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梦游集 - 第 31 页/共 83 页

默然思惟。所思为谁。思之之地。人孰知之。十方一念。众生一心。但有知者。即是知音。明月在天。影现众水。不出不入。无彼无此。如云浮空。无心而徧。於一毫端。十方齐现。一切圆成。万缘具足。但不思惟。即如如佛。   无量寿佛赞(有引)   余昔诵十六观经。以佛观为第一。故修净业者。靡不从事。至若工绘家。各有所本。而於佛像尤难之。盖以垢浊心镜。现妙相影。岂易致哉。越人蒋生太清。英年而独精此技。岂夙观行所致耶。余入粤之二年。戊戌春。蒋生亦至。所绘佛菩萨不满十幅。独遗莲阜居士陈元誉。三圣像。精妙绝伦。盖居士长斋绣佛有年。亦精神感通而致耶。呜呼。蒋生寻与物化。睹此遂成千古矣。居士焚香稽首请赞。余邈焉兴怀。赞曰。   稽首无量光。彻照十方际。湛然不思议。永破痴暗冥。我观寂灭境。清净绝纤尘。大地及山河。竟从何处起。刀山及剑林。是谁之所造。良以自心迷。坚固妄想结。譬如水成冰。业风鼓扇力。於受想梦中。属此烧炙苦。我师冷眼看。自心不耐细。现此比丘身。急挝涂毒鼓。令诸耳之者。一触生死绝。犹如妙莲华。扶疏出秋水。又以大悲势。左提而右挈。直使恐畏途。翻成极乐土。妄想歇灭处。正觉即现前。犹如汤消氷。但由转变力。奇哉善男子。夙习般若深。能以一毫端。现此希有事。俨若大愿时。翘勤共悲仰。皎如净满月。游於毕竟空。心水垢浊澄。光影一时现。热恼即清凉。诸想顿寂灭。真常妙乐地。本不假外求。即此幻化身。便登安养国。具此难思力。是故我归依。愿此尽未来。永作大依怙。   又   稽首无量寿。端居常寂光。普照法界空。摄受有情者。众生迷本有。逐诸生灭转。轮回六趣中。如亡子背母。慈母忆其子。未尝一念舍。子若暂回光。无有不见者。以我出苦愿。入佛摄受心。犹如空合空。似以水投水。众生无明暗。即是常寂光。妄想一念歇。常光当下现。生灭无去来。法性本不动。见此法性身。无量寿常乐。   接引佛赞   稽首慈尊。大光明聚。净法界身。不可思议。诸苦众生。入大悲眼。眼净无尘。圆明赴感。入众生心。如月堕水。心水澄清。故无彼此。不接而来。无生而至。是故我师。常住在世。   又。   冷地不禁。入尘垂手。分明示人。人不知有。但肯一念暂回光。莲华顿现非良久。   又。   稽首寂光主。清净妙法身。如月现星中。湛然即众水。以愍众生故。不受法性乐。示现微尘剎。屈垂方便手。俯提弱器者。同归极乐土。以众生即心。土亦非心外。惟以心印心。如以水入水。是故见闻者。一念即归依。但即自心观。本无心外佛。色相如空华。犹是翳眼见。惟以清净空。寂然了无相。以此见自心。即见如如者。   又。   踞常寂光。坐清净土。垂手入廛。为众生故。以本法身。现众生心。故十方界。悉知其名。凭悲愿力。普皆摄受。故称念者。必得成就。九品莲台。为众生母。不借他缘。作宾中主。   又。   稽首无量光。徧满法界身。普接诸众生。同归寂灭海。土本无净秽。净秽从心变。心垢若消除。净境应念现。佛在众生心。以垢蔽不现。垢除佛现前。不用他接引。自佛自度生。原无彼此相。若能平等观。即是寂光土。   卧佛赞   无事打眠。快活欲死。十方界中。谁能如此。   阿弥陀佛赞   心似寒空。面如满月。坐宝莲华。出广长舌。水流风动。炽然常说。六道四生。无机不摄。但有称名。即得解脱。只为当初愿力深。十方尽是无生国。   又。   稽首大师。光明无量。具足二严。号尊中上。以慈摄心。心包沙界。众生即心。本来无外。是故称名。即求自己。愿见我师。如是而已。   长斋绣佛图赞   神存理观。妙契法身。想澄净土。即俗而真。不住於相。解脱诸尘。应如是住。降伏其心。是则名为。无事道人。   释迦佛赞   稽首本师。面如满月。清净法身。湛然常寂。是身若空。其心若水。空水连天。月光如洗。月不离天。水不离地。以空合空。上下无际。云起长空。风行水上。弥满波澜。广长舌相。不信但听海潮音。翻出龙宫秘密藏。   又。   唯我世尊。妙功德聚。如空中华。随缘应世。法音若雷。听者心碎。不是王宫割舍来。谁作利益人天事。   又。   从兜率来。不是无因。为一大事。特现此身。才出母胎。大惊小怪。走向雪山。翻成纳败。幸有明星。一声唤醒。若不回头。几堕陷阱。复到人间。漏逗不少。本大利微。空怀懊恼。末后掀翻。和盘托出。得遇知音。方才雪屈。舌上莲花。目前生事。肝胆相投。虚空粉碎。是故智者。深知苦心。故拌身命。常转此经。   又。   法身之光。如日之影。照破世闲。令人梦醒。明暗一空。圣凡一觉。不透顶[宁*页]。是为法缚。   刺绣释迦佛赞   稽首大能仁。救护众生者。现身浊恶世。如莲花出水。妙相三十二。功德悉庄严。是故见者悦。如观慈父母。良与众生心。平等无差别。故从巧思惟。俨随指端现。众生妄想丝。织成恶道形。佛在妄想中。化出微妙相。手引妄想丝。针刺光绫素。针针见法身。念念成正觉。於此和合缘。顿见不思议。是知法界空。佛种从缘起。我愿诸众生。从妄想针线。念念见法身。无不成佛者。   毗卢佛赞   於一毫端。现微妙相。如空中花。似镜中像。欲隐弥彰。才收便放。是知我师。光明无量。   观佛赞   稽首净法身。无量光明聚。最胜莲花王。故号圣中圣。湛然寂灭海。应现微妙相。端居极乐国。摄化诸众生。以一心普印。一切众生心。是故众生心。即是如如佛。心佛与众生。三本无差别。见心即见佛。念佛即念心。一睹殊胜容。便悟真实性。故从一毫端。现此希有事。礼念暂归依。顿获常住果。   经行如来赞   惟我大师。胡为现身。为众生故。作主中宾。广长舌相。如风行空。雷音长夜。唤醒群蒙。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要见我师。如是如是。   又有二弟子随之   如来宴坐。何为经行。瞥然念起。为度众生。尊者随之。捕风捉影。众生度尽。热梦未醒。   栴檀毗卢佛赞(有引)   曲阿长者孙云翼。字图南。宦游南海。适遇栴檀香一枝。径可尺余。长八尺许。世为希有。喜而购之。意效优阗故事。持归。施置邑之广福道场。比丘通溙荷担。遂成毗卢妙相。建阁以奉。复请大藏经一部。共成庄严。余时休老南岳。溙持书乞赞。余虽未面长者。喜其功德难思。乃略述其事以赞之曰。   海岸栴檀。其价无外。一铢之微。值大千界。何处移来。至震旦国。但有闻熏。无不欣悦。爰有长者。无心而遇。欲效优阗。作妙相具。倾心易之。愿即成佛。择地而施。遂获广福。时有比丘。具大信力。发荷担心。众妙严饬。三十二相。手出一人。如从兜率。示现威神。圆满毗卢。大功德聚。无量光明。徧一切处。如剖微尘。以善方便。一时涌出。大千经卷。佛本无相。随心而成。法本无住。应缘即形。以长者心。乘比丘愿。世闲三宝。於是出现。法界蒙熏。触者离垢。凡有归依。顿空诸有。法身常住。国土丰乐。鳞甲羽毛。俱蒙解脱。草芥微尘。同归华藏。故我如来。现尊中上。   炽盛光如来赞   稽首炽盛光明王。普照十方尘剎中。所有日月四天下。一切众生皆蒙益。有情无情共一体。同入如来光网中。身心毛孔及微尘。一切洞然无不彻。众生梦想颠倒心。尽是如来光明藏。是故七曜及四余。二十八宿各分布。共作众生有相身。生死去来皆寂灭。众生之苦即佛心。佛即众生烦恼海。以斯二者无分别。是故苦乐随念转。善哉佛子契佛心。能持如来秘密印。念念常放大光明。能破无始烦恼暗。一切妙用悉现前。流入如来大愿海。普使见闻及称扬。尽塌涅盘常乐地。   睡起弥勒赞   终日沿街走。两脚不休歇。困来树下眠。肚里黑如墨。被谁唤醒来。梦语尚未彻。通身疲倦骨头酸。左右欠伸消不得。者等邨僧懒断筋。如何唤他作弥勒。   行脚弥勒赞   横担拄杖。挑个皮袋。一包破碎络索。当作奇货买卖。逢人就乞一文钱。不知都是来生债。指着龙华树下庄。折合将来还欠在。   坦腹弥勒赞   为甚开口。大笑不歇。坦腹赤肚。想是怕热。   布袋和尚赞   谛观胸中不有。看来手中不无。生成如此褦襶。翻却笑人糊涂。肩头横担拄杖。脚根自在无拘。若不被小儿搬弄。则可称雄猛丈夫。   辟支佛赞   盘陀之上。长松之下。端悟无生。水流花谢。   三大士赞   惟三大士。随类现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如月处空。影落众水。水有清浊。月无彼此。智度为母。故多其子。慈能与乐。如如意旨。大愿无尽。真经非字。大士之心。如虚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