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缘 - 第 88 页/共 108 页
忠贤置酒请那班奸党。算来鹏翼却是他嫡亲的瓜葛。连魏良卿都不是的。一连请了几日酒席。散后。倪文焕回来。门上禀道。
扬州有个姓吴的来见爷。文焕拿过禀帖来看。名唤吴天荣。不认得是谁。因他说是同乡。
只得叫请会。那人进来一见便跪。文焕道既是乡亲。如何行此大礼。扯起来作了揖。细看时才认得。就是吴安保。相让坐下。文焕道一向久别。何事到京。天荣躬身道。小人因两个官人连年争讼不息。小人不忍坐视。两下调摄。官府中打点是有之。无非欲两家息事。怎敢偏护。至去岁四官人去世后。二官人名养春的。怪小人不偏护他。屡次难为小人。又将我送到抚按衙门。说我偷盗本银二万。他势力大情面多。
又是个家主。小人怎敢与他争执。今特来叩见爷。要求爷两封书与两院。代小人明一明心迹。说着向袖中取出个帖子来。
双手呈上。上写着呈上白米千担。文焕道只有按院陈爷是我同年。抚院我不相熟。不便发书。天荣又跪下道。如今之事非老爷的书子不能救。老爷若嫌轻。再奉叶金二十两为老爷寿。
文焕道多承厚贶已不敢当。金子断不敢再领。且请坐再商。也罢。我也作一札与你。只是我与他不甚相熟。恐未必肯依。天荣见他应允。即起身拜辞道。书子再来领。出来走到寓所。用食盒装了金银。贴上河南道的封条。叫人抬到倪文焕寓所来。
一路上缉捕的见有河南道的封条。故不敢来盘问。文焕收下。
随即写了两封书子。促马上飞递到江南去了。
天荣谢过文焕。次日收拾回南。比及到家时。差人已早有回书在天荣家等候。他到家看过。送他些盘缠回京。再问官事时。两院见了倪文焕书子。奉为神明。极力袒护。若不因是主仆。吴养春还要受辱哩。养春见官事输了。心中恨极。又要向别衙门去告。料理衙门的人道。切不可再告了。他是求了倪御史的书子。才如此灵验。你再告也是枉然。他就再花些银子。
也总是用的你的。不若捉他家来锁禁住他。慢慢的打他几次出出气。众人齐声道此法甚善。养春果然暗暗差人常四路?m缉。
不数日竟捉住了。抬到家按倒打了一顿。锁在后花园密室内。
终日用酒食养着他。过几日拿出来打一次。打过几回。气也渐息。未免就懈怠下来。锁禁也不甚严了。渐渐可以出来行动。
几次要越墙而逃。奈墙高难跳。禁有半年。已是中秋时候。那一夜月明如画。园中桂花盛开。
天荣睡不着。忽听得外面有人说话。他悄悄的起来。伏在假山后面看时。只见桂树下立着两个女子。香肌粉面。映着月色。分外娇妍。何以见得。有诗为证:比花还解语。似玉更生馨。
洛浦逢双浚尧庭降二英。
动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二八盈盈态。罗浮梦里人。
那两个女子都是吴养春的侍妾。天荣认得内中有一个姓郁名叫燕玉。原是他经手在扬州娶的。两个女子嗅花玩月。
游了一会。对坐在桂花下谈笑。少刻有几个小鬟提了茶果摆在石桌上。二人对月谈心。众丫头四散顽耍。一个偶走到假山后。忽遇见天荣。便大叫道你是个甚么人。夜晚间躲在这里做甚么。众丫头听见。都跑了来抓住天荣。乱拉乱打。那两个女子听见也走来道。你们不要嚷。且问他是甚么人。天荣只得走上前。叩了个头道。小的是吴天荣。被爷禁在这里已有半年多了。今夜因月色甚明。出来看月。不意冲撞二位小娘。燕玉道你可是扬州的吴老官么。天荣道小的正是。燕玉道你也是无心。不怪你。好好去睡罢。天荣回到房中。过了半日。只见一个小丫头送了四盘果子一壶茶来道。郁小娘叫我送来的。天荣道姐姐你回去代我谢谢小娘。那丫头答应而去。此后不时燕玉即着这小丫鬟送茶送酒。天荣常把些银钱打发他。一日那丫头又送出酒来。天荣道姐姐央你回去代我说声。常时多谢小娘。
求小娘在爷面前代我方便一言。放我出去。后当重报。丫头道小娘已曾代你说过几次。爷总不肯。叫你再耐心等几日。再寻个方法放你。又过了月余。忽一日那丫头来对天荣道。小娘叫对你说。明日老太太同孺人们下园来看花。叫你取个空儿哀求老太太。小娘再从旁帮你。管教停妥。天荣大喜。原来这老太太就是养春的母亲。一生仁慈好善。极喜施舍。若遇人有患难。他却不惜财物济人。天荣软禁在此。人都瞒着他。他若知道。也不待今日了。
天荣又挨了一夜。次早见童仆们纷纷收拾亭台。铺设酒席。摆列得十分齐整。但见:袅袅东风小院通。鸾车并飞下百花丛。
香浓宝鼎沉檩细。花压金瓶梅杏红。
绣巾莫漫遮金翡翠。锦茵半戏玉芙蓉。
凤箫象管随瑶瑟。疑是仙娃宴蕊宫。
这正所谓天上神仙府。人间富贵家。这吴养春乃江南第一富户。两淮盐务的领袖。一段豪华的气象。虽难比上苑天家。
却也不减石崇王凯。是日辰牌时先是一班家人媳妇丫鬟使女数十人。穿绸着缎。珠翠盈盈簇拥而来。次后才是老太太率领着许多女眷姬妾们入园来。一个个生得:盈盈粉面媚含春。疑是凌波出洛神。
罗绮生香笼白雪。细钗曳玉掠乌云。
残红浅衬莲钩樱落片轻沾玉笋痕。
忽向花间闻笑语。晓莺枝上弄新晴。
一班女眷看过花。才上厅吃茶。至午上席。杯盘交错。
笑语喧阗。日哺时各各起身闲步。吴天荣在假山后伺候。
不敢出头。等到老太太同燕玉散步看花。燕玉把他搀到假山边花深处赏玩。只见天荣连忙走出来向老太太叩头。老太太道你是安保呀。几时来的。为何这样落泊。天荣道小的在此半年了。老太太道你来了这许久。怎么不来见我。天荣道小的因四官人的事。被二官人锁禁在此。老太太道四官人已死了。还说他怎的。燕玉道因二官人恼四官人。故此连累及他。论起来其实也不干他事。禁他在此也无用。老太太做个好事。放他回去。让他骨肉完聚。老太太本是个仁慈之人。又平日极喜燕玉。听了这话。大动恻隐之心。便说道罢了。
你起来我自有道理。遂走来对媳妇道。你官人可成得个人。
四官儿已死。就是弟兄们有些言语。如今也该丢开了。怎么又将安保锁在这里。他家也有妻儿老校何苦离间他。孺人道我也曾屡劝他。无如他不肯依。老太太道依我说放他去罢。
孺人道老太太主张。我们怎敢不遵。只恐官人回来不依。燕玉道既是老太太做主放了。等官人回来。老太太向官人声就罢了。
孺人愁他一眼道。又好惹他回来一场吵闹了。老太太道不妨。
我自会向他说。便叫人赏他一桌酒饭。叫了天荣来吩咐道。你去吃了酒饭回去罢。官人回来我自代你说。
你以后需要学好。生意上须要尽心为主。各房的事须要一例。
不可偏护。天荣叩头感谢道。蒙老太太的恩典。小人知道。
又向孺人叩了头。步到卧处。连酒饭也不吃了。卷起行李出了园门。飞奔到寓所。收拾行囊雇了牲口。星夜回扬州去了。
这正是鳌鱼脱得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来。
过了数日。吴养春回来。他母亲向他说知放了天荣。养春虽然面允。心中却甚不快。出来又与那班帮闲的朋友商议。还要再去捉他。这也是财主性儿。若是些良朋益友。也便劝阻他。
无如那班匪人都要奉承他。还有一等坏心术的。
巴不得撮起件事来。好于中取利。随即撮弄他差了几个家人。带领一二十个粗使人来扬州。分头缉拿吴天荣。谁知吴天荣早已差人在外打听。一闻此信。着了忙。无处潜身。正是人急计生。随即带了万把银子。丢下家口。逃往京师。不一日又到京城。进得城寻个寓所安插下来。便来见倪文焕。二人相见坐下。天荣谢道。昔日蒙爷情发书子搭救。奈家主必不肯耍又被他拿去锁禁了半年多。蒙老主母怜念释放。今又四路差人访拿。定要置小人于死地。无可奈何。只得又来求爷庇荫。文焕道你虽逃到京师。终非长策。我也难庇你许多。如今有个道理。我们厂里魏祖爷昔日也曾与你有一面之识。除非投在他门下。方可免祸。天荣道若得老爷玉成。刻骨难忘。次日备了礼物。文焕引他到魏府来。文焕先进去。
天荣等到傍午。才有人出来唤他到书房里来。等忠贤出来。
天荣朝上叩了头。复又跪下呈上礼单。忠贤看也不看。递与掌家。命他坐。天荣道小的怎敢坐。忠贤道既是旧交。坐下何妨。天荣才告坐。坐下。忠贤道远劳你来。只是我门无白衣。
须要做个官儿才好,武职恐你做不来。只好代你上个中书罢。
天荣称谢不已。少顷摆上酒来。忠贤道你家主人富压江南。实有多少家私。天荣道约有一二百万。各处盐引当铺。每年有十余万利息。惟有黄山木利最多。每年足有四十余万。李永贞道朝廷各项钱粮。每年也只有五六百万。他一家每年就有十分之一。如今大工正在缺少钱粮。就向他借几万用也不妨。天荣道当年征关北时。他也曾进过五十万充边饷。万历爷曾赐他中书衔的。忠贤道这厮却也可恶。万历时他既助得饷。咱们如今大工缺少钱粮。他就不助些饷了。他这富足。难道不是靠众成家的么。你可开他些过犯来。咱好差人去拿他来。问他要。席散后天荣回来。便来见倪文焕讨他主意。文焕道既是祖爷起了这个念头。你也顾他不得。必须开他些过失才好。天荣道他家虽是富足。却世代忠厚。未曾刻剥一人。就是盐务当铺只有人骗他些的。却无甚过失可说。
文焕道事到其间。也讲不得天理了。你若不开。连你也不好。天荣道但凭吩咐。文焕道你去做个揭帖。上开他父子是歙县土豪。惯囤窝射利。阻挠盐法。遍开典铺。刻剥小民。
侵占黄山。每年获木植租息六十余万。以致家累钜万。富堪敌国。赴东厂出首。天荣依命。没奈何次日只得写了个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