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谳 - 第 33 页/共 34 页
正也因搜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流旁握御轚者不得入车轨尘马候蹄揜禽旅御者不失其驰然后射者能中过防弗逐不从奔之道也靣伤不献不成禽不献禽虽多天子取三十焉其余与士众以习射于射宫射而中田不得禽则得禽田得禽而射不中则不得禽是以知古之贵仁义而贱勇力也
搜春事而秋兴之非正也正则不书矣盖传误以搜为秋事説已见前
九年
夏四月陈火
国曰灾邑曰火火不志此何以志闵陈而存之也火当作灾説已见公羊火人为也灾若有灾之者不以国邑言也左氏之例是矣
十有一年
夏四月丁巳楚子防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何为名之也夷狄之君诱中国之君而杀之故谨而名之也称时称月称日称地谨之也
前卫寗喜弑剽书日传以为明正既与前言正嫡者异矣今楚防杀般书日传以为谨之则又与前明正者异矣且书日必见月书月必见时此文当然而三书皆以为谨不惟其辞屡变亦不足以为义般罪固在所讨特楚防亦弑君者义不可以讨般且以诈诱之故不得与楚人杀夏徴舒同辞不然中国不能讨而楚子行之所谓实与而文不与者何恶防之深哉凡诱皆非即其国中而杀者也自当书地而戎蛮子不书者以外裔畧之也则称地亦非以为谨四言皆非是楚防之罪书名而言诱固无所逃矣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友以归用之此子也其曰世子何也不与楚杀也一事注乎志所以恶楚子也
不与楚杀则何为复称世子郑康成以为使若不得其君然春秋盖有成齐舍为君而正商人之罪者矣未有反黜人之君为世子而正一人之罪者也吾説已见郑子忽
十有二年春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纳者内不受也燕伯之不名何也不以髙偃挈燕伯也诸侯出奔而自归则名他国纳之则不名不以诸侯得相名也故楚子顿子不名髙偃纳北燕伯不名鲁纳齐子纠晋纳邾防菑而名者子纠防菑皆未君也传之不以髙偃挈燕伯则是然不当与自归而名之者一之以起问也以纳为内弗受其失与前同
十有三年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
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公不与盟者可以与而不与讥在公也其日善是盟也
公不与盟晋侯不使公得与盟之辞传误读与为上音若公不肯与晋盟者亦非也盖不见其事云尔又传乙巳及晋处父盟曰何以知其与公盟以其日也则凡公盟皆当日矣何为此独言善是盟乎讥公而善诸侯亦非春秋所以为内辞者也
冬十月蔡灵公
变之不有三失徳不弑君不灭国不然且之不与楚灭且成诸侯之事也
传为三例弑君不灭国不者是矣失徳不于经不可考若蔡景公者既失徳又见杀両皆不矣而书传又以为不忍使父失民于子则其説亦安定乎春秋不以蔡庐陈呉为楚所归而爵之见其本当为君而国未尝灭所谓不与楚灭者是也则亦不得同灭国之例起不与楚灭及成诸侯事之説蔡庐既归灵公得是乃常法所以不与楚灭者不在是也
十有四年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言公子而不言大夫莒无大夫也莒无大夫而曰公子意恢意恢贤也曹莒皆无大夫其所以无大夫者其义异也
陈杀公子御冦传曰言公子而不言大夫公子未命于大夫也其曰公子何也公子之重视大夫是亦非命大夫也何不以公子之重视大夫言之而复以意恢为贤乎此盖不知杀公子与杀大夫异公子例不月杀公子而称国者杀无罪也称人者杀有罪也意恢盖以郊公之党无罪而见杀传盖窃闻其説而不见其事故误以为贤尔曹莒无大夫义异盖与下言曹公孙会出奔以为贵取之而不以叛者自别其説范寗以曹削小莒本微国言之非传意也
十有五年春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君在祭乐之中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礼也君在祭乐之中大夫有变以闻可乎大夫国体也古之人重死君命无所不通
非也説已见公羊
十有七年
冬有星孛于大辰
一有一亡曰有于大辰者滥于大辰也
非也説已见前
楚人及呉战于长岸
两夷狄曰败中国与之战亦曰败楚人及呉战于长岸进楚子故曰战
此书战而不言败绩盖畧之两外之之辞也楚子于此未见其善何为以战为进楚子乎盖谷梁谓两夷狄曰败以于越败吴于欈李推之也谓中国与外之亦曰败以荀吴败狄于太原推之也故见此不言败遂云尔不知战败乃别客主之辞非别进退之辞所以贬絶之者自见于不书败绩既不书败绩则客与主之胜负无自而别中国与外裔则畧之所以彼败则书我败则不书不以中国败于外裔太卤之类是也两外之不可以相畧则各记其胜负欈李之役于越胜吴故言败吴长岸之役吴胜楚故言及吴战犹言内不言战者此春秋之义也谷梁其未之知欤然则柏举之战亦呉楚两夷狄也何以复书败绩此谓蔡侯以吴子战非呉子之战也且是役以吴子视楚子楚虐中国而吴子讨之则呉为善故呉子始得以爵见此乃所以为进吴子其变文以从中国非春秋之常法也
十有九年
冬许悼公
日卒时不使止为弑父也曰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罪也名誉既闻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有司举之王者不用王者之过也许世子不知甞药累及许君也
时以为不使止为弑父或可也日卒何以见之乎春秋加买以弑所以正万世为子之道初不兼责悼公谓之累及许君者亦妄也
二十年
夏曹公孙会自梦出奔宋
自梦者专乎梦也曹无大夫其曰公孙何也言其以贵取之而不以叛也
专乎梦则近之矣以为叛则非也説已见公羊
秋盗杀卫侯之兄輙
盗贱也其曰兄母兄也目卫侯卫侯累也然则何为不为君也曰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庙輙者何也曰两足不能相过齐谓之綦楚谓之踂卫谓之輙輙左氏作絷公羊谷梁作輙当从左氏絷名也春秋不以疾名人
二十有一年
冬蔡侯东出奔楚
东者东国也何为谓之东也王父诱而杀焉父执而用焉奔而又奔之曰东恶之而贬之也
东左氏公羊作朱当从二氏吾以是知公羊谷梁不见事实而妄言经意有若此者按蔡朱与东国自两人朱平公庐之子而东国隐太子之子平公之弟也始平公奔而朱立朱失位楚费无极取货于东国迫蔡人出朱而立东国故朱奔楚不复归东国簒之而终有其位传不知其实误以朱为东国疑东与朱文相近故改为东遂妄为之説谓经贬东国而去其二名且春秋诸侯出奔而名者本以别二君也未有反去其名之半以疑后世者凡传多言春秋增损事实以立义者不一皆无可据其害经为已甚今又并其名而损益之孰谓矫妄无所忌惮敢至是乎然则仲孙忌不言何岂亦恶之而不为説学者不能深辩每严于信传而不敢议吾知其难与言经也
二十有二年
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以者不以者也王猛嫌也
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以者不以者也入者内弗受也
冬十月王子猛卒
此不卒者也其曰卒失嫌也
三説皆非也説并见公羊
二十有三年
秋七月
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甫胡子髠沈子盈灭获陈夏齧
中国不言败此其言败何也中国不败胡子髠沈子盈其灭乎其言败释其灭也获陈夏齧获者非与之辞也上下之称也
非也其説见前及公羊
天王居于狄泉
始王也其曰天王因其居而王之也
天王者天下之王岂以居而名哉其曰始王亦非是敬王立虽未逾年而景王之崩已逾年臣子自当以逾年君之例称天王也
尹氏立王子朝
立者不宜立者也朝之不名何也别嫌乎尹氏之朝也
朝非所当立而欲簒者自不得以名见何嫌乎尹氏之朝传不辨猛与朝之正不正故妄以卫人立晋为疑而起问皆蔽于以入为内弗受之辞而弗能考其实与公羊之失同也
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
疾不志此其志何也释不得入乎晋也
释不得入乎晋虽与公羊异而其失与公羊同説已见公羊
二十有五年
有鸜鹆来巢
一有一亡曰有来者来中国也鸜鹆穴者而曰巢或曰增之也
增之何义注引雍之言是矣以此见谓春秋为有增损事实者谷梁每以为然也
二十有六年春
二月公至自齐居于郓
公次于阳州其曰至自齐何也以齐侯之见公可以言至自齐也居于郓者公在外也至自齐道义不外公也
言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则野井进于阳州自当为齐地不得复以阳州起问阳州亦固齐地也至自齐盖以野井言之何疑其不得以齐至哉
夏公围成
非国不言围所以言围者以大公也
以公围成为耻则没公可矣何用反言围以见其大叔孙侨如围棘叔弓帅师围费之类亦大侨如与弓乎
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公至自会居于郓
公在外也至自会道义不外公也
凡公会盟未有致盟而不致会者何独此为不外公乎其失与至齐同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周有入无出也
此子朝犹在内故以入书其难尔非传所知王者以天下为家既无出则安得有入乎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逺矣非也奔直奔也
度传意似谓朝不言出奔故以楚言逺为非之而又以直奔为解盖不了朝为簒嫌于以出责之为家天下之义故不言出不知朝本不当立以争国而出奔何论逺近之有若周公王子瑕言出奔则无嫌矣
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干侯
中国不存公存公故也
干侯晋地所谓中国者国中也此以如晋故存公安得以中国不存公为説哉凡公无故在夷狄则存公在中国则不存公公如楚书在如晋不书在是也有故在国外则存公在国中则不存公公在干侯书在在郓不书在是也
三十有二年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髙张宋仲几衞太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天子微诸侯不享觐天子之在者惟祭与号故诸侯之大夫相帅以城之此变之正也
城王邑大事固不得不书所以见周弱不能自城待诸侯而城之也凡诸侯之役大夫以名氏见者皆受命于其君无所贬之辞此岂大夫相率而自城者哉十二国之大夫非其君命其谁能帅之此盖诸侯不自城而使大夫城之以大夫能承君命而城王国为变之正则可以大夫非君命相率而自城是大夫忧中国为变之正不可春秋予夺固视义以为轻重然亦未有不责其君而与其臣者也
定公
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