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缘 - 第 58 页/共 108 页

领凭辞行赴任。带了家眷往山东来。不日到了东阿。一行仪从鼓吹上任。行香谒庙后。交盘收清。上省参见各上司。回来即差了个能事家人。到峄山村来探访傅家消息。不题。忽一日升堂时。有巡抚里文书下来。当堂开看过。即唤该房书吏抄写牌票。忙唤捕快头目听差。只见走上一人来参见。那人生得甚是雄壮。但见他:赋就身长体壮。生来臂阔腰圆。光芒两眼若流星。 拂拂长堪羡。力壮雄威似虎。身轻矫健如猿。冲锋到处敢争先。说甚天山三箭。 此人姓张名治。乃济宁人氏。年近三旬。现充本县快头。 上堂叩了个头跪下。田知县又叫传民壮头。下面答应一声。 又上来一人。也是一条彪形大汉。但见这人生得;赤黄眉横排一字。雌雄眼斜斗双睛。 浑身筋暴夜叉形。骨头脸绉纹侵鬓。 裹肚闹妆真紫。丝绦斜拽深青。 威风凛凛气如云。河北驰名胡镇。 这胡镇乃大名府人也。只在三十余岁。充当本县民壮头。 上堂叩头听令。田知县吩咐道。才奉抚院大老爷的宪牌。着本县示禁白莲无为等教。我闻得此地多有讲经聚众之事。特差你二人领这告示去各乡镇。会同乡保张挂。传谕居民。各安生理。 毋得容隐说法惑众之人并游食僧道。十家一保。犯者同罪。你们与地保若受赃容隐。一定重处。叫书吏取告示交与二人领去。 两个人出了衙门。到巡风亭聚集他手下的副役说知。内中一个说道。烧香做会。合县通行。 惟有峄山村刘家庄上。每年都要做几回会。这事如何禁得祝这也是做官的多事。他又不害你甚么事。禁他做甚么。张治道上命差遣。我们也不得不去走走。各人回去收拾。次早各人备了马。带几个伴当出东门来。二人在路上商议道。我们这里竟到刘家庄去。只他一家要紧。别家犹可。不一时已到刘家庄前。庄客见是差人。忙去报与庄主。张治等下了马。 庄客请到厅上坐下。少顷里面走出一个青年秀士来。却也生得魁伟。但见他:磊落襟怀称壮士。罡星又下山东。文才武略尽深通。立身能慷慨。待士有春风。仗义疏财人共仰。声音响若洪钟。腰间长剑倚崆峒。浑如宿山虎。绰号独龙。 这庄主姓刘名鸿儒。年方二十六岁。乃刘天?s之子。自幼读书。爱习枪棒。惯喜结交天下豪杰。人有患难。他却又仗义疏财。家中常养许多闲汉。是日闻庄客报。即出厅相见。 与二差见过礼。坐下回道。二位枉顾。必有见教。张治道无事不敢轻造。今早太爷接得抚院宪牌。禁止烧香聚会等事。 发下告示。着我二人知会各乡保。不许坐茶讲经做会。一则恐妖言惑众。二则为花费民财。不许容留游方僧道。要各具结状。 十家一保。因此特来贵庄报知。遂取出告示。拿了一张递与刘鸿儒看。只见上写着:巡抚山东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七级纪录十次王为严禁左道以正风化事。照得邹鲁乃圣贤之邦。 风俗素皆醇正。人存忠孝。家事诗书。近有一等隐怪之徒。 倡为邪说。倚佛为名。创为烧香聚会之事。立无为白莲混同等教。名虽各异。害则相同。一人倡首。千百为群。玉石不分。 男女混杂。灭绝名教。任其邪淫奸盗之谋。鼓惑愚蒙。证以生死轮回之说。蔽其耳目。中其膏肓。万里可聚。积愚成乱。所谓惑世盗名。充塞仁义者。莫此为甚。至于破财生乱。深可痛恨。除以往不究外。特刊成告示。分布各州县乡村市镇悬挂。 晓谕居民人等。俟后再有此等奸民。容留游方抄化僧道。仍前怙恶不悛。着该地保随时报县严拿究治。该州县逐月禀报。不时巡查。如有司容隐故纵。查出定行参处。地保拿究。 决不轻贷。有人出首者。该有司赏银三十两。须至告示者。 天启元年十一月日示刘鸿儒笑道。俱是迂儒之见。做官的也要从民之便。小庄一年也做好几次会。寒家已相传四代。就没有见乱在哪里。胡镇道小弟也料得不能禁止。只是新官初到。 也要掩密些避避风头。自古道。官无三日紧。淡下来就罢了。 庄客摆上酒饭来。吃毕。二人起身。刘鸿儒取出十两银子来相送。二人道我们素手而来。忝在教下。厚赐断不敢当。鸿儒道些须之物。何足挂齿。此事拜烦遮盖。张治道小弟也当要来赴会。只是密些要紧。内里事在我们二人。收了银子。辞别出去。 刘鸿儒回内。觉得心神不宁。走到书房与先生闲谈。这先生姓叶名晋。是本县秀才。因问道。才县差下来有甚事。鸿儒道抚台发下告示。要禁做会的事。甚是严紧。新县尊没担当。故此叫他们下来搅扰。叶晋道闻得老兄已去请山禅师开讲。这却怎处。鸿儒道我正筹划此事。今已收到许多钱粮。远近皆知。如之奈何。说话间只见庄客报道。门外有个僧人要见。鸿儒道有便斋与他一顿。我没心绪。不会他。庄客去了一会又来说道。 那和尚说有山大师的书子。要面交与爷的。鸿儒道请的人尚未回来。他到先有书子来了。于是出来相会。只见这僧人真个有些异样:头戴左笄帽。身披百衲衣。 芒鞋腾雾出。锡杖拨云归。 腹隐三乘典。胸藏六甲奇。 洪眉兼大鼻。二祖出番西。 刘鸿儒迎到厅上。见礼坐下。请问老师宝山何处。求赐法号。和尚道贫僧草字玉支。家世西蜀。少时曾历游名山。在伏牛戒坛禁足已二十年矣。师因患目不能来。故托山僧来贵处以了檀越胜会。袖中取出山书子来。递与刘鸿儒。鸿儒拆开看时。 却是一首诗。上写道: 珍重中峰老玉支。好将慧力建金篦。 卯金合处龙华胜。得意须防着赭衣。 鸿儒看罢不甚明白。忙叫办斋。请叶先生来陪。吃毕。 问他些经文要旨。静定宗乘。那玉支应对如流。辞旨明畅。 鸿儒十分欢喜。夜分时亲送到庵堂宿歇。次日与叶先生商议道。山不来。荐玉支来。倒也有些道行。只是官府严禁奈何。 一则收了许多钱粮。何以回人。再者恐难再得这样高僧。叶晋道据弟想来。只有这一法可行。本县田公为人古怪。既不能行。 不如到九龙山尊府园中去好。地方宽大。又是邹县地界。刻下县尊引见未回。现是二尹署事。料地方乡保也不敢多管。只有缉捕上人。要送他几金。瞒上不瞒下。方保无虞。刘鸿儒道有理。明日就烦先生上城与张胡二人说声。并就约会他们何如。 叶晋道事不宜迟。今日就去。鸿儒即进去取出二十两银子来。 交与叶晋。忙叫小厮备马相送。并候回信。叶晋放了学出来上马。傍晚抵家。即到张治家来说知。送了他五两银子。张治道官府严厉。不当稳便怎处。叶晋道好在他往九龙山庄上行事。 不是我东阿的境内。就与足下无干了。只当抢他银子用的。张治道且同相公到胡镇家计较。二人来到胡家坐下。胡镇道叶相公贵人。何以踏贱地。张治道叶相公近在刘家庄设帐。刘家要在新正内请经做会。特托相公来见教。胡镇道使不得。官府利害。叶晋道他也知本地方不便。如今要往九龙山庄上启建。好在不是本县地界。求二位担待一二。薄仪五金奉敬。袖中取出银子放在桌上。胡镇道既不在本地方。还可遮掩。只是过分些。 他这一遭要收好一宗钱粮。也该分惠些才是。叶晋道不必说。 明日再送五两来。与二位买果子过年。张治道事虽在我们。却也要密些。叶晋答应。别了二人回家。灯下写成书信。次日天明打发小厮回去报信。刘鸿儒见了大喜。次日即往九龙山园上收拾坛常庄严佛像。 叫四个为首的斋公远近传香。订于天启二年正月元旦吉日开讲法华妙品真经。怎见得这道场齐整。但见:庭台壮丽。功德庄严。庭台壮丽。三层宝级列诸天。功德庄严。九品琼瑶包万象。金钟一响。满堂合掌尽皈依。云板初敲。大众斋心齐入定。迎佛处天香缭绕。半空中花雨缤纷。微动慈悲之口。谨的是五蕴三绕。大开方便之门。度的是四生六道。唱梵字仙音嘹亮。 持秘咒法律森严。青娥红粉念弥陀。白叟黄童齐礼佛。 至日纷纷拥拥。远近赴会者不计其数。富贵的远乘车马。 贫贱者徒步携囊。都有钱粮上会。多寡不等。一一上号。收的收。打斋的打斋。又有供小食供中斋的。一日也花费两百金。 甚是热闹。那玉支起初也还精严法律。渐到后来就诙谐戏谑起来。引得那些男女们嬉笑难支。都无纪律。将近二月初旬。天气渐暖。各处妇女渐渐来得多了。鸿儒一日正在门首看司簿的上簿。只见一丛女人来到柜边报名送钱。内中一个女子。约有十六七岁。举起手来。向手上除下一只银镯来。递与柜上。鸿儒走近细看。那女子生得十分美丽。但见:凤梢侵鬓。层波细剪明眸。蝉翼垂肩。腻粉团搓素颈。芙蓉面似一片美玉笼霞。蕙兰心如数朵寒梅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