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42 页/共 976 页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同。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說文】蒲席□也。【玉篇】以席載穀。一曰車藉。
璀 【午集上】【玉字部】 璀 【唐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音漼。【說文】璀璨,玉光也。【孫綽遊天台山賦】琪樹璀璨而垂珠。【註】璀璨,珠垂貌。 又【抱朴子知止卷】戈甲璀錯。 又【廣韻】玉名。
璁 【午集上】【玉字部】 璁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悤。【說文】石之似玉者。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美石。
璂 【午集上】【玉字部】 璂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璂。【註】鄭康成曰:讀如綦。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十二以爲飾。詩曰會弁如星是也。
璃 【午集上】【玉字部】 璃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瑠璃也。【博雅】琉璃,珠也。【古詩爲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牕下。 又或作流離。【前漢西域傳師古註】大秦出赤白黑黃靑綠縹紺十種流離,此自然之物。今所用,皆銷冶石汁,加以衆藥,灌而爲之。始於元魏,月氏人商販至京,採礦鑄之。 又簟色。【韓愈鄭羣贈簟詩】攜來當晝不得臥,一府傳看黃瑠璃。體堅色淨又藏節,盡眼凝滑無瑕疵。【蘇軾寄簟與蒲傳正詩】愧此八尺黃瑠璃。【註】瑠璃,象簟色,假借語也。 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明行圓滿。 又【韻會】玻璃,亦西國寶。此云水玉千年冰化,亦書作頗黎。殑原字从歺,不从歹。
璄 【午集上】【玉字部】 璄 【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音影。【玉篇】玉光彩。【廣韻】同璟。
璅 【午集上】【玉字部】 璅 【唐韻】【集韻】【韻會】□子晧切,音早。【說文】石之似玉者。 又【集韻】損果切【正韻】蘇果切,□音□。玉聲也。與瑣同。 又門鏤也。【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璅兮。【註】靈璅,謂楚宮,不敢斥言君,猶後代稱陛下之意。 又小也。【張衡東京賦】旣璅璅焉。【註】璅璅,小也。 又猥屑意。【晉書習鑿齒傳】璅璅常流離。【正字通】瑣本字。
璆 【午集上】【玉字部】 璆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與球同。玉磬也。【晉語】籧篨蒙璆。【註】蒙,戴也。璆,玉磬也。【前漢禮樂志】璆磬金鼓。【師古註】璆,美玉名。以爲磬也。 又玉聲。【史記孔子世家】環珮玉聲璆然。 又【集韻】一曰美玉。【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傳】璆,玉名。【釋文】璆音虯。又居虯反,又閭幼反。【詩小雅鞞琫有珌傳】諸侯璗琫而璆珌。【釋文】璆,玉也。【楚辭九歌】撫長劒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註】璆,琳琅,皆美玉也。 又【廣韻】【集韻】□渠幽切,音虯。又【集韻】居尤切,音鳩。又居虬切,音樛。又夷周切,音由。又張流切,音周。又力救切,音溜。義□同。考證:〔【前漢□法志】璆磬金鼓。〕 謹按□法志無此文,所引見禮樂志,謹改爲禮樂志。
璇 【午集上】【玉字部】 璇 【廣韻】似宣切【集韻】旬宣切,□音旋。【廣韻】同琁。【山海經】王母之山,有璇瑰瑤碧。【註】璇瑰,亦玉名。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二璇。 又【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璇。【註】竹器所以整頓簿者。 又人名。【後漢楊璇傳】楊璇字機平。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杜本切,音盾。篅也,同□。
璈 【午集上】【玉字部】 璈 【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樂器。【漢武帝內傳】王母命侍女彈八琅之璈,吹雲和之曲。【吳均詩】鳳舞龍璈奏。
璉 【午集上】【玉字部】 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輦。【說文】本作槤,瑚槤也。从木,連聲。或作璉。【禮明堂位】夏之四璉,殷之六瑚,周之八簋。【論語】瑚璉也。【註】宗廟中黍稷器。 又【集韻】陵延切。與連同。詳辵部連字註。
皌 【午集中】【白字部】 皌 【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見□字註。
璊 【午集上】【玉字部】 璊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門。【說文】玉色也。禾之赤苗謂之虋,言璊,玉色如之。【詩王風】毳衣如璊。【傳】璊,赬也。 又【集韻】模元切,音樠。義同。 【類篇】或作玧。亦作。
璋 【午集上】【玉字部】 璋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說文】剡上爲圭,半圭爲璋。禮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徐曰】剡削之也。【詩小雅】載弄之璋。【傳】半圭曰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禮南方。玉人之事,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又】璋邸射。【註】射,剡出者,邸射,剡而出也。 又祭祀之禮,王祼以圭瓚,諸臣助之亞祼以璋瓚,左右奉之。【詩大雅】濟濟辟王,左右奉璋。
璌 【午集上】【玉字部】 璌 【集韻】夷眞切,音寅。場也。
瓳 【午集上】【瓦字部】 瓳 【廣韻】戸吳切【集韻】洪孤切,□音胡。【廣韻】瓳。【博雅】瓳,甎也。
锕 【戌集上】【金字部】 錒 【集韻】於河切,音阿。本作鈳。鈳,釜屬。
璎 【午集上】【玉字部】 瓔 【廣韻】於盈切【集韻】【韻會】伊盈切,□音嬰。【玉篇】□蒼云:瓔珢,石似玉也。 又【廣韻】瓔珞,頸飾。 又【集韻】於莖切【正韻】於京切,□音罌。義同。
璏 【午集上】【玉字部】 璏 【唐韻】【集韻】□直例切,音滯。【說文】劒鼻玉飾也。【前漢王莽傳】碎玉劒璏。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歲切,音衞。義同。 又通作衞。【前漢匈奴傳賜單于玉具劒註】標首鐔衞用玉。師古曰:劒口旁橫出曰鐔,鼻曰衞,與璏同。 又通作瑑。【前漢王莽傳】美玉可滅瘢,欲獻其瑑。【註】瑑作璏。本音篆,雕刻也。古字通用。【正字通】按莽傳,進玉瑑于孔休。服虔曰:瑑,音衞。蘇林曰:劒鼻。皆未詳。璏,譌作瑑。師古曰:瑑字本作璏,从玉彘聲。後轉寫者譌,瑑自雕瑑字。師古說是。 又【集韻】王伐切,音越。義同。 【類篇】亦作。
璐 【午集上】【玉字部】 璐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玉名也。【玉篇】美玉也。【楚辭九章】被明月兮珮寶璐。【註】寶璐,美玉也。【謝惠連雪賦】逵似連璐。
璑 【午集上】【玉字部】 璑 【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微夫切,□音無。【說文】三采玉也。【徐曰】三采,朱蒼白也。【博雅】玉名。【周禮夏官弁師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註】瑉作璑。璑,惡玉名。【疏】以其三采,又非璠璵,故曰惡玉名。
璒 【午集上】【玉字部】 璒 【唐韻】【集韻】□都騰切,音登。【說文】石之似玉者。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咨盈切,音精。旌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竹切,音六。竹名。
璓 【午集上】【玉字部】 璓 【唐韻】【集韻】□息救切,音秀。【說文】石之次玉者。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玉名。 【集韻】或省作琇。
璔 【午集上】【玉字部】 璔 【集韻】咨騰切,音曾。玉貌。
璕 【午集上】【玉字部】 璕 【字彙】徐心切,音尋。美石,次玉。
硖 【午集下】【石字部】 硤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水經注】淮水又北徑山硤中,謂之硤石。【廣韻】硤石縣,亦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后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爲峽州。
率 【午集上】【玄字部】 率 〔古文〕卛【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音蟀。【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又【玉篇】遵也。【廣韻】循也。【書太甲】率乃祖攸行。【詩大雅】率西水滸。【註】循也。 又【廣韻】領也,將也。【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又【廣韻】用也,行也。 又【集韻】從也,自也。 又【增韻】皆也,大略也。【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又【增韻】募也。 又率先也。【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又【通韻】表的也。【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又【正字通】差等也。【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又高率。【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又率略。【盧氏雜記】宋五坦率。【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又輕率。【論語】子路率爾而對。【註】輕遽貌。 又【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註】率然,猶颯然。 又【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姓。【正字通】明有率慶。 又兜率天。【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又【唐韻】【集韻】【正韻】□所類切,音帥。【廣韻】鳥網也。 又【正韻】同帥。【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註】率,所類反。【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註】與帥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集韻】計數之名。【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又【正韻】總率也。【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又彀率,彎弓之限也。【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又與繂同。緶緝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釋文】率,音律。 又【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又【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玈 【午集上】【玄字部】 玈 【唐韻】落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音盧。【說文】黑色也。【廣韻】黑弓。【左傳僖二十八年】王賜晉侯玈弓,矢千。
玉 【午集上】【玉字部】 玉 〔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又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又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又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又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又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又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又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又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又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又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又【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又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又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 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又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又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又【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又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又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又【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又【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又【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又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又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 【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考證:〔【爾雅釋天】時和謂之玉燭。〕 謹照原文時字上增四字。〔【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錫。〕 謹照原文錫改鍚。〔又蟲名。【爾雅釋蟲】玉蛈蜴。【註】卽螲蟷,似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 謹按爾雅原文作王蛈蜴,誤引入玉字下。謹將又蟲名三字省去。以爾雅釋蟲至呼蛈蜴二十六字移入下條王字註又蟲名下。
王 【午集上】【玉字部】 王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又【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又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又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又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又姓。 又【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又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又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又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又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又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又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又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又【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又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考證:〔【爾雅釋親】父之母曰王母。〕 謹照原文改父之妣爲王母。〔【周禮冬官考工記】王弓。【註】往體寡來體多曰王。〕 謹照原文改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又蟲名。【爾雅釋蟲】虎,王蝟也。〕 謹於又蟲名爾雅釋蟲下增王蛈蜴。註:卽螲蟷,似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二十二字。又按虎王蝟也非爾雅文,查係博雅,謹照原書增博雅二字。〔【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徨去聲。霸王。〕 謹按王于放切,徨胡光切,王非徨之去聲,今將徨去聲霸王五字改爲音旺霸王也。
玎 【午集上】【玉字部】 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切,音丁。【說文】玉聲也。 又【說文】齊太公子伋諡曰玎公。【韻會】諡法,述義不勉曰玎。 又【廣韻】【集韻】中莖切【正韻】甾耕切,□音朾。【廣韻】玎玲,玉聲。
玑 【午集上】【玉字部】 璣 【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珠不圓者。【書禹貢】厥篚□纁璣組。【傳】璣,珠類,生于水。【釋文】璣,珠不圓也。字書云:小珠也。【前漢景十三王傳】遣建荃葛珠璣。【註】師古曰:璣,珠之不圓者。 又鏡名。【說文徐註】按符瑞圖有璣鏡。註:大珠而琕,有光曜,可爲鏡。 又器名。【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在,察也。璣,正天文之器,璣爲轉運,衡爲橫簫,運璣使動。璣徑八尺,圓周二尺五寸而强。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占星辰吉凶之象。七政者,日月五星也。得失由政,故稱政焉。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三璣。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又【集韻】【韻會】其旣切【正韻】吉器切,□音禨。又【集韻】巨至切,音□。義□同。
玒 【午集上】【玉字部】 玒 【唐韻】戸工切【集韻】胡公切,□音洪。【說文】玉名也。【集韻】或作珙。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江。又【廣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公。義□同。 又人名。【朝鮮紀事】朝鮮王子義昌君玒。
玓 【午集上】【玉字部】 玓 【唐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說文】玓瓅,明珠色。【史記司馬相如傳】玓瓅江靡。【註】應劭曰:言明月之珠,其光耀照於江邊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古各切,音恪。【篇海】籠也,桮也。
玔 【午集上】【玉字部】 玔 【集韻】樞絹切,音釧。【玉篇】玉玔也。【集韻】玉環也。
玕 【午集上】【玉字部】 玕 〔古文〕□【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琅玕也。【廣韻】美石,次玉。【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崑崙虛之璆琳琅玕焉。【註】琅玕,狀如珠也。 又樹名。【韻會】崑崙山有琅玕樹。【本草綱目】流離之類有五色,火劑瑞也。以靑者入藥。 又【韻補】叶經天切,音堅。【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環叶音懸。
玖 【午集上】【玉字部】 玖 【唐韻】舉友切【韻會】已有切,□音九。【說文】石之次玉黑色者。【詩衞風】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傳】瓊玖,玉名。【釋文】玖,音久。書云:玉黑色。 又【五音集韻】居祐切,音救。義同。
玝 【午集上】【玉字部】 玝 【集韻】阮古切,音五。人名。後蜀有李玝。
玗 【午集上】【玉字部】 玗 【唐韻】羽俱切【集韻】【正韻】雲俱切,□音于。【說文】本作,石之似玉者。【玉篇】玉屬。爾雅云: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列子問湯篇】珠玗之樹皆叢生。 又洞名。【正韻】元結自釋云:逃入猗玗洞,始稱猗玗子。 又玗琪,樹名。【山海經】開明北有玗琪樹。【註】玗琪,赤玉屬也。考證:〔【列子殷湯篇】〕 謹照原書改問湯篇。
【卯集上】【心字部】 【篇海】稱人切,音嗔。恚也。 又【字彙補】古文愼字。註詳上。
玜 【午集上】【玉字部】 玜 【集韻】古雙切,音江。玉名。與玒同。 又【五音集韻】古紅切,音公。義同。
玟 【午集上】【玉字部】 玟 【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與珉同。瓀玟,石次玉。【禮玉藻】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孔融詩】玟璇隱曜,美玉韜光。 又【集韻】無分切,音文。玉文。或从彣。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韻】同咅。
璱 【午集上】【玉字部】 璱 【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音瑟。【說文】玉英華相,帶如瑟弦。詩曰:璱彼玉瓚。◎按《詩大雅》今本作瑟。 又【玉篇】淸淨鮮潔也。【廣韻】玉鮮潔貌。 又【韻會】一曰璱璱,碧珠也。通作瑟瑟。 【類篇】亦作。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普活切,音潑。【說文】也。一曰擊也。【淮南子說林訓】游者以足蹶,以手。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推也。一曰□,自任無憚也。 又捍,地名。【唐書西域傳】東南千餘里有捍者,山四環之,地膏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