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第 252 页/共 361 页

又 寓世年虽往,安心疾已平。每思丹灶冷,宜觉世缘轻。布被鸡催晓,蓬窗鹊噪晴。呼 儿净洗砚,书帖寄青城。 又 万古无穷梦,颇年欲散云。身虽迫衰谢,学未废钅且耘。开卷多新得,逢人有旧闻。伏 生虽九十,犹冀与斯文。 又 斯世本无事,古人谁与归。屏除闲麈尾,收拾旧蓑衣。浩浩观空劫,拳拳讼昨非。云 开天万里,辽鹤正孤飞。 游近山僧庵 卧看香穗叹吾衰,起著芒革奚信所之。十里溪山最佳处,一年寒暖适中时。眼明竹院如 曾到,心许沙鸥卜后期。不是诗人托高兴,日长真付一枰棋。 喜晴 三日雨不止,意谓无复晴。泥深不可出,卧听空阶声。事有未易料,南风起三更。阵 阵浮云归,杲杲初日明。穑事既竭作,机杼比屋鸣。天天真老手,谈笑功皆成。家家有新 酿,欢言相送迎。蝗孽幸扫空,努力谋春耕。 阿通自闽中归甫九岁颇有老成之风作此诗示之 通子还家已九龄,从师衿佩两青青。长成勉作功名计,勿学衰翁老一经。 农家六首 大布缝袍稳,乾薪起火红。薄才施畎亩,朴学教儿童。羊要高为栈,鸡当细织笼。农 家自堪乐,不是傲王公。 又 盗息无排甲,兵消不取丁。频过斗鸡舍,闲学相牛经。江浦渔歌远,人家绩火青。遨 游无定处,随意宿丘亭。 又 东舍女乘龙,西家妇梦熊。翁夸酒重碧,孙爱果初红。栗烈三冬近,团栾一笑同。营 生无缪巧,百事仰天公。 又 租犊耕荞地,呼船取荻薪。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僧乞铭师塔,巫邀赛土神。心 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 又 新作地炉成,蓬窗亦自明。油香荞饵脆,人静布机鸣。县吏催科简,豪家督债轻。小 康何敢望,生计且支撑。 又 诸孙晚下学,髻脱绕园行。互笑藏钩拙,争言斗草赢。爷严责程课,翁爱哺饴饧。富 贵宁期汝,它年且力耕。 读老子有感 左史倚相读皇坟,学者尚得窥全浑。孰为武成二三策,宁取道德五千言。巢居结绳事 益远,浇淳散朴忍复论。安得深山老不成,坐待古俗还羲轩。 邻人送菰菜 张苍饮乳元难学,绮季餐芝未免饥。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 书喜 莫谓家贫厌旧醅,一尊聊对桂花开。天菑已过无蝗孽,海舶初通有药材。剩借凉风吹 醉颊,况逢急雨洗浮埃。入秋腰脚增强健,山麓从今日日来。 秋日徙倚门外久之 舍前烟水似潇湘,白首归来爱故乡。五亩山园郁桑柘,数椽茅屋映菰蒋。翻翻小伞船 归郭,渺渺长歌月满塘。却掩柴荆了无事,篆盘重点已残香。 双蝶 庭草何离离,清晨露犹湿。草头两黄蝶,为我小伫立。秋光亦已晚,行见霜霰集。方 春不尽狂,汝悔尚何及。吾生更堪笑,去日如电急。功名竟何在,惆怅剑峰涩。 法云寺上座求诗 老人痴钝避嫌猜,终日柴门闭不开。堪笑山僧能好事,乞碑才去觅诗来。 詹仲信出示卜居诗佳甚作二绝句谢之 十里相望亦未遥,何由频得慰无聊。老来万事慵开眼,独喜诗盟不寂寥。 又 年来阻阔动经时,忽见新篇乃尔奇。安得齐纨翦团扇,为君小草卜居诗。 夜雨 夜雨有残滴,秋砧无绝声。得诗旋已忘,觅睡固难成。壮志悲垂老,归耕愿太平。发 春才属尔,岁事又峥嵘。 晚秋出门戏咏二首 病叟倘徉古泽边,横林摇落暮秋天。鸣鸠雨后却呼妇,飞雀霜前先著绵。抱被每投僧 榻宿,卷书时当酒家钱。秋风想像芝房熟,北望商山一怅然。 又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邻僧每欲分 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消摇 莫笑茆檐陋,消摇遂野情。遇魔增道力,因病悟浮生。谋食凭长镵,论交得短檠。不 知从此去,几见雁南征。 坚顽 小市朝行药,明灯夜读书。虽殊带箭鹤,要是脱钩鱼。有饭已多矣,无衣亦晏如。坚 顽君勿怪,岂失遂吾初。 遣怀四首 息倦登耕陇,乘闲弄钓舟。安能书咄咄,且复送悠悠。穷巷谁来往,村醪自献酬。何 妨晏平仲,岁晚一狐裘。 又 穷每占周易,闲惟读楚骚。病随灾渐退,懒与拙相遭。投枕灯初上,披衣日已高。清 愁亦可剪,无处买并刀。 又 有志师千载,无方起九原。山园菜常瘦,村店酒多浑。衰疾形诗句,穷愁入梦魂。傍 观任嘲笑,吾道始应尊。 又 云族初疑雨,风生忽快晴。半窗松竹影,绕舍鸟乌声。看剑心犹壮,开书眼渐明。余 年真已矣,不复问君平。 初寒 日月谁能驻,风霜忽已高。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禾罢禾亚炊香甑,蒲萄压小槽。所 惭才已尽,孤咏不能豪。 闲行至西山民家 秋林半丹叶,秋草多碧花。隔山五六里,临水两三家。罾鱼与伐荻,各自有生涯。平 池散雁鹜,绕舍栽桑麻。客至但举手,土釜煎秋茶。城中不如汝,切莫慕浮夸。 夜与子遹说蜀道因作长句示之 忆自梁州入剑门,关山无处不消魂。亚松托宿逢秋雨,小柏经行听晓猿。当日只知悲 客路,归来终亦老江村。吾儿生晚那知此,聊对青灯与细论。 村舍七首 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畬归来束涧薪。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 又 鸡鸣犬吠相闻地,穴处巢居上古风。饱饭不为明日虑,酣歌便过百年中。 又 露草干时儿牧羊,朝日出时女采桑。一床絮被千万足,不解城中有许忙。 又 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破屋已斜犹可住,老牛虽瘠尚能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