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 - 第 376 页/共 480 页
第十二卷
抆摸(无粉反字林抆拭也摸[打-丁+索]也[打-丁+索]音桑各反)。
钩椓(都角反椓击也敲椓也敲音苦交反论文作琢非也)。
桦皮(胡霸反可以饰弓者也)。
第十三卷
铁杷(又作色同平加反方言杷谓之渠拏郭璞曰有齿曰杷无齿曰朳朳音八今江南有齿者为杷拏字从木拏音女于反)。
下晡(补胡反淮南子云曰行至于悲谷为晡时谓加申时)。
第十四卷
蚇蠖(齿亦反下乌郭于玃二反尔疋蠖尺蠖方言尺蠖又名步屈一名寻桑纂文云吴人以步屈名桑[闔-去+羊]音古合反二名蝍[虫*就]音子六反)。
犎牛(周成难字作犎音妃封反汉书音封此牛形小髆上有封也)。
不眴(列子作瞬通俗文作眴同尸闰反说文作瞚目开闭数摇也服虔云目动曰眴)。
鸲鹆(又作鸜同具俱反下又作[臾*鳥]同以属反似反舌头有两毛角也山海经公羊传并作鹳音罐)。
蜀虫(时烛反诗云蜎蜎者蜀传曰蜀桑虫也大如指似蚕尔疋蚅一名乌蜀是也)。
三弥底部论上卷
惠琳撰
若偻(下力主反杜注左传偻伛也何注公羊云身疾也广雅曲也说文[(虺-兀+(八/几))-虫+王]也从人娄声也)。
若[辟/止](下并癖反顾野王云[辟/止]谓足病枯不能行也说文从止辟声经作蹙俗字亦通)。
挑眼(上眺雕反苍颉篇挑抉也韵诠云挑拨也剔除也说文从手兆声经作挑时用字也)。
中卷
肉团(上如陆反顾野王曰肉者肌肤之肉也凡有血气之类皆谓之肉也说文象形字也)。
下卷
儴佉(上汝昌反下却迦反梵语娘合从人作儴经作蠰错用也)。
柯罗罗(梵语也古译或云揭逻蓝或曰迦逻皆一语耳此即说人初受胎七日之名)。
分别功德论第一卷
玄应撰
比较(古文搉同古学反较量也较明也搉犹粗略也)。
晧大(三苍古文颢同胡老反晧亦广大也光明也)。
毗[(齋-ㄚ+了)-小+肉](蒲西扶脂二反下昨迷反说文膍人脐也论文作肥非也)。
地肥(扶非反劫初时脂也亦名地味论文作[月*雹]非也)。
案如(于旦反案行也亦瞻视也一曰案寻也)。
呈佛(驰京反呈见也谓亦见于佛也论文作程注之程非体也或作侱非也)。
弓[乏-之+夫](又作[乞-乙+六]同尸止反三苍[乏-之+夫]箭也古者夷牟初作[乏-之+夫])。
窥[門@俞](又作窥同丘规反下弋珠反说文窥亦视也)。
第二卷
訾哉(又作[序-予+訾]同紫斯反訾量也说文訾思也)。
[米*乍]哉(字宜作[臼*乍]二形同子各反说文粝一斛舂取九升曰糳三苍注云糳精米也今江南亦谓[臼*巿]米为糳粝音剌论文作[米*乍]非体)。
汪水(乌黄反通俗文停水曰汪汪池也说文汪深广也)。
自刎(古文歾同亡粉反公羊传云公遂刎脰而[(餐-食)-又+人]何休曰刎割也)。
婆南(或言和南皆讹也正言槃淡此译云我礼也)。
缮埴(市战反下市力反缮治埴粘土也谓和治土也)。
匈匈(许恭反匈匈沸[朿-木+大]之声也汉书匈匈数千人声是也论文从水作汹非也)。
斗薮(又作擞同苏走反郭璞注方言曰斗擞举也通俗文斗薮谓之[(辛/豕)*殳][((素-糸)*殳)/束]难字音都谷反下苏谷反论文作抖捒非体)。
暨今(声类古文泉同其器反左传犹惧不暨注云暨至也)。
第三卷
应叙(辞与反说文叙次第也尔疋叙绪也谓端绪也)。
酬酢(又作酬苍颉篇作酬同市周反主答客曰酬客报主人曰酢也)。
森森(所金反说文木长貌也今取其义也)。
怏然(于亮反苍颉篇怏怼心亦怏然心不伏也)。
湔浣(上子田反下胡满反三苍湔濯也浣洗也)。
啾吟(子由反下牛金反苍颉篇云啾众声也说文啾小儿声也吟叹也讽咏也论文作吟非也)。
第四卷
繁衍(扶袁反下以善反繁多也盛也衍水流长也)。
铨日(且泉反汉书应邵曰铨权衡也量斗斛也韦昭曰铨称锤也)。
四谛论第一卷
玄应撰
泅水(古文作浮同似由反说文泅谓水上浮也今江南谓指浮为泅)。
气嗽(苏豆反说文嗽逆气也苍颉篇齐都谓嗽曰欬欬音苦代反江南行此音也)。
第二卷
噤塞(又作唫同渠锦巨荫二反说文噤口闭也)。
射堋(音朋字略射的也亦即射垛也垛音徒果反)。
第三卷(先不音)
第四卷
调笴(工旱反字林笴箭茎也论文干竿二形非)。
驭车(今作御同鱼据反驾驭也谓指麾使马也凡言驭者所以驱之也内之于善也)。
辟支佛因缘论上卷
玄应
一袭(辞立反史记赐衣一袭音义曰衣禅复具为一袭禅音丹也)。
不恤(又作恤同须律反尔疋恤忧也亦收也谓与人财物赈恤之为忧也)。
瀑长(蒲报反苍颉篇水濆起故曰瀑也)。
勃逆(古文悖悖二形同补溃蒲没二反广疋悖乱也亦逆也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