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际恒文集 - 第 223 页/共 227 页
贵耳录
(附)阙书目
周易大全 缺一 十一本
尚书要旨 缺一 七本 (明)王肯堂
鲁诗世学抄本 缺一 六本 (明)丰坊
诗志 缺一 十一本 (明)范王孙
礼记纂言 缺四 八本 (元)吴澄
四书注疏大全合纂 缺一 十九本 (明)张溥
函史 缺二 三十八本 (明)邓元锡
西湖游览志 缺一 十一本 (明)田汝成
容斋随笔 缺二 八本 (宋)洪迈
演繁露 缺三 三本 (宋)程大昌
事文类聚 缺一 十一本 (宋)祝穆
秘籍 缺二 十六本 (明)陈继儒
山堂肆考 缺二 五十四本 (明)彭大翼
元虞集道园类? 元板 缺二 十四本
元郝经陵川集 缺一 八本
元马祖常石田集 缺一 三本
利瓦伊桢大秘山房集 缺二 四十五本
冯梦祯快雪堂集 缺一 十七本
居业初编 缺一 三本?孙
宋元诗集 缺一套 三十二本
王叔承后吴越游 缺 三本
东晋文 缺一 十九本 (明)张采
葛氏刻唐宋元文集 缺一 十七本
八大家文钞 缺一套 四十六本 (明)茅坤
古唐诗归 缺一 十五本 (明)锺惺 谭元春
证治准绳 缺 四十四本 (明)王肯堂
好古堂收藏宋元板书目
首源主人手编
春秋左传三十卷 宋十本 (晋)杜预注
唐韵五卷 宋五本 (唐)孙愐
韵补五卷 宋五本 (宋)吴棫
佩?三卷 元一本 (宋)郭忠恕
史记 宋四十八本
史记 宋二十四本
隆平集二十卷 宋八本 (宋)曾巩
琬琰录 宋二十本 (宋)杜大珪
方舆胜览二十卷 宋八本 (宋)祝穆
老子注疏二卷 宋二本 (唐)太宗注
庄子口义十卷 宋十本 (宋)林希逸
太玄经十卷 宋四本 (汉)杨雄撰 (晋)范望解 王涯说
鸣鹤余音 元一本
杜甫集 宋八本
朱子集 宋六十四本
虞道园类? 元十四本
高启集 元六本
孙觌尺牍十卷 宋六本
句解文选大全十二卷 宋六本 (宋)何如愚
文章正宗 元十二本(「本」字,原误作「板」,今径改。)
中兴间气集二卷 (唐)高仲武 极玄集 元三本
金石例十卷 元一本 (元)潘苍?
元草堂诗余 元二本
善本书室藏书志
好古堂书目四卷精钞本 首源主人手编
是编仁和姚际恒撰。际恒字立方,号首源,县诸生。此书前有康熙乙未夏杪钱塘姚之骃序,称:「予世父首源先生,束发受书,已能沈酣故籍,乃一生坎壈,兀兀穷年,惟手一编枯坐。先世既有藏书,乃复搜之市肆,久之,而插架者与腹笥俱富矣。暇时录于簿籍,予小子写为副墨」云。末附收藏宋元版书目凡数十种。
柳诒征跋
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八载好古堂书目一册。国朝姚际恒撰,未详见自何许。嘉惠堂丁氏有一写本,当与邵氏所见者相同。今存?山图书馆。其书之分类,虽亦袭四部通例,而子目多特刱,如史部有器用、虫鱼、方物、川渎;子部有类家,皆别为品题,异于它目。至经、子二部,均有汇集,又于四部外立经史子集,近人多未之详,疑年录汇编载姚?总一类,则近世目录家别立丛书部类之滥觞也。姚氏事立方际恒,生顺治四年丁亥,而不能定其卒年,以此书之序推之,必卒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之前,武林道古录述其学行曰:「姚际恒,字立方,仁和人。诸生。少折节读书,泛滥百氏,既而尽弃词章之学,专事于经。年五十曰:『向平婚嫁毕而游五岳,予婚嫁毕而注九经。』遂屏绝人事,阅十四年而书成,名曰九经通论。时山阳阎若璩力辨晚出古文之伪,际恒持论多不谋而合,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屡引其说以自坚。而萧山毛奇龄笃信古文,作冤词与若璩诘难,奇龄故善际恒,以际恒之同于若璩也。则又数与争论,际恒守所见,讫不为下,奇龄尝与客言,小学者六书之学,朱子指为幼仪,不知何据,际恒应声曰:『朱子所据者白虎通也。』第白虎通亦言字学,而朱子借用之,因举唐、宋后之称小学者,源委井然,奇龄为叹服。际恒又着庸言录若干卷,杂论经史理学诸子,末附古今伪书考,持论虽过严,而足以破惑,学者称之。」光绪杭州府志采是篇入儒林传,参以是书姚之骃序所云,一生坎壈,兀兀穷年者,可以窥见其平生梗概矣。康熙戊戌钱塘县志?经籍目载九经通论总一百十九卷,夹注姚之恒着,字立方。戊戌距乙未财四年,不应误书其名,当是晚名之恒,惟其从子名之骃,似不能如晋人之父子同以之字为名耳。之骃、字鲁思,康熙六十年进士,官御史。为诸生日,着类林新咏,通籍后,又着元明事类钞,两书皆著录四库。又辑有后汉书补逸,首源书目巳载之。一门伯侄,覃揅著述,更证以先世既有藏书之语,误。?则姚氏固武林世学矣。是目丁氏定为精钞本。序有脱字。人名亦多(如马瑞临、薛、刑昺、凌椎隆之类)中社同人议影印以存其真,因亦不复改正云。戊辰冬十有二月镇江柳诒征。
好古堂家藏书画记
好古堂家藏书画记卷上
钱塘姚际恒首源撰
「玩物丧志」一语、出伪古文尚书旅獒篇,其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物对人言,盖指犬马之类也。自后人误以书画古器目为玩物,而或者遂执此语以相禁戒,不知伏羲画卦,书之始也;帝舜十二章,画之始也,二者正吾儒所宜究心。故古之小学,即是学书,而绘事亦见于圣言,在所不废,至若从古流传,玉铜诸器,多诗、书、礼诸经所载,必藉此得以考古人制器尚象之意,尤不可为学问以外事也。此与才人文士,风流鉴赏者又迥别,若夫富贵贪婪,目不知书,而亦事此,此直好货耳,更不足论焉。好古始于虞舜,曰:「子欲观古人之象则知十二章非创自虞也。嗣是莫盛于周,中庸称武王、周公,陈其宗器,则文王以上,历世有宝藏重器可知,至于成王不惟以赤刀、弘璧、天球、河图为宝,即古人之舞衣及鼓戈、弓矢之属,亦尽罗为珍异,更可见矣。康熙已卯记。 以前散去者,甚多不录。以后散去者,亦在焉。
大观帖第一、第十两卷。皆宋装。历为绍兴周禹锡、钱子方、姜汇思所藏。第一卷,有贾似道、魏国公印,前后皆有元世祖「翰林国史院」官书合缝长印,及明「晋府」收藏诸印,系大观初搨本,「真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所搨者,精采奕奕射人。周禹锡题纸背云:「研北杂志,翰林国史院,有世祖时所赐、贾似道没官书数千卷,金石刻,多宋渡江以前初本。此帖后有魏国公印,即其物也。」恒案:旁又有「何彬背造」四小字,乃贾氏装潢匠名。又见研北杂志跋绛帖云:「背纸更百年略不蒸动,以见当时一艺之微,亦非今日所及。今此帖巳四百余年,尚不蒸动,奚止百年而已。末卷褚墨微逊,装本较大。此帖徽宗以内府真迹,重加摹刻,金石之工,逾于淳化。当时惟两府大臣,颁赐一本。苏黄诸公,已为希觏。大观又在阁帖之上,旋遇靖康之变,搨本不多,故散落人闲者,更无完璧。董思白云:「得断本残章,如优昙出现是也。」四部稿及容台集考订最详,宝爱倍至,弇州先得五卷,后补一卷,思白又补首卷,自云:「尚少三六九卷,?访之江以南不得,两公所得,不知于此二卷何如,第以先朝全盛之时,二公搜访之力,仅止于此,今相距又百余年矣。沧桑更变,兵燹频仍,此二卷,首尾略具,岿然独存,况以予之贫贱,较之前人所得,不巳多乎。」
淳熙帖十卷,又名修内司帖、汝帖十二卷,皆宋榻。
宋搨兰亭,乃定武肥本,墨色如蝉翼。
宋搨晋、唐法书十种:陶谷黄庭经、曹娥碑、大令十三行、又洛神赋,索靖出师颂,颜鲁公麻姑仙坛、华阳隐居真迹,欧阳率更虞恭公碑,又姚恭公碑,褚河南告哀册,皆精。
宋搨晋、唐小楷八种:右军临钟繇墓田、黄庭经残本、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赞、大令十三行,欧阳率更多心经。又黄庭经纸细薄,纹如麻布,王宠跋后云:「草阁迥寒色,松风入座中,黄庭方读罢,时听几声钟。嘉靖癸巳秋日,偶览宋搨黄庭经漫书卷后,以纪岁月」云尔。
宋搨馆本十七帖。邹臣虎跋尾。
唐搨圣教序。方享咸跋云:「世传不断本有之,此则生平所仅见,如此物,人生得见一过,已足慰生平矣。矧宝而有之乎,珍重、重。有韩逢禧收藏印,背有项士瑞跋。」宋搨虞永兴孔子庙堂碑。论此碑者,谓世传皆五代时翻本,果尔。唐搨者,不可见矣。然此犹幸为宋搨也。
褚河南小楷度人经。王敬美跋云:「度人经变相题字残缺,以褚登善书,故为宋人宝惜而刻之。余所见旧本、翻本多矣。无如此刻精好者,真元佑初本也。标题是文休承笔,休承书家、善鉴,收藏家重之,装置册尾以为信,云:「此跋刻奉常集,以文休承标题置后,乃复自标题于前,又有程邑、方亨咸跋,魏学濂、冯砚祥观。」
宋搨欧阳率更醴泉铭。初搨者字肥,无后来瘦削之弊,墨光如漆,奕奕射人,盖绝品也。近世有名陕搨,必以宋本为佳。然考古之家,皆有验法。怀仁圣教序以首行「晋」字不断为验。欧阳信本醴泉铭以光武「光」字补凿痕为验,后来搨久,补凿痕隐矣。颜平原争坐位稿以「辄有州对」四字,清楚者为验。智永千文以后有「侄方纲摹」四字为验,后搨者无。予初得智永千文一本,周禹锡所藏。周自记有此四字,验是宋搨,以二十缗得之。予后复得一本,末又有「李寿永寿明刊」六字一行,此则生平仅见,正如学问之理无穷,愈求则其精者愈出耳。
宋搨李北海云麾碑。为周禹锡所藏,跋云:「自见云麾无踰此本,丁丑以重值得之,南都珍重勿失,有詹仲举、罗龙文收藏印。」
宋搨唐裴漼少林寺碑。前有太宗御书,中押「世民」二字,雄杰之气可掬。嘉靖时,孙桢跋尾,孙字仲墙、号石云、丹阳人。收藏书画、古物最富,考据甚精。
宋搨孙过庭书谱。王弇州谓:「淳熙搨者,绝不可得,此纸墨精好,其为淳熙无疑。」
宋搨颜鲁公送刘冲之序,又喜侄孙尽礼序。字径寸大,此帖世希见。又多宝塔碑,又争坐位帖。
怀素藏真、律公二帖。(美术丛书本缺此则。)
宋搨欧阳通道因法师碑。类率更而稍肥。
宋搨张从申茅山紫阳碑。周禹锡跋,云:「李北海善于用右军者也。张从申北海之甥,善于用北海者也。北海云:似我者死,学我者拙,从申直欲摆落死、拙二病。」
宋搨苏灵芝宝塔颂。(美术丛书本缺此则。)宋搨徐浩大辨铭。
五代搨周广慈禅院记。周禹锡跋云:「刘从父为王彦超幕职,撰夫子庙堂记,书文縢佳,此书不知谁氏,五代石刻,惟此一碑存之。」
东魏石像记。周禹锡跋云:「此帖周江左所藏,以厚值归予。江左好收法帖,其装池极精,皆出殳翁手。南北时,江左尚王,江北尚钟。此碑「碑」字(美术丛书本作「帖」字。)皆钟法,楮墨光射人,真罕物也。」恒案:晁公武读书志载宋庠撰纪年通谱,主尊正朔,欧阳集古录以东魏石像记证通谱武定七年非戊辰。自元象以后,递差一岁,公序闻之,以为宜易,遂着其事于谱。今观此帖,为武定五年丁卯,乃知碑版之有益于考索如此,禹锡宝爱此帖,又尚讨论,惜乎未及此也。
宋搨唐玄宗八分书孝经。半部不全。
宋搨郑文宝摹李斯峄山碑。
宋、元名人墨迹一册。宋徽宗敕一。晁端彦札一。端彦字美叔、神宗时人,苏东坡与游。史称文章书法,为朝野所宗。今观其迹,果入神品。释佛印八分书李白传一。沈辽札一。陆游诗迹三首。朱熹札一。史浩札一。赵孟俯书陶诗「秋菊有佳色」一首。拟王大令,极纵放。张雨诗迹八首。字画遒劲,诗皆集中所无。内「沈辽号云巢」,其押名颇似淹字为豪,以为范希文用势易去,可胜惋惜。
宋朝遗墨一册。宋徽宗绢上楷书诗一首,曰:「十二楼藏玉蝶中,凤凰双宿碧梧桐。流霞浅酌留君醉,今夜吹箫第几重。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李?娟上仿怀素草书四帧。每帧书李白赠怀素诗二句,笔致飞动,奇崛入神。又纸上仿怀素书二帧,各书五绝一首。无款一印,翰林学士一印,廷臣书印。疑廷臣即庭坚(美术丛书本作「廷」字。);又绢书「温而栗,直而弘,大树不肯随颠(美术丛书本无「颠」字。)风。」无款,运笔藏锋绝妙。
宋高宗大字绝句一首,云:「挂镜台西挂王龙,半山飞雪舞天风。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无款,董思白来仲楼帖,中有临此诗,缩为小字,亦不着何人书。予有高宗李英公碑,笔法相类,故定为德寿书。其字全类黄山谷,考其时,刘豫亦使人习黄书,近臣邹亿年,恐缓急或致乱真,奏止之。遂学米元章,至绍兴初,又改法二王,此书当在建炎中耶。又尝阅其自作翰墨志,亦云:「作尺余大字,肆笔皆成,每不介意,良然。」
张温夫书陶诗「种豆南山下」一首。用金错刀之法。
岳珂玉楮诗稿一本。珂字肃之,号倦翁,武穆之孙。此自书其诗稿,后有跋语记之,凡八卷,今仅二卷。曹秋岳识于后,云:「万岁通天。」?帖中有倦翁题字,笔法正同,辨是真
张南轩临曹娥碑。与文氏停云馆所刻一札,笔法相类,后附赵松雪送中峰茶启,合为一册。
赵松雪楷书尚友斋铭一轴,上篆书「尚友斋」三大字,又书东坡次韵潜师诗一卷,后用鸥波二字双连印,此印他处未见;又篆书小字千文一卷,有明陆太宰完印,及项墨林题识,此书秀润精密,王弇州所谓「如残雪滴溜,蔓草舍芳之状」,洵不虚也。今世人第尚公真行,不知真贵于行,而篆又贵于真,篆(美术丛书本脱「篆」字。)乃字源。又作篆字一,其功可敌真三。是以尤可贵也。
鲜于伯机草书前出师表。圆劲之中,复饶姿媚,洵乎吴兴之亚也。
吴仲圭草书心经,笔法类画竹之风枝雨叶,而其画竹亦如此。草书可谓书画通灵,千古无两。陈眉公题签并跋后。尝见近时尤悔庵跋书法剑舞,钗脚漏痕,不过游戏三昧,噫!使见?华后,云:「古今书法,独不可施之写经,蛇此当为怃然矣。」
杨铁崖书一轴。云:「至正景午大暑,燕于朱氏玉井香水名亭,赋诗十有二韵,书似西枝,玉海、鸐屋三才子共和之。『朱公神仙人,冰雪照肺腑。祖帑阅羽化。祖书在册府。门掩一亩宫,虹梁跨风渚。乔木八九株,梧桐杂槐榉。中有玉井香,银云洒零雨。俗士不必来,佳朋来不拒,鬻茶不无童,谋酒自有妇。核破玉刃霜大桃,筩卷金茎露上声读,方响歌洞仙,白题舞魔女。梧溪斥琴操主者极能评诗,谓梧溪子儗琴操为失体,可揩铁雅凤咮云。,海岳订画谱。米老为书家三变也。棹歌发复留,冰花凉欲语。焉知人闲世,大火虐如虎。』箕尾叟在草玄阁书,东鲁先生考校。」
俞紫芝草书太白怀仙歌,笔法本赵吴兴,而饶纵逸之致,然巳为解春雨开山也。
宋仲温草书一卷。前书书法,后书翦刀歌,皆大(丛书集成初编本作「六」字。)字急就章,甚狂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