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中黄真经 - 第 3 页/共 3 页

凤舞鸾歌游咏中, (上界有天凤舞鸾霄之歌,并是曲名也。) 玉馔金浆意任从, (《九宴玄厨经》曰:一日十进九霄之膳,七献八琼之浆,一日十进食,八献酒。) 九气真仙位列崇。 (胎息得列九真上仙。) 九气真仙章第十四(此章十句,七十言) 九气真仙衣锦衣,绡縠云裳蝉带垂。 (真君衣琼文锦、蝉縠之衣也。) 天冠摇响韵参差, (冠摇众佩,响韵五音,为自然也。) 九文花履锦星奇。 (九文锦为履,其花零乱如众星钻壁也。) 却佩霓裳朝太仪, (霓服,仙官朝裳。人初得仙,皆朝太仪真君九天主也。) 十方彩女执旌麾,百灵引驾玉童随,前有龙幡后虎旗。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皆是百灵之数。) 羽服飘干八气吹, (八气,八方正气,先治道路也。) 更上寥天入太微。 (太微都在第五天,金星轮朱华宫,亦太微,管下界生死籍部。每四时八节,申籍奏闻上界太微。凡此官吏,有四十万众大数。) 太微玄宫章第十五(此章八句,五十六言) 太微直上寥天界,动静风调鸣竽籁。 (太微上界所有风摇,皆如笙竽之韵,如极乐之所,自然如此也。) 殿阁穹崇何杳隗, (杳隗,谓虚峻极也。殿阁重数甚多,横壮尤丽也。) 寿永衣轻人体大,九天各各皆相倍。 (九天羽服仪仗,各各相次加倍。羽衣转轻,人体转大。彩翠鲜华,日月转迈长远也。) 是为因心得自在, (因心运身,得出三界。) 静理修真为圣人,九行门空列章戴。 (夫九行者,道人之窟宅,动息住持,不离其内。一者以慈愍为衣,二者以止舍为食,三者以正心为乘,四者以专志为才,五者以谦下为床,六者以顺义为器,七者以勤惠为屋,八者以修空为宅,九者以阴施为业。修道之子,不持此九行,去道疏矣。) 九行空门章第十六(此章十二句,八十四言) 九行空门至真路,大道不与人争怒,动息能持勿暂停,阴神返照神常助。 (持心不息,其道易成。诸行无心是实心,因心运得归天去无心之心,因心运心;虽无有心,还因心有。) 除苟无心是谓真, (众事曰苟,无事曰除,除心止念,万行归余。) 自随胎息入天门。 (胎息以善行为要机,无念为至路。) 玄元正理内藏身,无曲潜形体合真。 (《洞玄经》曰:心无曲,万神足。) 三部清虚元气固,六腑翻成百万神。 (三元静,六腑调,真气归于真行,二理相合。五脏六腑诸神,共有百万,自然相和应也。) 六腑万神章第十七(此章十句,七十言) 六腑万神恒有常, (五脏六腑,百关九节,有神百万,若日常清净修之,即当自见。) 元和净治谷实尽。 (但以元气攻运,何谷气之不去?) 大肠之府主肺堂, (肺为首三焦之主) 中有元神内隐藏。 (脏腑既净,万神自藏。故《太明经》曰:大肠主肺也。鼻柱中央为候色也。重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八寸,在脐左边,曲叠积一十二盘。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内有神,各具本色衣冠十二人。若除水谷气尽,元气自足,其神当见。各据本时,递相更直,以卫修道之子也。) 肾府当明内宫女,外应耳宅为门户。 (《内神经》曰:精主肾,肾为后宫。内宫列女耳。肾之官承气于耳。左肾为壬,右肾为癸,循环两耳门中。有神五百人,内有元神,守自都管兼主志。凡人好嗔怒,即伤肾。肾伤即失志,俱丧元神。故道者忌嗔怒,道成,内神常见于人当卫道者也。) 膀胱两府合津门,气海循环为要路。 (膀胱是两府气。肾合膀胱,乃受津之府,上应于舌根也。津液往来,常润肥泽舌岸,以应两膀胱气。若少不润,服气人未成,当欲少语,以养津也。语多即口干,口干难用气也。中有神三百六十人,以应一年之数,气成当见。其神常抱无贪之行,故道者不贪,志合神理。《大洞升玄经》曰:行合神见,道成归天。此神人,行胎息即自出,常护卫人近道者也。) 子当得见内神章,终身不泄神常助。 勿泄天神章第十八(此章八句,五十六言) 勿泄天神子存志, (终始不泄,天神助子。) 凡是天章勿轻示,三十三篇世绝知,况复《中黄》秘中秘。 (道有《胎光经》三十三篇,禁绝不许妄传泄,况兹中黄灵句,秘之特重,慎之慎之!) 先礼三真玉仙使,然后精心睹文字。 (《教令科》云:欲开示三真等经,先须择甲子日,净室烧香,心存南华真人,念三天真君同开作证。首东作礼四拜,然后云:某为求道,辄开九天大圣真文,传示一遍。故得百灵同助,身归太无,名入天户。不得示三人,切忌容易泄漏。若不依经教妄开示,如睹常文必有殃,责非浅,莫轻慢!) 违教身罹非命殃,子孙受祸当须忌。 (余殃明罚,世世子孙受祸。大忌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