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 - 第 11 页/共 11 页
使民重死――君能为民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
而不远徙。――政令不烦则安其业故不远迁徙离其常处。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清静无为不作烦华不好出入游娱也。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无怨恶于天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去文反质信无欺也。
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渔食百姓也。
美其服,――美其恶衣不贵五色。
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
乐其俗,――乐其质朴之俗不转移也。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相去近也。
民至老,不相往来。――其无情欲。
显质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信者如其实不美者朴且质也。
美言不信。――滋美之言者孳孳华词不信者饰伪多空虚也。
善者不辩,――善者以道修身不采文也。
辩者不善。――辩者谓巧言也。不善者舌致患也。山有玉掘其山水有珠浊其渊辩口多言亡其身。
知者不博,――知者谓知道之士不博者守一元也。
博者不知。――博者多见闻不知者失要真也。
圣人不积,――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也。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施设德化己愈有德。
既以与人己愈多。――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而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伤害也。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法天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
河上公注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