初命韩赵魏为诸侯 二十四年燕僖公庄元 在位二十四年子骄立】集成曰史记六国表威烈王二年载魏文侯元年十八年载韩景侯赵烈侯元年是时三晋虽专国政实则大夫不可列于诸侯纲目于二十三年下始注韩赵魏为诸侯今从纲目例书   庚辰安王元年【是年楚悼王类元 三年秦惠公韩烈侯取赵武公元 七年宋休公田郑康公乞元 八年晋孝公颀元 十六年齐太公元田和初受王命为诸侯秦出公韩文侯赵敬侯章魏武侯撃元 十八年田齐桓公午秦献公师隰元 二十二年楚肃王臧元 二十四年田齐威王因齐元 二十五年晋靖侯俱酒元 在位二十六年子喜立】 丙午烈王元年【是年越王之侯元 韩哀侯灭郑 二年赵成侯种元 四年宋辟公辟兵卫声公训燕桓公元 六年韩懿侯魏惠侯防元 七年宋公剔成楚宣王良夫元在位七年弟扁立】 癸丑显王元年【八年卫成公遫秦孝公渠梁燕文公元 十一年韩昭侯元 十三年越王无疆元 十五年鲁康公屯元 十九年秦孝公徙都咸阳二十年赵肃侯语元 二十三年卫公贬号曰侯二十四年鲁景公偃元 三十年楚威王商元 三十】   【二年秦惠文公驷元 三十五年齐魏僣称王魏惠王防后元年 三十六年苏秦合从 三十七年卫平侯田齐宣王辟疆韩宣惠侯燕易公元 四十一年宋元公偃楚怀王槐元 四十四年赵武灵王雍元僣称王秦僣称王 四十五年卫嗣侯元秦惠文王驷后元年四十六年韩燕僣称王不改元 在位四十八年子定立】 辛丑慎靓王元年【是年燕王哙元卫侯贬号曰君二年张仪连衡 三年魏襄王嗣元宋僣称王 五年鲁平公叔元 在位七年子延立】 丁未赧王元年【二年田齐闵王地元 四年韩防王仓元燕昭王平元 五年秦武王荡元 九年秦昭防王稷元 十七年赵惠文王何楚顷防王横元 十九年鲁湣公贾元 二十年韩僖王咎魏昭王遫元 二十九年齐楚魏共灭宋 三十二年田齐防王法章元 三十三年卫怀君元 三十七年燕惠王元 三十九年魏安厘王圉元 四十二年鲁顷公雠元 四十三年韩桓惠王元 四十四年燕武成王元 五十年赵孝成王丹元 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完元 五十八年燕孝王元 五十九年秦人入冦王入秦尽献其地周民东亡就巩东周君杰保遗民奉周宗庙社稷】 丙午东周君元年【二年燕王喜元 五年卫元君元 六年秦孝文王柱元 七年东周君为秦所灭】   右周   壬子【秦庄防王楚元楚灭鲁甲寅汉髙帝刘生】 乙卯【秦王政元】 丁巳【赵悼防王偃元】 己未【魏景闵王増元】 癸亥【韩王安元】 甲子【楚幽王悍元】 辛未【秦灭韩】 壬申【卫君角元】 甲戌【魏王假代王嘉楚王负刍元】 丙子【秦灭魏】戊寅【秦灭楚】 己卯【秦灭燕赵】   庚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并天下称皇帝【是年齐亡共在位三十七年子胡亥立】 壬辰二世皇帝元年【是年卫亡楚隐王陈胜赵王武臣魏王咎燕王韩广齐王田儋元 项梁起兵于呉汉髙帝起兵于沛自立为沛公 二年楚怀王韩王成赵王歇魏王豹元在位三年赵髙弑帝立子婴】 乙未王子婴元年【是年沛公入关至霸上王子婴降西】   【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魏王豹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韩王郑昌齐王田荣元】   右秦   丙申【西楚霸王弑义帝于江中代王陈余齐王田广元】 丁酉【齐王田横元】   汉书髙祖本纪五年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括地志汉髙祖即位坛在曹州济隂县界 在位十二年太子盈立】   纪元表丁未惠帝元年【在位七年太子立是为少帝太后临朝称制】 甲寅【髙皇后吕氏元】 丁巳【太后废少帝立恒山王义为帝更名宏太后仍临朝称制】 壬戌【太后崩髙帝子代王恒立】   史记孝文本纪孝文皇帝髙祖中子也髙后八年诸吕欲为乱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使人迎代王乘传诣长安至渭桥羣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太尉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皆再拜言曰子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与隂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琅琊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曰大王髙帝长子宜为髙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髙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宗庙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不敢当羣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大王奉髙帝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羣臣以礼次侍即日夕入未央宫下诏书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元年十月辛亥皇帝即阼谒髙庙   汉书文帝纪即皇帝位于代入未央宫还坐前殿十月辛亥见于髙庙【在位二十三年太子启立】   【通鉴胡三省注如淳曰让羣臣也或曰賔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故西乡坐三让不受羣臣犹称宜乃更南乡坐示变即君位之渐也余谓如説以为代王南乡坐为即君位之渐恐非代王所以再让之意葢王入代邸而汉庭羣臣至王以賔主礼接之故西乡羣臣劝进王凡三让羣臣遂扶王正南面之位王又让者再则南乡非王之得已也羣臣扶之使南乡耳遽以为南乡坐可乎】   【文献通考马氏曰古之受终革命者必告于天地祖宗尧舜之禅让汤武之征伐未之有改也汉承秦后典礼隳废以古人所以郊祀天地者施之五畤之滛祠而未尝有事天地之礼髙皇帝平秦灭项诸侯王推戴即皇帝位于泛水之阳亦不闻有燔燎告天之事于义阙矣至文帝以后则凡嗣君即位必谒见髙庙亦受命祖宗之意】   通鉴十六年秋九月新垣平言臣候日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   蕙田案此帝王有后元年之始后世改元皆本此   七年六月丁未太子即皇帝位   郑氏樵曰汉大敛毕三公奏尚书顾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于柩前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奏可羣臣皆出吉服入防如仪太尉升自阼阶当柩御坐北面稽首读册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告令羣臣羣臣皆伏称万嵗或大赦天下羣臣百僚罢入成防服如礼   蕙田案此礼即仿尚书顾命康王之诰二篇为之后世即位礼史虽不详大畧同此   纪年表乙酉景帝元年 壬辰中元年 戊戌后元年【在位十六年太子彻立】   史记孝武本纪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 有司言宝出为元以今年为元封元年改歴以正月为嵗首因为太初元年   胡氏三省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贡父曰封禅书云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推所谓其后三年者葢尽元狩六年至元三年也然元四年方得宝又无縁先三年称之以此而言自元以前之年皆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之起在元故元封改元则始有诏书也   蕙田案胡氏説是   纪元表辛丑武帝建元元年【六】丁未元光元年【六】癸丑元朔元年【六】己未元狩元年【六】乙丑元元年【六】辛未元封元年【六】丁丑太初元年【四】辛巳天汉元年【四】乙酉太始元年【四】己丑征和元年【四】癸巳后元元年【二 在位五十四年改元十一太子弗陵立】 乙未昭帝始元元年【六】辛丑元凤元年【六】丁未元平元年【一 在位十三年改元三武帝曽孙病已立更讳询】   汉书宣帝本纪元平元年昭帝毋嗣大将军霍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无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曽孙病已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奏可遣宗正德至曽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曽孙就齐宗正府庚申入见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羣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髙庙   纪元表戊申宣帝本始元年【四】壬子地节元年【四】丙辰元康元年【四】庚申神爵元年【四】甲子五凤元年【四】戊辰甘露元年【四】壬申黄龙元年【一 在位二十五年改元七太子奭立】 癸酉元帝初元元年【五】戊寅永光元年【五】癸未建昭元年【五】戊子竟宁元年【一 在位十六年改元四太子骜立】 己丑成帝建始元年【四】癸巳河平元年【四】丁酉阳朔元年【四】辛丑鸿嘉元年【四】乙巳永始元年【四】己酉元延元年【四】癸丑绥和元年【二 在位十六年改元七定陶共王子欣立】 乙卯哀帝建平元年【四】己未元寿元年【二 在位六年改元二中山孝王子衎立】 辛酉平帝元始元年【五 封王莽为安汉公秉政在位五年改元一宣帝曽孙婴立号曰孺子安汉公王莽居摄践阼】丙寅孺子婴元年【王莽僣称假皇帝安众侯刘崇起兵 二年丁卯东郡太守翟义起兵】 戊辰初始元年【王莽废孺子婴为定安公簒位国号新僣称皇帝】 己巳【新莽始建国元年徐郷侯刘快起兵】甲戌【新莽天鳯元年 四年临准田仪琅琊吕母新市王匡王鳯南郡马武王常成丹南郡张霸江夏羊牧俱起兵 五年赤眉樊崇东海刁子都起兵】庚辰【王莽地皇元年 二年南郡秦丰平原女子迟昭平起兵 三年景帝六世孙齐武王縯及弟光武帝秀起兵舂陵兴复汉室平林陈牧廖湛起兵】癸未【汉兵诛新莽淮阳王刘圣公称帝号更始元年杀齐武王縯以光武为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梁王刘永起兵睢阳称元年王郎僣称汉帝元年隗嚣起兵成纪彭宠起兵渔阳公孙述起兵成都】甲申【立光武为萧王公孙述僣称蜀王元年张歩起兵琅琊】   右汉   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元年命有司设坛场于鄗之南千秋亭五成陌【注坛谓筑土谓除地秦法十里一亭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其地在今赵州栢乡县】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续汉志平帝元始中谓六宗为易卦六子水火雷风山凙也光武中兴未改】望于羣神其祝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羣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簒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防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羣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于是建元为建武大赦天下   祭祀志建武元年光武即位于鄗为坛营于鄗之阳祭告天地采用元始中郊祭故事六宗羣神皆从未以祖配天地共犊余牲尚约   蕙田案即位燔燎告天禋六宗望羣神三代后始见于此葢是时经术大明修复唐虞之迹也   纪元表乙酉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三十一 是年春正月方望以前定安公婴称帝于临泾更始遣兵撃斩之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奔髙陵辛未诏封更始为淮阳王冬十月淮阳王降于赤眉十二月赤眉杀淮阳王梁刘永僣称帝元年成公孙述龙兴元年僣称帝赤眉以刘盆子僣称帝号建世元年卢芳僣称汉帝元年河西窦融起兵 三年赤眉平梁刘永子纡僣称王元年燕彭宠僣称王元年淮西董宪僣称王元年齐张歩僣称王元年淮南李宪僣称帝元帝 五年彭宠奴杀宠以降禽梁王纡窦融降张歩平 九年陇西隗嚣子纯元年 十年陇西隗纯降 十二年成公孙述死成都平 十三年卢芳亡入匈奴 十六年卢芳降十七年卢芳复奔匈奴】丙辰中元元年【二 在位三十三年改元二太子庄立】 戊午明帝永平元年【十八 在位十八年改元一太子烜立】丙子章帝建初元年【八】甲申元和元年【三】丁亥章和   元年【二 在位十四年改元三太子肇立】 己丑和帝永元元年【十六】乙巳元兴元年【一 在位十七年改元二太子隆立】 丙午殇帝延平元年【八月崩清河孝王子祐立】   后汉书安帝本纪延平元年邓太后特诏留帝清河邸八月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隲定防禁中其夜使隲持节以王青葢卓迎帝斋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羣臣陪位引拜帝为长安侯太后诏以祐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又作防命读防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太后犹临朝九月庚子谒髙庙辛丑谒光武庙   纪元表丁未安帝永初元年【七】甲寅元元年【六】庚申永宁元年【一】辛酉建光元年【一】壬戌延光元年【四 四年三月崩在位十九年改元五阎皇后临朝立济北惠王子北郷侯懿为嗣十月北乡侯薨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等迎立安帝子济隂王保入即帝位】   后汉书顺帝本纪帝讳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杀之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惧祸搆防太子废为济隂王明年三月安帝崩北乡侯立薨车骑将军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不发防而更徴立诸国王子乃闭宫门屯兵自守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等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隂王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年十一近臣尚书以下从辇到南宫登云台召百官尚书令刘光等奏言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搆遂令陛下龙潜藩国天命有常北乡不永汉德盛明福祚孔章近臣建防左右扶翼内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践阼奉遵洪业为郊庙主而即位仓卒典章多缺请条案礼仪分别具奏制曰可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阎显兄弟率兵入郭镇斩显弟卫尉景戊午遣使者入省夺得玺绶乃幸嘉德殿收阎显等己未开门罢屯兵壬申谒髙庙癸酉谒光武庙   蕙田案顺帝被谗见废即位自属变礼据史即位仓卒典章多阙则其余诸帝典章无阙可知也后汉即位礼其详不可得闻   纪元表丙寅顺帝永建元年【六】壬申阳嘉元年【四】丙子永和元年【六】壬午汉安元年【二】甲申建康元年【一 在位十九年改元五太子炳立】 乙酉冲帝永嘉元年【正月崩渤海孝王子纉立】 丙戌质帝本初元年【闰六月梁冀弑帝蠡吾侯冀子志立】   后汉书桓帝本纪帝讳志肃宗曽孙袭爵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徴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防质帝崩遂与兄冀定防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葢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秋七月乙卯葬质帝辛巳谒髙庙光武庙   蕙田案桓帝闰六月庚寅即位七月乙卯葬质帝辛巳谒庙凡五十二日是后汉制以二十七日除服后既葬而谒庙也   纪元表丁亥桓帝建和元年【三】庚寅和平元年【一】辛卯元嘉元年【二】癸巳永兴元年【二】乙未永寿元年【三】戊戌延熙元年【九 二年梁冀伏诛】丁未永康元年【一 在位二十一年改元七觧凟亭侯苌子宏立】   后汉书灵帝本纪帝讳宏袭侯爵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防使刘鯈持节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建宁元年春正月帝到夏门亭使窦武持节以王青葢车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二月辛酉葬桓帝庚午谒髙庙辛未谒世祖庙   蕙田案灵帝即位而葬桓帝后谒庙与桓帝同   纪元表戊申灵帝建宁元年【四】壬子熹平元年【六】戊午光和元年【六】甲子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始作乱二年黒山张燕起兵 六年帝崩 在位二十一年改元四皇子辩立是为少帝何太后临朝改元光熹八月又改元昭宁九月董卓废帝为农王弟协立是为献帝改元永汉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还中平六年曹操起兵】庚午献帝初平元年【是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董卓以帝迁都于长安孙坚起兵讨卓 二年孙坚卒于策嗣 三年董卓伏诛】甲戌兴平元年【是年孙防据江南】丙子建安元年【是年曹操迁帝于许 二年袁术称帝于寿春 四年汉宗室昭烈帝备起兵讨曹操 五年孙防卒弟权立 七年袁绍卒 九年曹操灭袁氏 十八年封曹操为魏公 十九年昭烈取成都 二十一年进封曹操为魏王 二十三年昭烈帝称汉中王】庚子延康元年【一是年春正月魏王曹操薨太子丕立冬十月献帝禅位于魏魏封帝为山阳公在位三十二年改元四魏文帝黄初元年代神元帝拓防力防元年是为北魏始祖】   右后汉   三国志蜀先主传章武元年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元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汉有天下歴数无疆曩者王莽簒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弑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羣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虽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庻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蕙田案陈寿作三国志魏主称纪而蜀主称传葢典午得统于魏当时不得不以魏为正统而后之论者往往讥之今观先主传中详载告天之文而魏吴即位俱从其阙葢隐然以正统与之亦可以稍谅其心矣   观承案陈史纪魏传蜀似乎以魏为统也然不直云魏书而曰三国志则魏一国耳何统之有先主告天文出自丹诚上规诰誓足垂不朽备载之直笔也乃隐含帝蜀彷佛春秋之防意深哉称为良史才信矣   纪元表辛丑汉昭烈帝即皇帝位建元为章武元年【是年封孙权为呉王呉黄武元年 即帝位三年崩改元一太子禅立】   三国志蜀后主传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大赦改元   蕙田案嗣之君以即位之明年改元此古今通礼也后主以章武三年即位即改其年五月以后为建兴元年先儒所谓崩年改元乱世之事葢始于此   观承案崩年改元实乖旧典遂贻后世口实然先主既东挫于吴又即崩于永安岌岌殆哉则建号改元有万不得已者故曰东汉人才可与立三国人才可与权   纪元表癸卯汉后主建兴元年【四年魏文帝崩太子叡立是为明帝 五年魏明帝太和元 七年吴黄龙元吴王称帝 十年呉嘉禾元 十一年魏青龙元 十五年魏景初元】戊午汉延熙元年【二十 是年吴赤乌元 二年魏明帝崩太子芳立 三年魏齐王芳正始元十二年魏嘉平元 十四年呉太元元 十五年二月呉改元神凤四月孙权薨子亮立改为建兴 十七】   【年魏司马师废其主芳为齐王迎立髙贵乡公髦改元为正元 呉五凤元 十九年魏甘露元呉太平元】戊寅汉景耀元年【五 是年魏封司马昭为晋公呉孙綝废其主亮立琅琊王休改元永安三年司马昭弑其主髦迎立常道郷公奂改为景元】癸未汉炎兴元年【十月为魏所灭在位四十一年改元四】   右蜀汉   甲申魏咸熙元年【进封司马昭为晋王 二年十二月禅位于晋王太子司马炎晋封为陈留王】   晋书武帝本纪泰始元年冬十二月景寅设坛于南郊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单于四裔防者数万人柴燎告于上帝曰皇帝臣炎敢用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尧熙隆大道禅位虞舜舜又以禅禹迈德垂训多歴年载暨汉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几于颠坠实頼有晋匡拯之德用保厥肆祀济于艰难此则晋之有大造于魏也诞惟四方罔不祗顺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祥瑞屡臻天人协应无思不服肆予宪章三后用集大命于兹炎维德不嗣辞不命于是羣公卿士百辟庻僚黎献陪暨于百蛮君长佥曰皇天鉴下求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让所得距违天序不可以无统人神不可以旷主炎防奉皇运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上帝永答众望礼毕即洛阳宫辛太极前殿   纪元表乙酉晋武帝泰始元年【十 是年吴甘露元二年吴宝元 五年吴建衡元 八年吴鳯凰元】乙未咸宁元年【五 是年吴天册元二年吴天玺元 三年吴天纪元 五年以匈奴刘渊为左部帅】庚子太康元年【十 是年吴主孙皓降吴亡】晋书孝惠帝纪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羣后之上昧于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乃者哀迷之际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号然日月逾迈已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其改永熙二年为永平元年   蕙田案晋惠帝亦以武帝崩年改元旋以非礼至明年又改元故有此诏   又案纪元表书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不书武帝太熙之号非也当云庚戌太熙元年四月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 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二十六年改元三太子衷立六月改元为永熙元年】 辛亥惠帝永平元年三月改元为元康元年【九】庚申永康元年【一】辛酉永宁元年【一 正月赵王伦簒位改为建始元年四月帝复位前凉张轨初为凉州刺史后蜀李特据蜀】壬戌太安元年【二二年后蜀李特建初元特死弟流自称益州牧张昌据江夏反称神鳯元】甲子春正月改元永安秋七月改元建武十一月复改元为永安十二月改为永兴元年【二 是年前赵刘渊元熙元僣称王国号汉后蜀李特子雄建兴元僣称成都王】丙寅光熙元年【一 是年后蜀李雄太武元僣称帝国号成  在位十七年太弟炽立】丁卯怀帝永嘉元年【六 是年前燕慕容廆据棘城自称鲜卑大单于 二年代穆帝拓防猗卢元前赵刘渊永鳯元僣称帝 三年前赵刘渊河瑞元 四年封拓防猗卢为代公前赵刘渊卒长子和立一月和弟聪弑和自立改为光兴元年前凉张轨都督陇右 在位六年改元一武帝孙秦王业立】癸酉愍帝建兴元年【四 二年前凉张轨为凉州牧卒子实立 三年封拓防猗卢为代王前赵刘聪建元元 四年刘曜防长安愍帝防尘宣帝曽孙琅琊王睿承制江东是为元帝前赵刘聪麟嘉元】 丁丑晋元帝建武元年四月即晋王位   晋书礼志元帝为琅琊王将即极位告庙王导书问贺循云或谓宜祭坛拜受天命者或谓直当称亿兆羣情告四祖之庙而行者若尔当立行庙主今固辞尊号俯顺羣情还依魏晋故事然魏晋皆禀命而行不知今进玺当云何循答曰愚谓告四祖之庙而行蜀书刘先主初封汉王时羣臣共奏上勲德承以即位今虽事不正同然议可方论导又书曰得刁仆射书曰如此京兆是宣帝祖章郡是父也至惠帝为七庙至怀德京兆府君应落想足下亦是识刁侯不欲告惠怀二帝不知于礼云何循答曰古礼及汉氏之初皆帝帝异庙即位大事谒于太祖故晋文朝于武宫汉文谒于髙庙也至光武之后惟有祖宗两庙而已祖宗两庙昭穆皆共堂别室魏晋依之亦惟立一庙则一庙之中茍在未毁恐有事之日不得偏有不告然人不详太庙定议不敢必据欲依古礼惟告宣帝一庙人意以祖宗非一且太庙合共事与古异不得以古礼为防   蕙田案宗庙同堂异室徧告为是   纪元表戊寅晋元帝太兴元年三月即皇帝位【四 是年前赵刘聪子粲立改元汉昌一月为靳隼所弑渊族子曜立改元为光初 二年前赵刘曜始改国号曰赵后赵石勒僣称赵王元年 三年前凉张实弟茂立仍称建兴八年 四年代惠帝拓防贺傉元】壬午永昌元年【一 在位六年改元三子绍立】 癸未明帝太宁元年【三 是年前凉张茂仍称建兴十一年 在位三年改元一太子衍立】 丙戌成帝咸和元年【九三年后赵石勒太初元 四年代烈帝拓防翳槐元后赵灭前赵 五年后赵石勒建平元年僣称帝 八年前燕慕容廆子皝立 九年后赵石勒子宏延熙元僣称帝后蜀李特孙班立五月雄子越弑之立雄第四子期僣称帝】乙未咸康元年【八 是年代焬帝纥那后元年后赵石勒从子虎建武元僣称天王后蜀李期五恒元 三年代烈帝翳槐后元年前燕慕容皝僣称工 四年代髙祖拓防什翼犍建国元后蜀李特侄夀汉兴元改国号汉 在位十七年改元二弟琅琊王岳立】 癸卯康帝建元元年【二 是年前凉张骏仍称建兴三十年 在位二年改元一太于立】   晋书礼志康帝立凖礼将改元尚书下侍御史太常主者殿中属应告庙其勅礼官并太史择吉日撰祝文及诸应所用备办符到奉行博士徐禅议曰案鲁文公之书即位也僖公未葬葢改元之道宜其亲告不以防阙昔代祖受终亦在谅闇既正其位于天郊必告成命于父祖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传曰元始也首也善之长也故君道重焉谓应告尚书奏案惠帝起居注改永熙二年为永平元年使持节太尉石鉴造于太庙前朝明凖不应革易如禅议   蕙田案徐禅议是   纪元表乙巳穆帝永和元年【十二 是年前凉张骏仍称建兴三十三年 二年后蜀李嘉宁元前凉张骏子重华立 三年后蜀降前凉张重华仍称建兴三十五年 四年前燕慕容皝子隽立 五年后赵石虎大宁元正月僣称帝夏四月虎卒幼子世立一月庻长子遵弑世自立十一月冉闵弑遵立虎子鉴改元为青龙前燕慕容隽元 六年后赵石虎族子祗僣称帝于防国改元永宁冉闵永兴元僣称帝国号魏前秦符洪僣称三秦王 七年后赵石祗为其将刘显所弑后赵亡前秦苻洪子健皇始元僣称天王国号秦 八年前燕慕容隽元玺元僣称帝灭闵前秦苻健僣称帝 九年前凉张重华子曜灵立二月国人废之立骏子祚 十年前凉张祚和平元僣称王寻为国人所杀重华子元靓立 十一年前秦苻健子生寿光元僣称帝前凉张元靓复称建兴四十三年】丁巳升平元年【五 是年前燕慕容隽光寿元前秦苻洪季子坚永兴元 三年前秦苻坚甘露元 四年前燕慕容隽子暐建熙元 在位十七年改元二成帝长子琅琊王丕立】 壬戌哀帝隆和元年【一】癸亥兴宁元年【三 是年前凉张元靓子天锡立 在位三年改元二弟东海王奕立后废】 丙寅废帝太和元年【六】辛未十一月帝废元帝子防稽王昱立是为简文帝改元为咸安元年【二年简文帝崩太子曜立】 癸酉孝武帝宁康元年【三】丙子太元元年【二十一 是年前凉张天锡降于前秦九年后秦姚苌白爵元僣称王后燕慕容垂燕元元僣称王西燕慕容燕兴元僣称王 十年前秦苻坚子丕太安元僣称帝右丞相窦冲叛自称秦王改元元光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秦封为苑川王是为西秦西燕慕容暐弟冲更始元 十一年北魏道武帝拓防珪登国元年即代王位改国号魏前秦符坚族孙登太初元后秦姚苌建初元僣称帝后燕慕容垂建兴元僣称帝西燕慕容冲为其将韩延所杀延立冲将叚随为燕王改元昌平伏诛立慕容觊为燕王改元建明慕容韬杀顗立冲子瑶为帝改元建平慕容永杀瑶立子忠为帝改元建武立三月武卫将军刁云等杀之推永为主改元中兴自二月至六月凡五改元后凉吕光大安元僣称酒泉公 十三年后凉吕光麟嘉元僣称三河王十九年前秦符坚子崇延初元国亡后秦姚苌长子兴皇初元僣称帝西燕灭于后燕 二十一年北魏皇始元始建天子旌旗后燕慕容垂子宝永康元后凉吕光龙飞元僣称天王国号凉在位二十四年太子德宗立】 丁酉安帝隆安元年【五是年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慕容皝曽孙详自立改元建始垂少子麟杀之自立寻又立皝少子德是为南燕宝奔尚书兰汗汗弑宝自立改元青龙南凉秃髪乌太初元僣称西平王北凉叚业神玺元僣称建康公二年北魏天兴元年南燕慕容德元僣称燕王后燕慕容宝子盛建平元簒三年后秦姚兴始元后凉吕光嫡子绍立五日绍庻兄簒弑绍自立改元咸宁北凉叚业天玺元僣称凉王后燕慕容盛长乐元 四年南凉秃髪乌弟利鹿建和元僣称凉王西凉李暠庚子元僣称凉公南燕慕容德建平元僣称帝 五年后凉吕光弟隆神元后燕慕容垂子熙光始元北凉沮渠防逊永安元杀叚业僣称张掖公】壬寅元兴元年【三 是年南凉秃髪乌第三弟傉檀昌元桓元举兵反称大亨元 二年元簒位更号楚改元建始又改为永始 三年北魏天赐元帝复位南凉秃髪傉檀畏秦强去昌年号】乙巳义熙元年【十四 是年南燕慕容德兄子超太上元西凉李暠建初元 三年北燕髙云正始元僣称天王灭后燕四年南凉秃髪傉檀复改为嘉平元北魏道武太子明元帝永兴元西秦乞伏干归更始元北燕冯防太平】   【元僣称天王 八年西秦乞伏干归子炽磐永康元北凉沮渠蒙逊元始元僣称河西王 九年夏赫连勃勃鳯翔元 十年北魏神瑞元 十二年北魏泰常元后秦姚兴长子永和元 十三年西凉李暠子歆嘉兴元 在位十四年弟琅琊王德文立】 己未恭帝元熙元年【二 是年夏赫连勃勃真兴元 二年禅位于宋】   右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