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庵集 - 第 45 页/共 140 页

张横梁喜论命因问康节疾曰先生推命否康节曰若天命巳知之矣世俗所谓命则不知也康节之言如此今世游食术人妄造大定数蠢子数托名康节岂不厚诬前贤 【四十七卷】 史类 【史类】 吴越春秋 史记 穆王史记觧 经史相表里 春秋国之鉴 古史考 汉书列于纪年 小司马索隐注误 太史公律书 平凖书食货志同异 史评 汉文 老泉评史通 汉末史传屈笔 五代史 二唐书 五代史学史记 宋史 纲目减字 史传遗事 野史不可尽信 伯夷传 相如传 禹碑 扶风县夫子庙碑 吕梁碑 石经考 九鼎入秦 大招 广文选 张良鸿沟之谏 李密陈情表 出师表缺句 周后稷世 微子面縳 青云 蜀取刘璋 巧说少信 汉世武技 如日夜出 钱镠 老泉公论 君主妻河 秀羸多能 角端步摇 景云年 姚璹謟武后 李泌家传 韦月将崔善正 袁生 牛继马 晋惠帝 桓温诬海西公 包谞 大范小范 王庭珪 虞雍国忠肃公守唐邓欲取长安事 海鳅船 子细 毕炕死节比颜平原 柳沆献替比陆贽 房管 磨衲集 太史升庵文集四十七卷 成都杨慎着 从子有仁编辑 后学赵开羙校 吴越春秋 汉书赵晔撰吴越春秋晋书杨方亦撰吴越春秋今世所行晔耶方耶 史记 史记近无善本屡经翻刻愈益差讹盖苦为不知者妄改耳如韩信传此特匹夫之勇耳也耳下元有也字湏溪批云此耳也字异司马相如传文君巳失身于司马长卿故倦游湏溪云已失身于司马为一句长卿故倦游为一句今俗士不得其读于长卿下又添长卿二字失古人之意矣然俗士以帖括讲簏之耳目而欲窥雄深雅徤之心胷无怪其然独可为一二好古之士道耳 穆王史记觧 汲冢周书史记觧一篇穆王命史臣戎夫历陈古之亡国二十八君以为覆辙而鉴戒之朔望以闻又作甫刑之书以恤民听祁招之诗而返国可谓改过不吝冥豫有渝矣亦贤矣哉司马迁周纪不着其事兹特表出之 经史相表里 苏老泉曰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辞胜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要其归宿言经史之相表里也元儒山东云门山人张绅士行序定宇陈氏通鉴续编衍其说云史之为体不有以本乎经不足以成一家之言史之为体不有以本乎经不足以为一代之制故太史公之史其体本乎尚书司马公之通鉴其体本乎左氏朱子之纲目其体本乎春秋杜佑之通典其体本乎周礼惟易诗之体未有得之者而韩婴之韩诗外传邵雍之皇极□易可谓杰出矣○此论甚新余尝欲以汉唐以下事之奇奥罕传者汇之而以苏李曹刘李杜韩孟诗证之名曰诗史演说衰老无暇当有同吾志者 春秋国之鉴 说苑公扈子曰春秋国之鉴也宋神宗以司马光所编历代君臣事迹赐名资治通鉴以此 古史考 谯周古史考以炎帝与神农各为一人罗泌路史以轩辕与黄帝非是一帝史皇与苍颉乃一君一臣共工氏或以为帝或以为伯而不王祝融氏或以为臣或以为火德之主杨朱云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见或闻万不识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至哉言乎予观近日刻国朝登科录洪武庚戌至甲子不知取士之科几开张显花伦金璹不知为何科大魁况考论洪荒之世乎 汉书列于纪年 汉书律历志上元至伐桀之岁十四万一千四百八十年列子杨朱云伏羲至今三十余万岁二说既参差而路史及外纪其年代复与二家参差邵尧夫皇极数断以天地始终止十二万八千年以邵子之言参之汉书列子则天地之始终又两番矣其孰为是邪善乎庄子之言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汉书列子之言诚荒唐矣邵子之言亦安知其的然耶存而不论可也 小司马索隐注误 司马迁既论商鞅刻薄少恩又读鞅开塞书谓与其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有以也索隐曰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惠则政化塞今考其书司马承槙盖未尝见之妄为之说耳开塞乃其第七篇谓道塞久矣今欲开之必刑九而赏一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由是观之鞅之术无他独恃告讦而止耳故其治不告奸与降敌同罚告奸者与杀敌同赏此秦俗所以日坏至于父子相夷而鞅不能自脱也太史之言信不诬矣 太史公律书 太史公之为律书其始不言律而言兵不言兵之用而言兵之偃及言兵之偃而于汉文帝尤加详焉可谓知制律之时而达制律之意也 平凖书食货志同异 马廷鸾曰桑大夫均输之法大槩駈农民以效啇贾之为太史公平凖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啇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此说未明班固采其语云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啇贾所转贩者一相灌输此说涣然矣盖添如异时三字是谓駈农民以效啇之为也吕东莱尊迁抑固是以取书而不用志语然纪事之文惟贵明白是以通鉴取志语也 史评 太史公年表于帝王则叙其子孙于公侯则纪其年月列行索以相属编字戢而相排虽燕越万里而于径寸之内犬牙可接虽昭穆九代而于方寸之中鴈行有序使读者简便举目可详此其所以为快也 汉文 汉兴文章有数等蒯通隋何陆贾郦生游说之文宗战国贾山贾谊政事之文宗管晏申韩司马相如东方朔谲谏之文宗楚辞董仲舒匡衡刘向杨雄说理之文宗经传李寻京房术数之文宗谶纬司马迁纪事之文宗春秋呜呼盛矣 老泉评史通 老泉讦刘子亡史通云世称其详且慱然多俚辞俳状史之纪事将复甚乎其所讥诮者唯子餗为差愈吁其难而然哉杨万里云知几史通毛举前史一字必呵尝得其所撰高宗武后宝录而读之意其可拳石班马而臧获陈范也及观其永徽三年事则曰发遣薛延陀此何等语邪天授二年事则言傅游艺死矣至长寿二年遣使流人则曰傅游艺言之也游艺之死至是三年岂有白骨复肉而游魂再返乎古人目睫之论诚有味也二公之论当矣然子玄史通妙处实中前人之膏盲取节焉可也黄山谷尝云论文则文心雕龙评史则史通二书不可不观实有益于后学焉【刘子玄子餗作史例三卷】 汉末史传屈笔 汉末之董承耿纪晋初之诸葛毋丘齐兴而有刘康袁粲周灭而有王谦尉迥斯皆破家狥国视死犹生而历代诸史皆书之曰逆将何以激扬名教以劝事君者乎古之书事也令贼臣逆子惧今之书事也使忠臣义士羞若使南董有灵必切齿于九泉之下矣 五代史 欧阳氏五代史誉之太过其实,至云胜于史记,此宋人自尊其本朝人物之言.要其实未也.史记自左氏而下,未有其比.其所为独冠诸史,非特太史公父子笔力,亦由其书会萃左氏国语战国策世本及汉代司马相如东方朔辈诸名人文章以为桢干也,五代史所载有是文章乎?况其笔力萎靡不足,窥司马迁藩篱而云胜之,非公言也. 二唐书 五代刘昫所修唐书因宋祁欧阳修重修唐书遂有新旧唐书之名旧唐书人罕传不知其优劣近南园张公漫录中载其数处以旧书证新书之谬良快人意余又观姚崇十事要说此其大关键而旧书所传问荅具备首尾照映千年之下犹如面语新书所载则剪截晦涩事既失实文又不通良可嘅也欧为宋一代文人而刘乃五代不以文名者其所著顿绝如此宋人徒欲夸当代以诬后世不知可尽诬乎今具载二书之文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