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第 207 页/共 361 页

自乐,浣花小筑亦何疑。东归万里君知否,要了沧洲一段奇。 秋近 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见墙阴苋叶红。茶酽颇妨千里梦,簟凉初怯五更风。新瓜落刃冰 盘里,晚燕添巢画阁中。身健流年俱可乐,故人自欠一尊同。 叹老 齿堕因废谈,发短不入把。余年似残尊,欲尽不禁泻。出门见乡曲,每恨识面寡。往 昔同戏儿,累累冢盈野。 残暑得小雨颇凉 午暑不可触,忽惊如许凉。轩窗云作暝,草木雨生香。蒲叶先秋,蝉声入夜长。自 欣无一事,岸帻倚胡床。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 横林渺渺夜生烟,野水茫茫远拍天。菱唱一声惊梦断,始知身在钓鱼船。 又 河汉横斜斗柄低,啼鸦掠水未成栖。怪生凄爽侵肌骨,船系秦皇酒瓮西。 又 谯门鼓角寺楼钟,一一风传到短篷。唤得放翁残酒醒,锦囊诗草不教空。 又 小市易散无人行,茫茫湖桥惟月明。老夫解酲不用酒,自有千顷菰蒲声。 又 鸡头累累如大珠,红草绿荷风味殊。天与杨梅成二绝,吾乡独有异乡无。 又 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又 酒旆摇摇出竹篱,扁舟远赴野人期。一天风雨晚来恶,落尽白莲浑不知。 又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又 恰听残蝉禹寺门,又看新月石帆村。后来复有龟堂老,千载犹应此意存。 又 娥江道上欲三更,垣屋参差闭月明。倚柂赋诗无杰思,断肠分付棹歌声。 又 秋来湖阔渺无津,旋结渔舟作四邻。满眼是诗渠不领,可怜虚作水云身。 又 梦笔桥东夜系船,残灯耿耿不成眠。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初秋四首 生世元浮脆,人言七十稀。耄期今已及,气力固应微。食冷常忧过,追凉每念归。入 秋才几日,卷簟换缣衣。 又 藉草沾衣露,沿溪掠面风。桐凋无茂绿,莲老有疏红。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新 秋得强健,一笑莫匆匆。 又 初夜月犹淡,入秋风已清。萤孤无远照,蝉断有遗声。命薄惭勋业,才疏负圣明。青 革奚若耶路,亦足慰平生。 又 兀兀终年醉,空空四壁穷。那知双雪鬓,又度几秋风。高枕三峰老,深衣独乐翁。骑 驴向何许,搢箠有蛮童。 秋阴出游 遮日云生忽复收,黄鸦鸣唤伴林鸠。也知雨意逢秋作,未害山翁竟日游。陌上驿亭双 只堠,烟中渔钓两三舟。归迟不是寻诗料,秣蹇民家偶小留。 杜宇 杜宇虽微禽,用意举世稀。念昔春盛时,天地皆芳菲。杜宇默无声,不畏百鸟讥。东 君将促驾,乃独号鸣悲。日夜不肯休,流血沾其衣。念言身尚存,乃使春独归。饮啄虽如 昔,此身当畴依。月明抱树枝,敢忘此歔欷。虽无精卫劳,区区亦庶几。寄言天壤间,勿 谓斯禽微。 养生 衰病犹弱国,地与齐楚邻。朝忧羽书来,暮畏戍车尘。奔命不敢辞,所惧残吾民。羸 老正类此,日夜忧其身。起居饮食间,恐惧自贵珍。一念少放逸,祸败生逡巡。所以古达 者,训戒常谆谆。不死正尔得,成真非有神。 初秋夜赋二首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孰 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又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露气房栊冷,砧声岁月遒。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闻 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 残年 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遣 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 记梦 环立江头千万峰,梦中于此倚枯筇。青冥谁见欹巾角,碧瀣闲将洗笔锋。一卷素书云 笈贮,数升松水机舂。正呼鹤驾凌风去,惊觉西山烟外钟。 村饮 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廪厌陈陈。丛祠怀肉有归遗,官道横眠多醉人。小市孤村真 送老,浩歌起舞最关身。盐醯乞贷寻常事,恼乱比邻莫愧频。 老鳏 水际山前有老鳏,终年无事亦非闲。渊源师友简编上,土木形骸鱼鸟间。零落断云依 钓濑,连涓新月照柴关。葵羹稗饭悠然过,一饱元非造物悭。 对食作 贱士穷愁殆万端,幸随所遇即能安。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少壮已辜三 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槃。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岂独鱼虾空 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 湖上 三伏无多暑渐微,登临清晓试缣衣。风高病木初凋叶,潦退流萍尚半扉。白首重来空 感昔,清尊相属欲忘归。犹怜不负湖山处,好在平生旧钓矶。 欲雨 正苦中天赫日流,房栊忽复变飕癮。云生江浦初成暝,叶下亭皋剩作秋。移穴族行怜 垤蚁,争巢妇去叹林鸠。人间寒暑何穷已,砧杵行闻治褐裘。 秋怀四首 少年万里度关河,老遇秋风感慨多。草圣诗情元未减,若无明镜奈君何。 又 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又 迢迢枕上望明河,帐薄帘疏奈冷何。不惜衣篝重换火,却缘微润得香多。 又 诗如水淡功差进,身似云孤累转轻。落叶拥篱门巷晚,一枝藤杖且闲行。 食新 龙锺好在梦中身,剩喜今年又食新。不用更烦人祝鲠,轮囷瓜瓠是常珍。 予初仕为宁德县主簿而朱孝闻景参作尉情好甚笃后 十余年景参下世今又几四十年忽梦见之若平生觉而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