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 - 第 234 页/共 332 页
敕彦博。卿求退之意,著于士民;执谦之心,信于天地。勉当委重之托,初无怀禄之嫌。大义苟安,细故可略。朕命不再,卿其少安。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九月十日)】
敕彦博。论道则忘年,卿不可以年既高而为请;称德则鄙力,卿不可以力不足而为辞。断之于中。义有不易。岂以屡请之故,而废将成之功。体君至怀,以慰公议。
【赐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蔡延庆乞知应天府不允诏(元二年九月十六日)】
敕延庆。入侍禁近,出殿藩服。已试之效,蔼然有声。今若予工,宜有余力。夫游刃肯綮,尚不辞难;退食委蛇,岂当告病。肤理微疾,行当自痊。勉安厥官,以称联意。
【赐尚书左丞刘挚生日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敕刘挚。律协应钟,辰集析木。实生俊辅,休有令名。膺我宠章,以介眉寿。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大使茶药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敕。卿邻欢载讲,使节甚华。永言邮传之勤,适此风霜之候。宜加宠赉,以示眷存。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敕。卿载驰远道,良苦祈寒。岂无药物之嘉,以辅寝兴之节。宜膺宠锡,尚体至怀。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敕彦博。阳月载临,刚辰协吉。笃生元老,弼亮四朝。允为廊庙之华,岂独闺门之庆。往膺宠数,永锡寿祺。
【赐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新知成都府王安礼乞知陈颍等一郡不允诏】
(元二年十月一日)
敕安礼。朕惟西蜀地狭而赋重,人懦而吏肆。徭役新定,农民在官。驭之无方,将不胜弊。惟朕左右信臣,明而不苛,宽而有断。必能肃遏慢吏,扶养小弱。卿虽微疾,强为朕行。时近药石,勉事道路,称朕意焉。
【沿路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银合茶药诏(元二年十月七日)】
敕大防。于赫神考,如日在天。虽光明无所不临,而躔次必有所舍。肆予命尔,祗奉此行。礼既告成,勤亦良至。感慕之外,嘉叹不忘。
【赐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新差知成都府王安礼银合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八日)】
敕安礼。朕求治如不及,用人惟恐失之。矧余良臣,擢自神考。出入中外,厥声蔼然,朕岂欲其远去哉。特以全蜀之寄,甚难其选。知卿笃于忠义,当不以远近为意也。勉事道路,慎疾自爱。往安吾民,以称朕意。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大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卿久勤轺传,远犯风埃。眷言行迈之劳,良极轸怀之意,往颁珍剂,以辅至和。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副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卿远乘使传,来讲邻欢。属此冱寒,尚勤行役。往加问劳,式示眷怀。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大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卿远庆春期,笃修邻好。永惟使事之重,遂忘行役之劳。既极叹嘉,宜申问劳。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副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徂岁向晚,修途苦寒。方趋造于会朝,未即安于舍馆。往加恩锡,增重使华。
【赐宰相吕公著生日诏(元二年十月十八日)】
敕公著。卿三世将相,四朝耆老。赉我良弼,实惟兹辰。茂膺维岳之灵,永锡如陵之寿。宜颁宠数,以示眷怀。
【赐新除龙图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元二年十二月四日)】
敕之纯。祖宗之文章与典谟训诰,并宝于世,典领其事,非有德君子,虽积劳久次,不以轻授。蜀远而人懦,穷困抑塞,至无所诉。朕专欲以德安之,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其深识此意,勿复固辞。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卿自去岁以来,数苦小疾,尚能勉留,以辅不逮。近者神明所相,体力自康,视听不衰,步趋加健,乃欲求去耶?今御戎之策,未有定议,京东西、河朔荐饥,公私枵然。方与二三臣图之,卿未可以即安也。
【赐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卿历相三宗,名闻四夷。位极一品,书考四十。自载籍以来,未之闻也。固当以国为家,以天下为身,以安社稷为悦,而不当以居丘园为乐也。朕方侍卿而为政,请老之言,所未欲闻。
【赐外任臣寮进贺太皇太后受册马诏敕(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礼以正名,国之旧典。载阅充庭之实,式将戴后之心。朕眷忠勤,良深嘉叹。
【赐外任臣寮进奉贺皇太后皇太妃受册马诏敕(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典册告成,宫闱之庆。事君尽礼,因物见诚。乃眷忠勤,不忘嘉欢。
【赐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冯京进奉贺端午节马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冯京。受钺将坛,剖符畿甸。效充庭之骏足,庆中火之良辰。乃眷勤诚,不忘嘉叹。
【赐资政殿学士知邓州韩维进奉谢恩马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韩维。庙堂均逸,远不忘君。驵骏在庭,仪多于物。载惟忠荩,良极叹咨。
【赐检校司空左武卫上将军郭逵进奉谢恩马诏(元于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郭逵。惟卿耆老,渐就退闲。不忘戴主之诚,远效充庭之骏。载嘉忠荩,良极叹咨。
【赐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生日诏(元三年正月四日)】
敕王存。卿以宏才,与闻大政。诞日之庆,岂惟闺庭。宠锡之隆,庶延寿嘏。
【赐试户部侍郎赵瞻陈乞便郡不允诏(元三年正月十三日)】
敕赵瞻。朕褒显耆旧,取其宿望,养育俊,待其成材。庶前后相继,朝不乏人。则堂陛自隆,国有所恃。方今在廷之士,孰非华发之良?而卿以康强之年,为远引之计,于义未可,盖难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