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 第 270 页/共 283 页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镠liú   注解:弩睂也。从金翏声。力幽切。三部。一曰黄金之美者。见尔雅释器。郑本尚书厥贡镠□注同。汉地理志亦作镠。韦昭云:紫磨金。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hóu   注解:矢金族翦羽谓之□。族各本作镞,今正。□部曰:族,矢鏠也,束之族族也。是可以证矣。大雅传曰:□矢参亭。参亭者,考工记所谓一在前,二在后也。释器曰:金镞翦羽谓之□。从金矦声。乎钩切。四部。按此篆锴无,铉有。考仪礼记作□矢。羽部□,羽本也。一曰羽初生皃。翦,羽生也。一曰矢羽。然则□矢以翦羽得名,不以金族为义。小徐本是,大徐非也,当从小徐删正。○按尔雅翦羽、不翦羽,依许说一有羽,一无羽也。孙炎训翦为□,非。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镝dí   注解:矢鏠也。谓矢族之入物者。古亦作鍉,是声啻声同部也。从金啇声。都历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铠kǎi   注解:甲也。甲本十干之首,从木戴孚甲之象,因引申为甲冑字。古曰甲,汉人曰铠。故汉人以铠释甲。从金岂声。苦亥切。古音在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焊hàn   注解:臂铠也。管子戒曰:弛弓脱焊。房注:焊所以扞弦。按房非也。礼射时箸左臂者谓之遂,亦谓之拾。若战阵所用臂铠谓之焊,□臂皆箸之。又非无事时所箸臂衣谓之鞴也。从金干声。矦旰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铔yā   注解:铔鍜,叠韵字也。颈铠也。汉□法志:三属之甲。苏林曰:三属者,兜鍪也,盆领也,髀裈也。按盆疑当作益,益领卽铔鍜。许□部曰:兜鍪,首铠也。冃部曰:冑,兜鍪也。此云铔鍜,颈铠也,则与苏说三属同矣。从金亚声。乌牙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鍜xiá   注解:铔鍜也。从金叚声。乎加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锏jiàn   注解:车轴□也。此与舝异义。舝者,车轴端键也。谓以□鐕毌轴头而制之也。若车轴之在釭中者,以□鍱裹之谓之鐗。释名曰:□,闲也。闲釭轴之闲,使不相摩也。按釭中亦以□鍱裹之,则□与□相摩,而毂轴之木皆不伤。乃名□之在轴者曰鐗,在毂者曰釭。从金闲声。古苋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釭ɡānɡ   注解:车毂中□也。木部曰:橾,车毂中空也。今考工记作薮。大郑云:薮读为蜂薮之薮。谓毂空壸中也。按壸中谓三十辐葘所趋,非以□鍱里之,惧其易伤也。其裏之之□鍱曰釭,因之壸中亦曰釭。释名曰:釭,空也,其中空也。方言曰:自关而西谓之釭。引申之,凡空中可受者皆曰釭。汉书曰:昭阳宫璧带为黄金釭,函蓝田□是也。俗谓膏灯为釭,亦取凹处盛膏之意。如方言釭亦曰锅也。釭有□,则轴又易伤,故又有鐗。从金工声。古双切。九部。本音工。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銴shì   注解:车樘结也。木部曰:樘,衺柱也。古音堂。今音丑庚切。考工记注曰:□读如牚距牚,车牚之牚。然则车樘,汉人语也。急就篇、释名作棠。刘煕曰:棠,□也。在车□旁,□幰使不得进却也。今按其结曰銴,其制未详,葢可以系车幰者。从金□声,读若誓。时制切。十五部。一曰铜生五色也。如古铜器朱翠之色。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釳xì   注解:椉舆马头上防□。乗舆,天子之车。防古多作方。方□者其名,下言其制。插□翟尾□翮。象角。所□防网罗□去之。司马彪舆服志曰:乗舆、金根、安车、立车皆方□,插翟尾。刘注引颜延之幼诰曰:□,乗舆马头上防□。角所以防网罗。□以翟尾□翮象之也。玉裁按:得颜语而后象角之义明。翮者,羽茎也。蔡邕独□曰:方□,□也。广数寸,在马鬃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薛解西京赋曰:方□谓辕旁以五寸□镂锡。(此字有误)中央低□头高,如山形,而贯中以翟尾,结箸之辕□边,恐马相突也。蔡云在马髦后,薛云在辕□边。马髦之后,正负辕处也,与许云在马头上者不同。依西京赋旣言金鋄,又言方□。蔡邕曰:金鋄者,马冠也。高广各五寸,上如玉华形,在马髦前。则马头上有金鋄,方□不在马头也。鋄取□字之义。□者,匘葢也。然许云以防网罗□碍,则应在马头上。许意马头无金□,有方□。从金气声。许讫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銮luán   注解:人君椉车四马镳八銮。镳上当有四字。每镳二銮,四马故四镳,四镳故八銮也。镳者,马衔也。衔者,马勒口中也。许云人君乗车四马者,人君兼天子诸侯言。此破天子驾六之说也。五经异义:易孟、京、春秋公羊说:天子驾六。毛诗说: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诗云:驷騵彭彭,武王所乗。龙旗承祀,六辔耳耳,鲁僖所乗。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大夫所乗。谨按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与卿大夫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与易、春秋同。郑驳曰: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凡颁良马而养乗之。乗马一师四圉,四马为乗。此一圉养一马,而一师监之也。尚书顾命:诸侯入应门,皆布乗黄朱。言献四黄马朱鬛也。旣实周天子驾六,校人则何不以马与圉以六为数,顾命诸侯何以不献六马。易经时乗六龙者,谓阴阳六爻上下耳,岂故为礼制。王度记云今天子驾六者,自是汉法与古异。大夫驾三者,于经无以言之。玉裁谓许造说文云人君驾四马,与异义异,与郑驳同。此说文为许晚年定论之一证也。云四镳八銮者,此破銮在衡之说也。秦风正义曰:鸾和所在。经无正文。经解注引韩诗内传曰:鸾在衡,和在轼。又大戴礼保傅篇文与韩诗说同,故郑依用之。蓼萧传曰: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笺不易之。异义载礼戴氏、诗毛氏二说。谨案云经无明文,且殷周或异,故郑亦不驳。商颂烈祖笺云:鸾在镳。以无明文,且殷周或异,故郑为□解。玉裁谓郑笺驷□云:置鸾于镳,异于乗车也。烈祖笺、大驭注则云鸾在衡。许本无定说,而造说文云四镳八銮,宗毛氏。此又说文为许晚年定论之二证也。八銮,三见诗,字作鸾。铃象鸾鸟之声,此释名銮之义。鸾者,赤神之精。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为铃系于马衔之□边,声中五音似鸾鸟,故曰銮。小雅銮刀传曰:銮刀,刀有銮者。言割中节也。礼记曰:声和而后□也。今诗亦作鸾刀矣。若崔豹古今注云:五辂衡上金雀鸾也。鸾口衔铃,故谓之銮。司马氏舆服志云:乗舆鸾雀立衡。卽韩诗、戴礼在衡曰銮之说。而为之鸟形,恐非古矣。声龢则敬也。声字今补。龢字今正。玉藻曰: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僻之心无自入也。从金鸾省。此举会意包形声。洛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钺huì   注解:车銮声也。从金戉声。《诗》曰:“銮声钺钺。”徐铉等曰:今俗作鐬。以钺作斧戉之戉,非是。呼会切。十五部。玉裁按:诗采菽:鸾声嘒嘒。传曰:中节也。泮水:鸾声哕哕。传曰:言其声也。释文不言有作鐬者,鼎臣何以云今作鐬与。考玉篇、广韵皆有鐬字,注呼会切,铃声也。而泮水哕哕呼会反。銮声卽铃声。然则古本毛诗非无作鐬鐬者,故篇、韵犹存其说。鐬为正字。采菽嘒嘒呼惠反,殆叚借字。许训哕为气啎,见于内则。诗不得以状銮声,或叚借可也。以戊声之字状鸾声,尤殊不类。鐬从岁声,岁从戌声,戌声岁声则与銮声相似。诗言和銮雝雝,宫声也。车缓行,舒徐声也。八銮鎗鎗,銮声銊銊,鸣玉銮之秋秋,商声也。车将止,舌与铃相摩声也。疑古毛诗泮水本作銊銊,后乃变为鐬字。许所据作銊,戌声,辛律切。变为鐬,呼会切。当鼎臣兄弟时,说文銊篆为讹钺,而鼎臣兄弟乃仍呼会切之,葢昧其迁移原委矣。銊字之存于今者为锯声,为□銊。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鐊yánɡ   注解:马头饰也。韩奕传曰:镂钖,有金镂其钖也。笺云:睂上曰钖,刻金饰之。今当卢也。按人睂目闲广扬曰扬,故马睂上饰曰锡。卢卽颅字。从金阳声。与章切。十部。今经典作钖。《诗》曰:“钩膺镂鐊。”一曰鍱车轮□也。鍱车轮,谓以□鍱附车轮箸地□帀处也。其鍱谓之钖。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衔xián   注解:马勒口中也。也当作者。革部曰:勒,马头落衔也。落谓络其头,衔谓关其口,统谓之勒也。其在口中者谓之衔。落以□为之。□,生革也。衔以□为之,故其字从金,引申为凡口含之用。从金行。会意。户监切。葢金亦声。在七部。衔者,所□行马者也。所以字今补。凡马提控其衔以制其行止,此释从行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镳biāo   注解:马衔也。马衔横毌口中,其□端外出者系以銮铃。又巾部曰:幩,马缠镳扇汗也。葢扇汗亦绕于□端。从金麃声。补娇切。二部。□,镳或从□。葢古或以角之至坚者为之。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鉣jié   注解:组带□也。按组上疑当有马字。从金,劫省声,读若劫。居怯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鈇fū   注解:斫莝刀也。各本作莝斫刀,今按尹翁归传注作斫莝刀。后汉冯鲂传注但云莝刀,近是,而尚夺字。莝者,斩刍也。斩刍之刀今之□刀。礼记屡言鈇钺。秋官掌戮注曰:斩以鈇□,若今要斩。杀以刀刃,若今弃市。古多训鈇为椹质。文□□魏公九锡文,引仓颉篇鈇,椹质也。□,斧也。公羊传曰:不忍加之鈇锧。锧卽质。何休云:斩□之□。范雎曰:匈当椹质,要待斧□。汉王欣傅:暴胜之将斩欣,欣已伏质而仰言,因壮而贳之。然则斩人皆胸伏椹质,说仓颉者谓椹质为鈇。以古诗斩刍之质谓之稾砧,隠语夫字言之,说仓颉者,是也。然则许此解当云莝刀质也,俗人不得其解,因□去质字耳。若五经文字云,鈇音斧,又与斧同,则甚缪误。后汉献帝纪:加鈇钺虎贲。注引仓颉篇鈇,斧也。此夺去椹质也钺四字,为俗误所本。从金,莝刀之质,古葢□为之。夫声。甫无切。五部。读上声者,非。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钓diào   注解: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从金勺声。多啸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zhì   注解:羊□也,端有□。也字依广韵补。□者,所以击马也。因之击羊者谓之羊□。其端有□,故字从金。淮南道应训曰:白公羊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頣。高注云:策,马捶。端有针以刺马谓之錣。倒杖策,故錣贯頣也。又泛论训注曰:锴椯头箴。按錣卽许之□字。捶同棰。椯者,棰也。马棰亦端有□,其用同也。曲礼所谓策彗恤勿。从金埶声,读若至。脂利切。十五部。广韵入至薛二韵是,入缉韵误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锒lánɡ   注解:锒铛,叠韵字。琐也。琐俗作锁,非。琐为玉声之小者。引申之,雕玉为连环不绝谓之琐。汉以后罪人不用累绁,以□为连环不绝系之,谓之锒铛,遂制锁字。汉西域传:阴末赴琅当德。谓以长锁锁赵德也。正文本无锁字,今本乃作锁琅当德,殊为不辞。琅当,叚借字也。若宫室靑琐,以靑画户边为琐文。故楚辞注曰:文如连琐。从金良声。鲁当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镗tānɡ   注解:钟□之声也。□部曰:鼞,□声也。引诗击□其鼞,为其字之从□也。此引诗击□其镗,葢有韩、毛之异与。邶风传曰:镗,击□声也。许以其从金,故先之以钟曰钟□之声。相如赋作闛□。司马法曰:□声不过阊。皆叚借字。从金堂声。土郞切。十部。《诗》曰:“击□其镗。”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镅méi   注解:大环也。一环毌二者。环各本作琐,毌原作贯,今正。卢令三章曰:卢重镅。传曰:镅,一环贯二也。上文重环传云:子母环,谓以一环毌一环。此云一环毌二,以一毌二,则一环差大。故许知为大环也。玉篇、广韵皆云大环,用许之旧。诗正义引说文镅,环也。一环贯二。由其以大环贯小环释子母环,遂□此大字而云环,固未误也。非绵连者不得云琐。犬饰以缨环不以琐,且犬旣有绁矣,何为施以大锒铛乎。○韵会一环贯二者五字在每声之下,葢此五字后人所增。从金每声。莫桮切。古音在一部。《诗》曰:“卢重镅。”齐风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鍡wěi   注解:鍡鑸,叠韵字。不平也。庄子有畏垒之山,史记作畏累虚。玉篇云:鍡鑸,亦作碨礧。从金畏声。乌贿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鑸lěi   注解:鍡鑸也。从金垒声。洛猥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鎎xì   注解:怒战也。怒则有气,战则用兵,故其字从金气。气者,气之叚借字也。从金忾声。此会意,而忾省,亦声也。今本作气声,乃上下不毌。许旣切。十五部。哀公问音义曰:忾,许乞反,又许气反。《春秋传》曰:“诸侯敌王所忾。”忾各本作鎎,今正。春秋传者,文公四年左传文。杜曰: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心部曰:忾,大息。从心气。是则王所忾,王所怒也。敌王所怒,故用金革。此引以证会意之恉,与引艹木丽乎地说□,引丰其屋说寷,引莫可颧于木说相,引在冋之野说駉同意。许于忾下云:从心气,气亦声。是谓气卽气字。此作从金气。春秋传敌王所忾,亦无不合。凡此校正,私谓必符许意。知我罪我,所不计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铺pū   注解:箸门抪首也。抪各本作铺,依舞赋李注正。手部曰:抪,扪持也。扪持者,古者箸门为蠃形,谓之椒图,是曰铺首。以金为之,则曰金铺。以靑画琐文镂中,则曰靑琐。见西京、蜀者赋注。按大雅铺敦淮濆笺云:陈屯其兵于淮水之上。此谓叚铺为敷也。今人用铺字本此。江汉:淮夷来铺。传曰:铺,病也。则谓叚铺为痡也。从金甫声。普胡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鐉quān   注解:所□钩门户枢也。门户枢有不利转者,以此钩转之也。一曰治门户器也。别一义。从金巺声。此缘切。十四部。按玉篇释为六两,所劣切者。此尚书大传馔训六两误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钞chāo   注解:叉取也。叉者,手指相逪也。手指突入其闲而取之,是之谓钞。字从金者,容以金□诸器刺取之矣。曲礼曰:母剿说。剿卽钞字之叚借也。今谓窃取人文字曰钞,俗作抄。从金少声。楚交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錔tà   注解:□金有所冃也。冃各本作冒。凡覆乎上者,头衣之义之引申耳。輨下曰:毂端錔也。錔取重沓之意,故多借沓为之。汉外戚传:切皆铜沓黄金涂。谓以铜冒门限,以黄金涂铜也。高注吕览郈氏金距云:以利□作假距,沓其距上。卽服注左传以金錔距也。手部□下曰:亦曰韬也。从金沓声。形声包会意。他荅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銽ɡuā   注解:□也。未闻。从金□声。古□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铬luò   注解:□也。□者,鬀髪也。亦谓之铬。俗作□,作□。从金各声。卢各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题:□zhǎn   注解:伐击也。从金亶声。旨善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四卷□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