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51 页/共 467 页

晓日晴窗淡粉楼,晚风香桨木兰舟。   拚将红豆酬青眼,博得元霜染白头。   白头约定恩难报,感动云娘意倾倒。   作意愁将折柳吟,多情病尚拈花笑。   病任缠绵不自伤,再生惟愿嫁王昌。   魂归仙处生瑶草,泪到秋来化海棠。   道人日对秋风恸,自此心如山不动。   无端荔子赚成游,又被梅花邀入梦。   梦里巫山十二峰,一峰一朵玉芙蓉。   云来先现楼台影,雨去空留月露踪。   云来雨去无牵挂,争奈珠娘多愿嫁。   恐教紫玉又成烟,且请崔徽齐入画。   画成好好复真真,金粉描衣绛点唇。   按月数来皆月姊,把花配就即花神。   南归携上桐花阁,旧燕新莺方寂寞。   楚雨三更笛里吹,蛮烟一点尊前落。   态容可似雨香娇,神韵何如秋水饶。   小燕比来拚艳冶,又兰看罢羡苗条(四姬为秦淮领袖道人所品题者)。   就中独有桐花妹,一再观之忽垂泪。   今朝识得道人心,不是凉恩与寒义。   不然请看人如玉,眉眼何缘半相熟。   分明阿姊在时容,散见珠鬟十二幅。   聚星作月月难盈,合草为花花不成。   怜他粤浦明珠泪,尚是吴娘幕雨情。   情真不见心争舍,遍觅吴娘相似者。   四体妍媸那望同,一看仿佛都教写。   此计聪明此意痴,桐花而外只侬知。   吟成好付桐花唱,趁取潮生月上时。   七夕前一日集听春楼,适单芳兰校书亦来与宴,喜赠四诗,同子山作并柬捧花生  药谙   惊鸿翩影出华堂,压坐亭亭玉一行。   半面缘深夸艳福,小名录好冠柔乡。   通辞欲托同心语,吹息真成竟体香。   珍重桃源诸姊妹,休将轻薄恼王昌。   香车归去笑同扶,遥指红楼入画图。   堕凤恰宜人醉后,嗔鹦解道客来无。   判(平)将泥絮从头证,愧比山矾避面呼。(雨香、蔻香皆谓予为弟,是日棱书亦作此称)   不分仙槎来往路,才横银汉便模糊。   瓜期已误又兰期,怊怅空余楚峡思。   肠断不曾真个处,魂销无可奈何时。   春愁香雾迷三里,秋拥情波宕一丝。   妒煞赏心庭院里,几生修得傍璚枝。   娲石谁填色界天,春风深锁误婵娟。   夫容泣露真无那,豆蔻含胎亦可怜。   金屋待看藏碧玉,墨池终盼出青莲。   来朝不乞天孙巧,只为群芳贷聘钱。   赠单芳兰四绝  子山   此身曾费几生修,花让轻盈柳让柔。   一自听春楼上立,(雨香居也)肥环瘦燕各千秋。   果然吹气静如兰,卷起湘帘月地看。   茶澹酒浓瓜果脆,一窗清话当花餐。   绿杨深处闭疏棂,打桨曾劳几度经。   昨向蓝桥高处望,眼波青胜水波青。   不曾真个也魂销,醉倚银屏听玉箫。   水嫩山青秋色近,斯人端合住南朝。   泛舟过板桥值月仙小病新愈即事为赠  子鸳   万里桥边路,乘春一放槎。   微吟矜柳絮,薄幸笑桃花。   乡思随云散,歌声趁月斜。   徐娘风韵好,底要觅丹砂。(姬方以药物见属)     买棹白下,重寻旧游,月仙女士已先物化,抚今追昔,为之慨然,漫作二诗以志崔护再来之感  古春   琉璃易散彩云归,仙馆尘萦白版扉。   凄绝金堂痴燕子,偎人还作一双飞。   青莺肯信便音乖,望断盈盈一水涯。   寻遍花钿何处哭,空余残梦落清淮。   秦淮画舫录跋题   捧花生别三年矣。顷附邮筒,缄其近辑《秦淮画舫录》二册视余。余维秦淮佳丽,甲于虎疁萤苑、金牛湖诸胜。历朝以来,屡见名人诗咏,闻者莫不神移。降自胜国末年,尤为极盛。当四方兵戈纷扰,告警之书,日不暇给,而河上笙歌,尚复喧阗竟夜。甚至社屋已迁,宫车晚出,致身殉难者,了不乏人。二三鼎轴之臣,转事委蛇观望,卒之偕白马来朝。彼北里小女子,如方、李、河东,反次第以奇节表着。于戏!祖宗养士三百年,只图宴乐,无与颠危。徒令后之人眺揽其间,谓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朝右之男子,而钟于女闾之妇人,亦可慨也夫!我朝缔造日久,海甸升平。四方人士,来吾郡者,争思寻古迹,证前闻。命棹欹篷,逍遥靡间。而粉白黛绿之辈,因亦出其色艺,以佐文人学士之宴谭。噫,其盛已!捧花生江湖十载,匿迹樊川。偶为载酒之游。必事奚囊之纪。积日累月,汇成是编。虽其著作诗文,早腾骏誉,兹特游戏笔墨,不足为生引重。而窥其纂述之意旨,亦谓此中未尝无人也。所录诸姬,往来迁播,不一其时。余向识者,亦仅十之二三。或有题赠之作,稿已携置行箧,未荷甄取。行将检校一过,缮寄江南,恭俟订正而续刊之。碧云在望,红豆相思,偻指旧游,眷恋曷己。   嘉庆二十二年,岁舍尾箕太一在赤奋若霜月之皇极日,上元马功仪拜题于武康官寺西偏   秦淮画舫录跋   画舫肇于卢陵,湖船沿于樊榭。一则因斋作记,一则在水征名。烟素横飞,工矣未也。生面独开,奇文共赏。居今况昔,断手其谁。捧花生琢钉慧早,抱璧名迟;枕葄之余,殚心述造,固已掷金声而腾纸贾矣。间综平安之游,足志建康之缺。属以秦淮者,五都萍聚,六代花迷。俪胜景于相蓝,寄闲情于大白。扣舷思去,拥楫歌来,恤恤乎思深哉!莲花柳絮,出泥黏泥,桃叶竹枝,团雪散雪。呵听法秀,音媲频伽。要其指归,亦丽则之绪也。懵者或尘杂求之,谓旧院之陈人,樊川之影国,傎夫!   嘉庆丁丑上元日药谙居士长海谨跋   〖注:■⑴,豖+尨,都豆切,龙尾也。■⑵,zhèng,巾+上穴下登。音伥,开张画绘也。■⑶,上髟下屈,jié,与镼同,绣■⑶,半臂羽衣也。■⑷,忄+奄,音淹,爱也。■⑸,上髟下委,wǒ,■⑸鬌,发貌。■⑹,上罒下离,lí。■⑺,疒内先,xuǎn,同癣。■⑻,巾+兼,lián,帷也。■⑼,炎+鸟,音炎,■⑼离,怪鸟。〗   帝城花样 清 蕊珠旧史   雏芳小谱序   盖闻五行之秀,钟于人者为多;百年之中,当其少也最美。况乎国色天香之品,惟牡称丹;鸳文凤藻之义,得雄者艳。眣丽之誉,端有归矣。则有吴会名花,皖江秀品,以南朝之金粉,作北地之胭肢。备子弟数登场,宿谙六引;现妇人身说法,即是三摩。宜乎燕姬赵女,粉黛为之不光;袖子施孙,珠玉所由专美也。然而爱河虽溢,亦当辨别淄渑;花市频经,讵未周知香色。以绮情之深浅,分湘管之等差,厥有数端,所堪缕述。   若夫公子多情,玉郎初嫁,春风省面,恍记三生;夏日相思,难消一昼。我固非伯牙之琴不听,卿亦惟涣之之曲方歌。搴帘则阿堵撩人,入席则醉乡庇我。小腰一捻,三眠软玉之枝;大体双呈,五夜销金之帐。斯固兰因絮果,自有前根;腻粉酥红,亲于凡艳矣。   亦有以爱及爱,无情有情。以我客之结欢,幸彼姝之常聚。酒楼寄兴,曾吟媚子之诗;歌馆闻声,已识念奴之曲。兰蕙原视为清友,蒹葭亦倚于玉人。若此之类,盖亦繁矣。   至于逢场作戏,携榼听莺,我无一面之缘,卿有十分之色。惟众好之必察,亦有技而皆庸。鄂君自美,本无关翠被之情;小玉堪怜,原未识黄衫之客。苟其人可取,亦于我无遗焉。   仆长安作客,梦说春婆;短景怀人,愁深秋士。簪缨未继,怜痴同纨袴之儿;文字无灵,卖赋作金台之序。风怀所寄,月旦斯评。言择其尤,廿四花之品格;遍书合部,一千佛之名经。盖远之仿画舫录之遗规,而近以继燕兰谱之坠绪也。噫!世非无目者,请观曲部班头;我亦个中人,自笑名场傀儡。   帝城花样自序   昔神女魏夫人,隶春工,凡天下草木花片,数之多寡,色之青白红紫,莫不于此赋形焉。王丹麓《看花述异记》述夫人之语曰:“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以汝惜花,故得见此,缘殊不浅。”余作《辛壬癸甲录》,录五人;《长安看花前记》,记七人;《长安看花记》,记八人;《长安看花后记》,记七人。百花齐放,皇州春色,尽属春官矣。既各为之小传,乃考其大凡,为目录。曰《帝城花样》。他日走马长安者,可以依样求之矣。   帝城花样后序   余作寓公五六年,遂有燕市酒人之目。案头置一簿,日赴歌楼听曲,夜归则书歌曰:某日某部在某园,某人演某剧,大题卷端。及时行乐,排日选之,一时妙选,可按籍而稽。古人有楼罗历,月旦评,殆合而为一焉。既于丙申夏为《长安看花记》,今丁酉二月后,补撰《看花前、后记》,及《辛壬癸甲录》成,合装为一帙。即以此八字冠其首,不忘初志也。痴人说梦,一何可笑。绮语罪过,知难免法秀之诃。然飞鸿踏雪,留此一重爪痕,日下旧闻,正不容阙此外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