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 第 185 页/共 283 页

注解:尞也。云尞者,燔柴之义之引伸也。小雅白华:卬烘于煁。毛传及释言皆曰:烘,燎也。从火共声。呼东切。诗释文引《说文》巨凶、甘凶二反。《诗》曰:“卬烘于煁。”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齌jì   注解:炊餔疾也。餔,日加申时食也。晚食恐迟,炊之疾速,故字从火。引伸为凡疾之用。离骚曰:反信□而齌怒。王注云:疾怒。从火□声。在诣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熹xī   注解:炙也。炙者,抗火炙肉也,此熹之本义,引申为□也。左传:或叫于宋大庙曰:嘻嘻出出。杜曰:嘻嘻,热也。此同音叚借也。又与□相叚借。从火喜声。许其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煎jiān   注解:□也。方言:熬、□、煎、□、巩,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谓之煎。东齐谓之巩。从火前声。子仙切。十四部。〖注〗□,前。又□□□□。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熬áo   注解:干□也。方言。□,火干也。凡以火而干五榖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从火敖声。五牢切。二部。□,□或从麦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炮páo   注解:毛炙肉也。炙肉者,贯之加于火。毛炙肉,谓肉不去毛炙之也。瓠叶传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宫传曰;毛炰豚也。周礼封人:毛炰之豚。郑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内则注曰: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礼运注曰:炮,裹烧之也。按裹烧之卽内则之涂烧。郑意诗礼言毛炮者,毛谓燎毛。炮谓裹烧,毛公则谓连毛烧之曰炮,为许所本。六月、韩奕皆曰炰鳖,笺云:炰,以火孰之也。鳖无毛而亦曰炰,则毛与炮二事,郑说为长矣。炰与缹皆炮之或体也。韩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鳖或作缹,或作□。是知、炰缹为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谓不过濡也。裹烧曰炮,燥煑亦曰炮。汉人燥煑多用缹字。缶声、包声古音同在三部。从火包声。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ēn   注解:炮炙也,炮、炙异义皆得曰□也。□微火温肉。依广韵所引本。玉篇同。旣云炮炙,又云以□火温肉者,嫌炮炙为毛烧,故又足之,言不必毛烧也。□火温肉所谓缹也,今俗语或曰乌,或曰煨,或曰焖,皆此字之双声迭韵耳。从火衣声。乌痕切。十三部。此于合韵得之。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zēnɡ   注解:置鱼筩中炙也。筩,断竹也,置鱼筩中而干炙之,事与烝相类。从火曾声。作滕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bì   注解:□火干肉也。周礼笾人注曰:鲍者于楅室中糗干之,出于江淮也。此当作□室中□干之,汉书货殖传注引作于煏室干之可证,煏卽□字。小颜不解糗字,故删之耳。糗者,熬米麦也。引申为凡熬之偁,语亦可通。□室,汉时有此制。贾公彦云:楅土为室。非也。陆德明云:皮逼反。与周礼、毛诗楅音福、音逼不同,与师古煏音蒲北反合。然则陆本当亦作煏,今释文乃转写作楅,非是。□,方言作□,凡以火而干五榖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谓之□,秦晋之闲或谓之□。省作煏,又或作焙,而异其音。玉篇作煏,无□。从火稫声。臣铉等曰:稫声当是□省声之误。符逼切。一部。按符逼当为蒲逼。□,籒文不省。按小徐无。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爆bào   注解:灼也。谓火飞所灸也。从火□声。薄木切。三部。广韵北敎切,火裂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炀yànɡ   注解:炙燥也。从火昜声。余亮切。十部。谥法:好内远礼糃,去礼远众炀。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hú   注解:灼也。从火隺声。胡沃切。古音在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爤làn   注解:火□也。此火字依节南山生民二正义补。方言:自河以北赵魏之闲火□曰烂。□者,食饪也。饪者,大□也。□则火候到矣。引伸之,凡淹久不坚皆曰烂。□则可灿然陈列,故又引伸为粲烂。从火兰声。郞旰切。十四部。隶作烂,不从艹。燗,或从闲。此如诗蕑卽兰。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mí   注解:烂也。古多叚糜为之。糜训糁,□训烂,义各有当矣。孟子:糜烂其民而战之。文□答客难:至则糜耳。皆用叚借字也。从火靡声。靡为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尉wèi   注解:从上按下也。按者,抑也。百官公卿表应劭注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偁。张释之传曰:廷尉,天下之平也。车千秋传:尉安黎庶。师古曰:慰安之字本无心,后俗所加。从□,又持火,会意。□,古文仁。□又犹亲手也。于胃切。十五部。所□申缯也。合二徐本订。说手持火之意也。字之本义如此,引申之为凡自上按下之偁。通俗文曰:火斗曰尉。〖注〗尉。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jiāo   注解:灼龟不兆也。从龟火。从韵会。此会意也。《春秋传》曰:“卜战,龟□,不兆。”左传哀二年:卜战,龟焦。无不兆二字。按许所据葢有不兆,与下文以故兆询相贯。而焦作□,则浅人所改也。焦者火所伤也,龟焦曰□。许引传说龟火会意,如引丰其屋,艹木丽于地同。读若焦。音义皆同。卽消切。古音在三部。读如揫,故□以为声。〖注〗□字原作龟下火。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灸jiǔ   注解:灼也。今以艾灼体曰灸,是其一端也。引伸凡柱□曰灸。考工记庐人:灸诸墙。注云:灸犹塞也。以柱两墙之闲,挽而内之,本末胜负可知也。古文作久,许引周礼久诸墙。士丧礼:皆木桁久之。注云:久当为灸,灸谓以葢案塞其口。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则曰灸。郑用方言。许说造字本意。从火久声。举形声包会意也。举友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灼zhuó   注解:灸也。灸,各本作炙,误,今正。此与上灸篆为转注。炙谓炮肉。灼谓凡物以火附箸之,如以楚焞柱龟曰灼龟,其一端也。七諌注曰:点,污也。灼,灸也。犹身有病,人点灸之。医书以艾灸体谓之壮。壮者,灼之语转也。淮南注曰:然也。广雅曰:爇也。素问注曰:烧也。其义皆相近。凡训灼为明者,皆由经传叚灼为焯。桃夭传曰灼灼,华之盛也。谓灼为焯之叚借字也。周书:焯见三有俊心。今本作灼见。从火勺声。之若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炼liàn   注解:铄治金也。治,毛本作冶,误,今依宋本。铄治者,铄而治之,愈消则愈精。高注战国策曰:练,濯治丝也。正与此文法同。金部曰:炼,治金也。此加铄者,正为字从火。从火柬声。郞电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烛zhú   注解:庭燎,大烛也。燎当作尞。大,各本讹作火,今正。若韵会庭燎烛也尤善。小雅毛传曰:庭燎,大烛也。燕礼: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周礼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云:坟,大也。郊特牲曰: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郑云:庭燎之差,公葢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文出大戴礼。按未爇曰燋,执之曰烛,在地曰燎,广设之则曰大烛,曰庭燎。大烛与庭燎非有二也。周礼絫言坟烛、庭燎,故郑注以门外门内别之。周礼故书作蕡烛,先郑云:蕡烛,麻烛也。贾公彦曰:古者未有麻烛。故郑从坟训大。古庭燎,依慕容所为,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蜜灌之,若今蜡烛。玉裁谓:古烛葢以薪蒸为之,麻蒸亦其一端。麻蒸其易然者。必云古无麻烛,葢非。许以□次烛灺之闲,葢得之矣。从火蜀声。之欲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熜zǒnɡ   注解:然麻蒸也。麻蒸,析麻中干也,亦曰菆。菆一作黀。古者烛多用苇。郑注周礼曰:燋,炬也。许曰:苣,束苇烧之也。亦用麻,故先郑注周礼曰:蕡烛,麻烛也。先郑意蕡卽□字。郑注士丧礼曰:烛用蒸。蒸卽谓麻干。弟子职曰:蒸闲容蒸。从火悤声。作孔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灺xiè   注解:烛□也。曲礼所谓烛跋,弟子职所谓烛堲。跋者,谓近手所余。堲者,谓烧过之烬。从火也声。徐野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jìn   注解:火之余木也。各本作火余也,今依唐初□应本。火之余木曰□,死火之□曰灰。引伸为凡余之偁。左传:收合余烬。大雅笺:灾余曰烬。文言:荩,余也。周郑之闲曰荩,或曰孑。荩者,叚借字也。从火聿声。臣铉等曰:聿非声,疑从□省。徐吝切。十二部。俗作烬。一曰薪也。方言:自关而东秦晋之闲烧薪不尽曰荩。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焠cuì   注解:坚刀刃也。王裦传:清水焠锋。郭朴三仓解诂曰:焠,作刀鉴也。焠,子妹切。鉴,工练切。师古云:焠谓烧而内水中以坚之也。按火而坚之曰焠,与水部淬义别。文□讹作淬,非也。天官书曰:火与水合曰焠。从火卒声。七内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煣rǒu   注解:屈申木也。谓曲直之也。今□辞传、考工记皆作揉,葢非古也。手部无揉字。汉书食货志:煣木为耒。从火柔,柔亦声。人久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焚fán   注解:烧田也。从火林。各本篆作燓,解作从火棥,棥亦声。今正。按玉篇、广韵有焚无燓,焚,符分切。至集韵、类篇乃合焚燓为一字。而集韵卄二元固单出燓字,符袁切。□谓棥声在十四部,焚声在十三部,份古文作彬,解云焚省声。是许书当有焚字。况经传焚字不可枚举,而未见有燓,知火部燓卽焚之讹。□应书引《说文》焚,烧田也。字从火,烧林意也,凡四见,然则唐初本有焚无燓,不独篇、韵可证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熑lián   注解:火煣车网绝也。此为考工记作注也。轮人曰: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注曰:廉,绝也。挫,折也。肿,瘣也。按廉者,熑之叚借。绝谓火绝。记文之外谓火。内谓正当火当火处,旁谓不当火处。煣之不善,则当火处桡减而不当火处暴起,畏此二病,或绝火而更煣。假令火未尝少绝而无此二病,是眞善用火也。车网卽牙也。牙,木部作枒。玉篇曰:燫,熪火不绝。此义与火绝相辅。从火兼声。力盐切。七部。《周礼》曰:“煣牙,外不熑。”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燎liǎo   注解:放火也。此与尞义别。盘庚曰:若火之燎于原。大雅曰:瑟彼柞棫,民所燎矣。笺云:人熂燎除其旁草。小雅:燎之方扬。笺云:火田曰燎。□应引《说文》有火田为燎。王制曰: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从火尞声。力小切。二部。按诗释文引《说文》、字林尞力召反,燎力小反。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biāo   注解:火飞也。此与熛音义皆同。玉篇、广韵亦然。引申为凡轻锐之偁。周礼草人:轻□用犬。注谓地之轻脃者也。汉有票姚校尉、票骑将军。票姚,荀悦汉纪作票鹞,服□音飘摇,小颜二字皆去声,非古也。平声者古音,去声者今音耳。今俗闲信券曰票,亦尚存古义。凡从票为声者,多取会意。从火〔□中囟〕,□与□同意。按当作从火□省。葢省廾为一也。□卽□之或体。□训升高,火飞亦升高,故为同意。方昭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zāo   注解:□也。今俗语谓烧坏曰糟。凡物坏亦曰□。从火□声。作曹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jiāo   注解:火所伤也。从火雥声。卽消切。二部。按广韵雥,徂合切,玉篇才币、走合二切。今以许书焦字从雥声订之,则知雥之古音读如揫,如椒。雧者,会意字,非用雥声。后人昧其本音,乃以杂字之反语为雥之反语,非也。戴氏侗乃疑作□乃得声矣。焦,或省。按广韵□为籒文。此必有所据。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烖zāi   注解:天火曰烖。春秋宣十六年:夏,成周宣谢火。左传曰: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曰灾。按经多言灾,惟此言火耳。引申为凡害之偁。十五年传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从火□声。祖才切。一部。今惟周礼作烖,经传多借菑为之。菑或讹为蔷。灾,或从宀火。火起于下,焚其上也。灾,籒文从□。亦会意。亦形声。□,古文从才。形声。〖注〗□,古文灾。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烟yān   注解:火气也。陆玑连珠曰:火壮则烟微。从火垔声。乌前切。十二部。烟,或从因。因声。□,籒文从宀。□,古文。汲古阁少首笔,从冂,误。今从广韵、集韵、类篇正。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卷□火部   标题:焆yè   注解:焆焆,烟皃。从火□声。因悦切。古音在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