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斋初学集 - 第 4 页/共 115 页

△其二 陨霜犹未杀菅萧,约略年光转□辽。低亚梅花先索笑,欠伸杨柳欲舒腰。 冰侵绨几书签冷,衣覆香篝侍女骄。煨芋焚枯吾事足,莫将风雪厌寒宵。 △其三 黄帘绿幕漏徐徐,短檠频挑夜勘书。艺苑丛残稂莠在,文人凋谢槿花如。 金华绝学吴黄后,太仆遗编欧柳余。寄语吾徒须努力,张罗休效一囊渔。 △其四 残雪流澌入涧除,岁华荏苒度盐菹。人情简点惟除目,世事参差似历书。 仕路无因同鼠穴,儒生何计勒狼胥?眼中二子非凡鸟,且共翱翔尺□如。 初学集卷二 ○还朝诗集(下) (起天启元年辛酉,尽四年甲子。)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 朝朝侍漏侍金舆,往往冲寒对玉除。每向候人分宿火,却随堂吏憩周庐。 长鸣共苦笼鸡早,夹立争看仗马如。传语词垣数君子,冰衔三字不堪书。 (送兵部董侍郎(汉儒)总督宣大二首) 幽并两道建牙中,列帐萧然静朔风。千队市场来种马,百年御幄护槐龙。 军前挥扇油幢碧,阁里传签画烛红。插汉一山屏障外,更烦前箸策辽东。 △其二 素囊游牧近云中,挟赏连兵势渐雄。并镇规图传往牒,摆边残卒卧雕弓。 中朝但出金缯计,胡妇频仍玉册封。屈指中兴功第一,《雅》诗吾欲嗣《车攻》。 (送刘编修(鸿训)颁诏朝鲜十首) 鸭江水绿兔山青,《鸿范》犹传旧典刑。新传五行归论奏,清朝访落待横经。 △其二 复国威灵薄海滨,龙衣虎节照青春。东藩遗老争垂泪,又见神宗旧史臣。 △其三 金函玉节日边行,辽海荣光接汉京。黑水残波休作浪,黄河已为圣人清。 △其四 《七略》传书在汉庭,高文典册并峥嵘。皇家不用闲词赋,未许鸡林识姓名。 △其五 箕子墓对檀君祠,墓前山色满城陴。知君系马无穷思,正是春风麦秀时。 △其六 平壤城边战骨丛,更闻丽妇哭征东。熙宁雅乐君须访,兼采夷歌备国风。 △其七 宝文清燕集襟裾,飞阁临川类石渠。试按图经问遗迹,□轩莫忘访遗书。 △其八 属国山川斥堠连,咨诹命使岂徒然。图经旧说宣和好,不载陪臣赠和篇。 △其九 逆奴四路拒王师,一鼓兼闻创属夷。应有圣朝哀痛诏,满城忠义鬼先知。 △其十 自古论兵贵伐交,出奇左掖捣奴巢。词臣归献平夷捷,并与衰迟一解嘲。 (昌平州唐刘去华故里) 不见前朝谏议祠,春风古道长茅茨。千秋流恨成甘露,两字惊心是北司。 烽火中宵传紫塞,风霾尽日望彤墀。登朝自顾颜何厚,欹枕明朝鬓有丝。 (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二首) 纱灯玉斧俨垂旒,恸哭珠襦一丘。是日清明射杨柳,经年寝庙长梧愀。 金银气白二泉晓,环□风清别殿秋。望里香山神御在,衣冠还并两宫游。 △其二 清秋洒泪送宫车,雨露今陪秩祀初。路寝裳衣凭几在,新宫楹桷考工疏。 深居尚想神光杳,末命如传火余。报称十年违侍从,呕心应在定陵书。 (恭谒长陵) 文皇神武唐宗后,靖难功成战血殷。铁骑至今趋朔漠,玉衣终古镇燕山。 峰回屏障诸陵拱,日落旌旗万马还。前后北征多侍从,承平忝窃史臣闲。 (西山道中二首) 上陵何美得幽期,梦里西山慰我思。泉石雨枯惟有骨,莺花春老尚无姿。 归鸦禁钥愁偏急,羸马斜阳喜并迟。来往□鸿纷接武,只应倦羽独差池。 △其二 望里青山开复遮,数峰缺处有人家。沟渠流出垣墙水,篱落飘来禁苑花。 夕照对衔宫树直,晚风旁掠酒帘斜。软红尘土原如许,一入东华便可嗟。 (碧云寺) 丹青台殿起层层,玉□雕阑取次登。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禅灯。 丰碑巨刻书元宰,碧海红尘问老僧。礼罢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孤藤。 (香山寺) 千峰を匝更分明,涧复冈回一径清。天远夕阳连海色,山空晚院聚钟声。 云从石磴中间出,月向香台下界生。万叠烟峦栏槛外,不知何处与身平? △其二 仙仗宸游杳莫攀,夕阳骑马历孱颜。来青禁扁传金母,秀色香山动玉颜。 佛火自依新月上,斋钟犹出莫云间。定陵松柏呼风急,知有神灵扈从还。 (经筵记事十首) 绨几牙签进御初,天颜肃穆不曾舒。案头回得重瞳眄,白发词臣跪展书。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