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领教济度金书 - 第 619 页/共 621 页

,二十六至二十九,四海;三十至三十三,四读;三十四至四十二,九江水帝;四十三三元水府,四十四五湖,四十五七泽,四十六十二溪   真,四十七十二河源,四十八五道大神,四十九下界直符使者,五十东方土府大帝,五十一西方土府大帝,五十二中央土府大帝,五十三皇   德地元庭土丞,五十四玄德地心土大将军,五十五水德地土下令长,五十六福德地始贤土宗正,五十七土府四司神君,五十八第一垒润色地   梵音土皇君,五十九第一垒润色地行音土皇君,六十第二垒刚色地梵音,六十一行音,六十二第三垒石脂色地梵音,六十三行音,六十四第   四垒润泽色地梵音,六十五行音,六十六第五垒金粟泽地梵音,六十七行音,六十八第六垒金刚铁泽地梵音,六十九行音,七十第七垒水制   泽地梵音,七十一行音,七十二第八垒大风泽地梵音,七十三行音,七十四第九垒洞渊元色纲维地梵音,七十五行音,并同第一垒土皇君写   。七十六至八十四,九州社令司主者;八十五天下都大城隍司主者,八十六本路城隍司,八十七本县城隍司,八十八本境,庙貌祀典神祇,   八十九电母列缺神君,九十雨师屏翳神君,九十一今年某季主疾病灾异神祇,九十二地分传奏神祇,九十三本家奉事香火有位神祇,九十四   住宅十二支方隅所管界分神祇,九十五住宅八卦方隅所管界分神祇,九十六住宅一百二十座禁忌神君,九十七玄坛右白虎君,九十八玄坛后   玄武君,九十九玄坛监醮香官,六百今宵威降随喜一切圣众。合左右班共千二百位,此祈禳所用也。若开度,则宜以九幽拔罪、火炼丹界、   逍遥快乐、朱陵度命、随愿往生、转输圣王、法桥大度、度人元量八天尊,易福生延寿以上八位;以十方救苦天尊,易十方灵宝天尊;以十   方灵宝,易正一盟威;添入救苦、大惠、普救、法解,九天普度院三十六真人,东极十华真人,添入长夜寒庭,冥官狱吏,五岳二府,诸司   僚属。如建黄镰斋,合添入圣位中许多执职官吏。如不建斋,则不必却除去五福十神、五府六帝、九土等位,欲合并得宜,合漆千二百位而   已。斋主本命开度,今删去元说。如系东华学真法师,合请东华十真,所谓金阙左真司命上清真公,金阙右真司命上清真卿,东华佐命小方   诸上宰仙王,丹元官保宸玄上真人,丹元宫定录大霄真人,东华保宸司圣士,东华典保清逸先生,太极左宫下教保生真人,浮玉洞左官九天   救应飞仙玄上宝贞真人,洞灵上卿青玄府下教司命三官保命司主簿丹元真人,共十位。及以东华学真振祖玄真、经籍度六位,添入在数内。   更於总数内除去十六位,则填补可用矣。如十方道都大主者十位,九州社令司主者九位,只作二位亦可。大盘祈禳详於上界,略於下界;开   度详於下界,略於上界,不可不知。至於圣号,则南岳夫人今称为南极紫真太极玉宸圣后矣,宜将旧名号易去不用也。   诸请降圣真,合分左右班。知磬、知锺对立,照诸圣目,仔细徐请,从卑至尊,一位一请,不可搀越。有奏请奉请上请之别,有天慈道   慈真慈圣慈神慈之分,有御座醮座醮位之辨,切详宜审,毋致悔尤。   诸酌启榔位,系法师逐位跪斟,其两厢醮筵,则选诸熟坛官,分献如仪。须是徐徐涉趋,不宜简慢,近代多委之直事,盘盏弊惬,铺设倾   斜,法师临时,奚暇检点。间有倾酒於盏,未曾涓滴,而几按上已凝滟矣。甚则卓衣香炉,亦被浇浸,诚敬果安在哉。   诸醮筵进献词表,世俗多是宣读毕,赞引出坛,外望天门焚燎。法师飞罡伏地运神,坛众举焚词颂。伺法师复神,赞引入坛第二献,其   威仪非不美观也。不思至尊已降醮筵,既对天颜宣奏,更欲躬亲诣阙进呈。何耶,只当宣毕贡于按上,伺醮罢送圣,焚付掌醮司,令其呈查   ,庶为合理。   诸铺陈醮位,世俗多立牌套,或漆牌刻字,颇为端整。但三界圣真,难以管见定其高下,徒成亵渎,莫致感通。不若只付之降圣司,令   自安排,旨立牌位,免有娇诬也。   诸设醮礼物,惟以时新五果为上,枣栗,林擒,梨桃,李杏,荔枝,莲柑,橘柿椑皆堪供应。须成熟方可用,生则酸涩,太熟则烂,皆   非所宜。若米食则馒头炊饼,纯白面造,不用糖馅者,亦堪寓敬。外此切须戒之,勿陈于前,恐招谴责。古者只用明水,不敢以酒献,盖酝   造而成,易有污触也。后世方用酒。今不可缺,须新造以新器盛之,仍忌杂秽为上。   诸设醮与,朝仪不同。三时朝奏谓之朝仪,合用朝服。降圣设醮位之宴礼,合用常服。常服则道衣是也。前辈多守此法,罔敢僭踰。近   世道士每遇设醮,必衣朝服,诚敬愈加,盖以上帝亲降故耳。信如斯言。则朝奏视为具文宴飨,方蒙鉴映,何其薄侍圣真若是哉。凡遇醮筵   ,只用常服,方为近古。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之三百一十九竟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之三百二十   斋醮须知品   上章   诸章奏别是一派,与斋醮元预。正一章乃玄元道君下教祖天师,领户化民,上章首过,流传至今。九灵章乃西灵金母为主真,授紫虚元   君,因遂颁行。虽所遣官吏不同,其上诣三天,均达至尊之听。但正一章只到太清几前,九灵章则径至玉清几前。运神会道飞元聚灵,其法   幽密,未易言也。正一章升神诣泰玄都省,仗天师引进。九灵章则升诣三天门下,既入门东诣玄生府,南诣凤凰阁下,西诣少嗥金楼,北诣   北极门下,中诣天曹门下,次诣金阙崇楼殿,方进呈御前。其不同若此。本派所以用九灵章也。   诸书章每章宜单幅,幅宜单行,行宜单字,每行字不过一十有七,每幅行元定数,但要幅幅一同而已。假如章文并前后空行,共九十五   行,则合平分为五幅写。或行有多寡,宜增减章文,其前后空行不可增减也。此书章之要法。   诸进章达御,亦是后世传授。古者誊词上章,不过就香火前宣读,毕即置几上。上元后所读章,积至中元日焚。中元后所进章,积至下   元日焚。下元后所宣章,积至上元日焚。谓之断章。即无许多施为,上天未尝不昭然报应。所以章法中有开日才日,可拜一百二十通之说。   盖三五吏兵,呼吸相应故也。后世方有升坛校献之仪,亦出官后初献校章,后二献封章,后三献遣章,后存伏复炉,后焚章,始略与古法相   戾。近时以来自谓天道远,人道迩,非假文字,莫能感通。故多於靖室预行审校封印,然后设章官醮,次方迎章升坛,就坛上再宣,次遣章   ,次焚章,次法师升神进呈,遂大变古法矣。然出官而后校章,盖藉章官涂改耳。故科中若有谬戾,长毫利笔,寻文注改之说。今既自任责   审,校章官无预,则登坛宣读可谓元名。况官未出而先酌献,委为虚设。第从祖师以来,流传科教次第如此,余不敢改也。   诸上章,如臣为君,子为父,弟为兄,妇为夫,友为师,孙为祖,客为主,及为国家解大灾患,御大寇难,则其事顺,易达易行。若君   为臣,父为子,兄为弟,夫为妇,师为友,祖为孙,主为客,虽有诚恳迫切,章可上达,事多不行,法师宜谨之。   诸心章式,与大章一同。不用几函,只就香炉中焚之。如登坛依仪。则用科、发炉、出官,三献不可缺也。   储遣章,宜平坐飞神不许设拜伏地,犯大洞中至禁。如科中合拜处,亦宜心拜,不必以形体拘,自倾倒九官大罗诸天官阙也。   诸进章经过三天门下,有诸大魔王与天省诸相,共领其事。凡人之善恶,皆由诸魔王考校。如大勋魔王,即副相也。灵魔书功也,非魔   书功也,非魔书过也,比也魔称停得宜也,制魔典司制韶也,不可不知。   诸章后,以闻某再拜空三行,臣姓某以闻空三行,大道衔某臣姓空三行,太岁某大道衔空三行,太岁后空纸。各有其说。其一批指与天   省批,斋主诚心坚否。其一指与天省批,祭酒法师有无过犯,合与不合进章。其一指与天省批,所进章其事可行与不可行。其一指与天省批   ,所进合请上帝,付何处,作何判,太岁以挨则书允与不允,然后行下也。   诸进章,宜先叔法师误卑罪恶,不当上章尘渍,首乞原赦。次方具斋主投词,乡贯事理。次参演罪责条目,许其首谢。次详述祈恩请福   ,或开度迁拔,各冀行下所属。次请章中官吏,末乞帝命俞允,普及十方三界,均被恩荣。能若是者,谓之依格,必得上达,应感昭然。否   则如石沉海,法师更招考谴。慎之慎之。   诸上表黄纸朱书,其格式与进章一同,用几函并如章式。若白纸黑书,则前用臣某言,后用谨言,只如朝廷上栈式也。   诸上章法师,领坛官升坛后,众官拱立侍卫,一如斋坛之仪,不许妄动。今人多是不诚,才遇法师出官,尽出坛往别处闲诂,或打瞌睡   。独置法师在坛,至遣官方,再来序立。此皆息慢之极,玄律非轻,宜戒之。   诸开度颁玉清大赦,宜於破酆都开业道章后,法师伏兴时填勑字颁之。   诸上章法师,若未能升神蹑景,面朝上帝,惟仗仙灵递送。如为人禳灾谢恩,只到星界周将军与直日官,写事目类进。如法师元德行,   即退送所属城隍司。若法师代天行化,则葛将军同周将军直日官,诣天枢院与万国词章类进,否则亦送城隍司。若为帝王国主析寿,禳兵革   ,求嗣续,除大害,普济普度,则周葛二将军将至三天门下,同唐将军送至天省,即时进呈报应。若法师飞神朝谒,则不以此为拘也。   分灯   诸分灯,宜於日中以阳燧取火,是谓太阳真火,接以油烛,至晚不绝。昏黄时请降太上宝光,浑合燃点内外,顷刻遍满十方。盖以天上之阳   光,开地下之阴暗也。合在元始御座前行事。今人多升坛於三宝前,临时点纸烛为之,大非所宜。   诸坛中点灯,自昏时点,宜用正一阳光咒。见金箓灯仪。至天晓,合用灭灯咒。所谓玄阴闭光,长灯续明,太阳已朗,八威开清,灯还   太阴,光附景生,日月二景,与我合并是也。凡坛中灯有未灭者,念此咒灭之。   诸分灯毕,然后升坛宿启,至都门外,行卷帘仪,宣通真表,徐徐入门,此旧法也。今人每於分灯后,垂帘遮蔽,华夏再出坛,行卷帘   仪,宣通真表,入坛法事,左旋一市出都门,方入靖室,行宿启仪,失之矣。卷帘非古式,后世欲威仪可观,始为之。   开度   诸破狱极有作用,须是法师能破身中之狱,然后能破地下之狱。所谓破酆都之秽浊,荡泉壤之幽阴,盖言内事也。九幽狱九所,处处有   之。法师运神存思,须得移狱之诀,使九幽狱移在目前,方可勑破,否则具之。且移狱之诀,即洞神部考附移景法也。三涂五苦狱亦如之。   诸摄召,须知运元始之真光,消重泉之妄暗。十方三界,真光所照。扣太阳东升气象,元阴不烛,沉滞幽爽,随光而来,皆可摄至。先   师虚一翁,为洞天林守建黄录,召魂之际,忽附凡体,自言亡后身坐黑暗处,无门可出,不记岁月。今日偶有二道光芒直照我前,方得乘光   出来,只见林虚一在门旨,官史环侍,方芒乃林虚一两眼中,光芒照我也。异哉。   诸摄召,全以运神为主,至於歌章吟偈,乃科仪耳。   诸召魂,古者结草为卜身,以木为架,挂称於架内,悬剪身於称钩之上,尾用称锤。始则旧身昂而锤低,召魂既至,摄附卜身,则剪身   重而低矣。徐引附旛沐浴,蓊身复昂。又有以旛之轻重而为魂之归否。世俗每以此取信,不知皆道术驱之使然耳。魂之来与不来,不在是也   。入梦接阳眷通语,此为正法。   诸召魂,有未产而亡者,经谓堕血湖狱,形神污秽,难近天光。故别立司存,别立符法,别委将吏,以清净其身心,召摄其魂识,方堪   受功德也。昔人召到产魂,并送城隍司置产室将理,请天医书催生等符,封在城隍牒中,令与催生,仍荡涤拯洽调理弥月,方召来坛中,沐   浴受食,一同常魂。此说亦以世法论耳,岂知大道神化,有何不可,奚待弥月而后能平复耶。后人除去此一节,只召到便与全形分娩医治,   亦未尝不报应昭然。道由人弘,不宜胶柱调瑟也。   诸产魂多於本家溷厕中安身,盖形躯秽浊,六神不容之故也。考召部追产魂之为祟者,有囿楼符,就厕中捕之,正此义耳。余旧尝摄产   魂开度,其家人见二道光芒,自余前曲射风中,精彩惊人,须夹魂识随‘光而至,接阳眷通语矣。以此知用围楼夫人追产魂,亦可所谓神而   明之,存乎人也。   诸施食所谓玉山诤供,所谓甘露净供,所谓祭炼,均一法耳,特科仪有详略也。孤滞久处幽暗之中,得太上宝光照烛之,其心中忻喜当   何如,故假灯光遍彻,使内外通明,亦犹宝光下映也,惟虑灯烛之不交艳耳。世人每於召魂之际,灭除灯烛,今其乘暗受食,是召之使出冥   途跻阳境,而复入幽界,岂太上返阴还阳之意哉。   诸施食世人多防摄召之际,鬼来侵损生灵。故於入坛先念消魔咒,召神结界,末念天蓬咒,断妖氛,此大碍理。盖本来善心,上自天尊   大帝,下至蠢动含灵,各各本自具足。特为物欲所障,故周旋於阴气耳。今以经咒复其善心,物欲退散,咸生观喜,得预胜会,又安有侵损   生灵之事哉。   诸鬼神久处幽阴,形体饥渴,想念世间饮食,无顷刻妄。故施食一事,所以慰其想念,济其饥渴。令在法师变化,须是十方三界,上而   万圣千真,下而万类诸趣,各有净供,罗列其前,而我坛中净供,元在本处,不曾移动。能明此理,方可判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