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 - 第 270 页/共 332 页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垆。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冷冷。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安老亭】   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于今只自安。饭后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眼明能展锺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大雨联句】   庭松偃盖如醉,(程)夏雨新凉似秋。(杨)有客高吟拥鼻,(轼)无人共吃馒头。(辙)   【风折松联句】   龙枝已逐风雷变,减却虚窗半日凉。(辨才)天爱禅心圆且洁,故添明月伴清光。(东坡)   【戏咏馓子赠邻妪】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寄崔闲】   道合何妨过虎溪,高山流水是相知。与君一别无多日,梦到琅然夜榻时。   【赠李邦直探梅(元二年人日书)】   寻花不惜命,爱雪常忍冻。三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次韵答邦直、子由一首】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关却欲治幽忧。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欲赋登楼。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南看浴鸥。   【失题二首】   足蹑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觉到云间。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听鹿催班。   【戏答佛印偈】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失题二首】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词三百五十二首   【阳关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军中)】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又(李公择。)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如梦令】   (元丰十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雅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同前)】   自净方能洗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如梦令(有寄)】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画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如梦令(春思)】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如梦令(题淮山楼)】   城上层楼叠,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生查子·诉别(此词卷二十六作诗收,题:古别离送苏伯固)】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罴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夜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昭君怨(送别)】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点绛唇(己已重九和苏坚)】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箫声远,鬓云撩乱,愁人参差雁。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