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会元 - 第 263 页/共 361 页

天心至静,万象自驰。取法因人,去诸不正,则天心之法因降以六天也。   昧者不知,妄私小术,以一言一诀,自称天心,罔诬幽昧,真丧失混元清静之风,求诸内,则懵然矣。因为象迹,劝诸未然。   青黄白素云,则.玄元始之三炁,为天地神灵万有之祖。六合内外,皆为炁也。但道所在三素居之,至灵生神,故绘天师四圣明真,中有神是其领祖。朱衣童儿,喻人往也。神鬼控马善恶混也。未有真性自蔽,能己外邪,乖真能召神吏者。当须迁善去恶,虚心释思,一性理神,使内外洞一,然后可啸命风雷,役召丁甲,以炁合神。有我形,则可以合灵气。有我炁,。则可以合神真。苟以天清者散,地浊者聚,灵真独立,万象皆空,当此之时,风雷可命与。亦须潜光内盻,委炁聚功,积炼元神,充精去体,景光洞妙,形立自然,德契三云天心。若是东华小兆,赤明自然稽首。   天尊谨为铭曰:   心乱神自耗,炁萦形自枯。黩我太上法,日与鬼为徒。消魔非本心,怀利论锱铢。明谴苟未至,安逃神鬼诛。心虚神自凝,气定容未寂。自治既以立,治外亦忘迹。神怪戢灵响,风雷可驱叱。斯言倘未信,正一有遗式。   童初府正法,因真人际遇高圣,流布世间,其中符咒印诀篇目典章,又经宗师参考成书,已无碍理。倘按法从事,外则可以宏科赞化,断祟除妖,内则可以炼质澄神,修真契道。然而辞皆隐奥,语多幽玄,自非亲遇真师,莫能悉通至要。若止领其大槩,亦须稍究文理,方别正邪。其如季世通识少,昧学多迷迷相传,罔知始末,甚至增以伪文,益之浅说,愚弄后进,欺诳未闻。殊不知上圣秘授其人,所编文理词章焕然可睹,与世之俚俗浅语万万不同,杂诸其中,何异赋玞混玉,不待指陈。   允中本以庸儒,夙慕真化。昨来绍兴年间,有处州道士唐先生克寿,字永年,因从高先生景修传法之时,梦天降玉女执牒,赐名唐道悯,自后行持皆应。专以五府法救治利济者,不计其数。拜飞鹰走犬章,用直月五将松邪邪逐祟,灭怪除妖,指顾之间,随即报应。高君天资异俗,亲遇至人,执职仙曹,不敢尽露。唐君晚年嗜酒,难近。其法甚验,多寓饶徽之间,竟得尸解度世。亦传授弟子刘先生混朴,则受其法而以授允中。自从冒昧奉行,累尝参对别本,悉多讹谬,遵此施用,异应颇多。   允中察质庸愚,植学肤浅,不能立德,未易宏科,不过虔按典章,恪依符诀,每蒙响答,自致感通。所是数内有斗笺,并飞鹰走犬章,及行移关帖,并是古人立大槩规模;后之学者於受词之际,须当精审情由,深量事体,随时起检,条令可行。亦要投词之家,坚心信向,又须行持之士,诚意关申,则何祟之不诛,何妖之不伏。苟行用之失当,词理之不通,揆之人情尚有窒碍,闻于上境何可施行。又或妄撰法衔,差用印记,徒加申发,难遂感通,是致邪祟猖狂,反怨法箓无验。受传大法,当如是耶。只缘近来妙诀灵机甚难遭遇,法书符印益见繁多。如五元素府,则北极四圣,正一天师嗣教也。五圣未嗣教之前,童初府五帝受册於其中,后学已不及知之矣。而世有四圣考召法,有真武三阵法,有佑圣符水。似此纷纭名号,不可悉述。或创立一司,或自置印篆,或借五府正法以混其中间。稍可用者,又皆是别法中咒诀。咒於本无灵验者,又更非一。至如董大仙传天蓬法,本以辅天心正法而行。今又取五府诸符,移入天蓬法内。世人但谓元应太皇府则天蓬元帅,而天蓬法亦天蓬也。不知元应太皇府,实中皇元一太皇帝君主之,元帅乃为外台卿尔。出法始末,芍天蓬全然不同,尤不可乱杂。非正行五元玉册,则不得称童初之额,不当用五府印符。如行天蓬法,止隶驱邪院,是犹龙汉降经为洞真部,赤明降经为洞玄部,开皇降经为洞神部,不可混而同之也。法以天蓬为占不,而流降不同,各有先后,皆可以除邪济世,秩品高下,大段殊途。盖九等三乘,随机接引。若罔穷来历,不究源流,或一例杂入五府正法,是致真文渐隐,杂说转深,混紊典章,踰越品格,恭惟五府之书亦渐为此等所杂,以至侵乱师授,晦蚀神文,深可叹也,倘尘中上士,物外高人,以太上之教为心,高圣之法轸念,共遵成典,同守玄纲,辩证是非,排却浮伪,庶几泽被久远,恩浃显幽。辅正之功,莫先乎此,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大宋宝庆乙酉岁灵宝中盟弟子南曹执法典者权童初府右翊洽金允中谨书。十方正典,三洞条科,焕若云雷,昭如日月,学者何不略加留心。如洞真部,则本无章奏之文,不立松治之格。中乘御运,正一流光,则洞玄洞神二部,始广敷科法,大布典仪。今之中盟经箓灵宝大法之类,则洞玄部也。行其法者,可以拜章上表,行醮修斋,上及日月星宫,下彻冥关幽壤,三界四维,皆可申誊,悉当关告。纠邪妖之恣横,达民庶之恳祈,超沉滞之魂灵,救危笃之疾患,是其职也。如正一盟威已下诸箓,及天心正法之类,则洞神部也。所谓北极驱邪院者,乃三界纠察之司,万邪总摄之所。行其法者,则上通章奏,下达文移,救死度生,殄妖灭怪,考治鬼祟,鞫勘妖邪,是其职也。如五府之法,虽属洞神部,而通於洞玄也。皆得以恢张文教,辅赞玄纲。其中拜章一节,洞玄部则合用通章印,以灵宝大法司关发,洞神部则合用九老仙都印,以驱邪院关发。所谓行持斋醮,济度存亡,巨细悉包洪纤备载。但恨不遇至人,未明至理。古人行之,可以镇安天地,调顺阴阳,戮怪除妖,回骸起死,后世所行,自不及古人,乃厌其名,称常俗,渐渐求奇,妄撰不经之文,私立无根之说,不可胜数。且拜章则洞玄洞神部法箓中之一事也。九灵飞步,则章奏之作用也。今却有九灵飞步章奏司,或以出神拜章为职,或以发遣九灵飞步系衔,又有九老仙都印职章奏为职者,不知即法中合行之事耳,何须格外妄立职衔,自起谬异。其印篆名衔关发如此,敢望章奏之达哉。今之法书,逐时更易,或立司置院,或撰印饰符,或假名真人所编,或妄引经文为证,真师既不存手笔,莫知是非,经文则近世混淆,难考邪正。似此之类,不可备陈。切恐来哲浸袭成风,以误后学,故作是跋。玉堂卢元老识。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七十八竟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七十九   上清五元玉册九灵飞步章奏秘法   谨按《南岳司命上真紫虚元君魏夫人传》,晋代前作女官祭酒,师正一真人张君,受太清诸官君及入靖法,又自汉世流传千二百官仪,事目相应,宜当承用。及琅函所载正一章科、赤松宝历,表裹符契,可为成法。自唐虞先生集宣慈章本之后,兵火散失,鲜有全本。今所应上章,并无正定好本,多是凡狡祭酒,虚加损益,永不堪承用。咒诀官曹差舛,格式非法,奏御失於所诣,存拜不合玄理,主人心志不诚,亦若祭酒难得趣尔。拜章犹如投空,更为愆过获考,甚可叹伤。今检寻真迹及秘典,删繁取中,约省归正,集次成文,以辅翼五元玉册童初正法,赞化后学,济度存亡。九灵之旨,别受真诀。如太清入靖口启之类,非凡俗所能究耳。如或通神达灵,非玉陛仙官,未必用祭酒道士,三洞弟子,岂可忽诸。其玄奥皆出心悟,难以书论,深可详悉。慎示常才,反招冥谴。谨序。   愚按:此序宗师所作,而流传隐其名。然本法只有上中下三卷,王侍宸所传九灵飞步运神进奏秘旨,其法甚详,而科式多本正一。盖章法流行,出於正一者也。谨将本法,参正一玄科,灵宝品鉴,赤松石历,互加集次,分品立卷,遵而行之。真积力久,自当融会贯通焉。谨按:飞步法者,出自三洞妙有之书。三洞者,洞玄洞真洞神也。洞真乃大洞法箓,即元始上乘法。洞玄乃灵宝法箓,洞神即盟威都功天心五雷等法箓。总受之,称三洞法师。不曾受大洞中盟箓,不可称大洞法师。只受中盟箓,称太上灵宝中盟五法秘箓弟子。只受盟威都功箓,称正一弟子。稍不依上件已受而称大洞三洞者,以玄都大定律治罪。   今按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也。洞真则上清大洞箓,洞玄则灵宝中盟箓,升真内教箓,洞神射道德紫虚阳光箓。道藏三洞名部不同,今所受本箓,则各出於本部也。洞真为上乘,洞玄为中乘,洞神为下乘,正一则辅於三乘,谓之四辅。各有宗派,载於法箓,宜详之焉。   章法第一   法者法则仪范,须知也。   三洞玄科三十条   法师为百姓上章,不得放文书留仪人间,悉收敛,录一年之事,皆即封题。道民不合录也。   章案,长二尺四寸。广一尺五寸,高八寸,曲脚,栢木造。   奏章,应用匣方三寸六分,长一尺五寸。   章纸,高一尺二寸,闰月一尺三寸。   上章别作香火。不取灶中灰火也。   上叩谢章法,北向,举家大小请章。   奏章函应印,封题并须如法。   上章之时,斋主人家不得历乱高声,鸡犬惊叫,则神炁不安,章不上御。   师为人上章,章中宜有法信,并功德物,惟疾病蒙恩之日,方可受信。犯者窃盗同坐,六刑科论。论曰轮元三千合。   上章救治百姓度厄,若人民急疾来求安,师若在家诈以不在,或告而不赴急病,犯者考病十月。   香火灯檠,须高过章案。作章书,皆当精洁纸墨。   上章为斋主首罪。或有阴密事,上章讫,便於靖中对烧章词,不必宣传罪事,告於他人。发人阴私事,罪在莫大。   上章,不问大小露章及室中者,皆三日停章,不得即举案,毁坐席。急章有所疑惑者,即烧之。   靖中上章,东南露上,皆北向。   三会日社日不得上章奏,启常行文书。有急疾,三八谢太阳者不禁也。冬至节前三日后三日,不得上章,常行文字章书。有急者不禁。   戊辰戊戌此二日,不得妄入靖中。若是月半三会,皆不朝。三会别有迁日章。是祠节社日合上者,不禁。   三会三日,应言功,其日有事故不得上者,后日追上,不阙也。   箓生自拜章,口启有所说者,受恩自言,功德物输送本师,莫留也。本师远,输送常为所近者。   上章之师,不得食荤饮酒,口臭入靖。犯者夺功三千算,吏兵还天曹百日,治曹空奏,御不达闻。   上章之师,不得於病家饮食。百鬼藏入人身,救治不痒,拜奏不御。   上章之师,见人疾病,当救济其命,先与挟恨,苟愿其死,反受其殃,弟子为师奏上,章头皆建言臣所奉法师某甲也。   弟子为师奏章,家有疾病急疾者,当退席,请乞,勿顷耳便止。无有急疾不尔也。   书章清净笔砚,以章案擎仪,然后可治。勿以离身,及放着床上,章奏不闻。斋主皆当烧香入斋堂,礼拜请乞自陈,不得径持章入靖,无所关启,如投水也。   上露星章法,不问大小,皆作露静,开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北向安,师从天门入,地户出。旧法如此,勿误也。   上露章扶,皆先烧香入靖,请香官侍炉出庭,不得便径取出,无所关启真官,所在靖中空持香炉出,永无侍卫,魔鬼干章,万神劳损。徒失纸笔,别有请迎仪也。   上露星章,有灯,灯皆有斗并有魁罡,交罡时,谨当罡头,破军星不当之。不易教人,始学者谨之。   斋主对章,皆北向,有急疾者,徒步散发自传。无者不用也。   玄都皆有官曹,宫曹各有典者。道士乱章奏有违阙,而所作错越,迷失道真,领次谬误,不合天科,则为曹典所却,事不上御,空心委言。已达。事败之后,谓道之无灵,不言所失在於道士也。真为痛哉。   若合科令不犯之人者,所治无不愈,所无不治也。   上清玄都一十条。   若急事上章,当用朱笔题署,谓卒有暴病及祸难忧惧,上章乞获救治者,当以朱书泰玄都及臣姓祭酒,又后太清细字,并太岁月日。三天曹得此朱书,即便闻奏。犹如今阳官赤标才符为急事也。   若欲上逐鬼章,当朱书祭酒姓名。若欲上治邪章,用青纸,三官主邪吏君为青色。谓人有邪淫之气及诸庙邪鬼为患,上章请制之,当以朱书青纸。亦可别青纸,随人意多寡用也。若注鬼炁病,当作击鬼章,拜上毕,顿服之。谓家有五墓考讼死丧逆注之鬼来为病害,上章宜攻、击消散也。上章了,用真珠二分,即古称一两也,合章密纸溃於臼中,捣和之,分作细丸、平旦入靖,北向再拜,顿服之。垂死者皆活。勿令人知合捣时也。他病亦可为之,分三两服,清水送,亦可顿服勿歇,作三二次用也。   书章,北向烧香书之。凡用皆浄,谓别用好纸笔,巾案诸物皆使浄洁,束带谨恭,正坐书治,疏概墨色皆令匀净,调好缅糊封函,依法奏上。事事精严为美。   若人家有疾病死丧衰厄,光怪梦寐,钱财减耗,可上分解冢讼墓注章。   上章出官,只得出所佩小灵箓上功曹吏兵,及使土地真官,正一章法。谓世人用黄赤内箓等将吏相混杂,不越科职为也。   章后细字,无太上道君,又不北向,只是太清中官,不得云恩惟太上,可以云大道。如有太上,及北向,可以用之。   章云恩惟,分别可全。说恩惟大道,分别哀原。不得节略。上章事效,及三八言功,若大事言功,可三四百,救治垂死,言坊可五百,小小只可一二等耳。多财正炁嚣浮,吏兵厌事。谓上章及口启请诸官君将吏,及我身中功曹,以救治事效,应为言功。请三天典者,依科进秩若干首。初口启言功上章后亦上章。   章法二十二条。此条乃宗师垂训,非一人所言,今集为此条也。   章科与副本,年终焚纳上天曹章缴进。   天色大风晦暝,骤雨迅雷,电雹虹霓,并不得上章。如法封函,以桃栢香焚於烈焰中。如遇六戊日,不得上章。急切,告夜半前上之。惟戊辰戊戌天禁罚算,救病章亦不上御,劳而无功。   非受都功治正一祭酒九等大箓,飞步章奏天官金箓白简之真阶,不得上章。   法中若上大章,并中章,并称上诣某曹治某宫。若其次事,只诣三天金阙门下奏对。   上章分三等,一曰拜章,凡用星斗,谓之九灵飞步斗印,用飞符演炁之章合同印。二曰存章,用交乾斗,即用九老仙都总摄印,此印只可上章,并降魔怪凶邪等用。三曰遣章,法中合用七星斗印,用本院职印。若三印未能全备,只院印亦可。   若其次事小,并谢罪,可上南斗北斗日宫月府,并无祖师等处,只称谨上诣三天门下,伏须告报。即不得上诣曹治某宫。此章谓之小章,可召飞天神王,付神王资去,步七星斗,一召一遣,更无存想。   大章云:臣某谨遣二官直使,正一功曹,左右官使者,阴阳神决吏,科车赤符吏,罡风骑置吏,驿马上章吏,并年直某从官符吏几人。此系大章,亦系灵官章法。若请四直使,当请君,如不用四直,亦不请君,谓之中章。其次小章。亦不用前件官吏,只云:臣谨遣二官直使,或云二官使者上送,伏地拜上谢罪某章某表一通,上诣三天门下,伏须告报。   大章,称: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死罪,百拜上言。   中章,即不称死罪二字。   小章,即不称上言二字,只称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若上南斗北斗表章,只具法位某人顿首顿首再拜,平头起。   章即无前一阶所称,却於章后称阶,年月日时等。亦不用章符十二印,只於年月上用一印。只若奏状式合缝,亦用印印之。   大章、中章、大表、中表,并用十二印。合缝一印,传都三印,蜡三印,亦是仙都印,印前一阶后一阶,题注如法,即用合同符印。   若有急事,但只用函内一重,中一重,外通用青,依章法题注,如法称说事因,外用绛袋袋之,封题。如无外绛袋,亦诰上用木匣,即用绛袋,并用印。用几案,不可一例。灭裂用之,按五刑律。夺算一纪,罚病一年,减禄一年,追三魂入天一北狱考魂三千六百日。大风大寒大热大雨,不得上章。如违,准五刑律,夺算半纪,罚病半年,减禄半年,追魂扫五台山一匝,准阳间徒罪。   若犯十恶五逆之人,师不觉察,便与拜章,将曲作直,准玄都省大定律,师先追官,次追魂魄付阴山,扫山三匝,死入阿鼻无间狱治罪。   上章之人,不得使心用幸,不信三宝,欺心罔圣,内怀二心,即内不降中黄君,不保尔身,准五刑论罪。若能悔过思愆,不在其限。   章奏法师各章中说不尽事因,诰用随章单状,同章中附奏。   上章法师一见丧秽,并六畜产妇等,即时以符水荡秽。如已荡,未满七日,不得上章。本家产妇,并猫犬六畜等秽,六十日不得上章。违准泰玄都律治罪。房色不得上章,违准五刑治罪。   章奏法师不得饮食酒肉,并厌秽等物,错乱道炁。违准大定律治罪。   章奏法师不可身居厌秽之所,常用符水解秽,存思官将,不可暂离。坐卧与三五功曹正一功曹不相离身。思官,依方色化作。居止,三日一思,五日一存,十日一混合。   用印错乱,准五刑律治罪。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七十九竟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八十   上清五元玉册九灵飞步章奏秘法   章式第二   式者,书治封印格式也。   正一上科十条   一、泰玄都正一平炁系天师某治某炁祭酒正一姓名,稽首顿首再拜。今按前阶,不用姓。   二、上言,谨按文书某乡贯男女甲乙年纪户口。   三、恩惟太上,分别求哀。臣愚云云。诚惶诚恐,   四、安以闻,与再拜相去一寸,下穷者别牍,与臣姓平头。   五、比牍安臣姓与太岁平头。   六、比牍安太清五十二字,三寸书之。   今按五十二字当五寸书之,二十三字即三寸书之。   七、比牍安太岁月日时於某处乡里拜上。   八、后让三牍,若不满三牍,以别纸接之。   九、书章纸上让八分正书,中界亦分法则。   十、书,章法依前法,不妄让牍界。按此只后让三牍,似无空三行。   已上十条,安让界牍。生造任意,自作一法,准五刑科论。五刑者,谓输天治覆屋茅三千束也。   正一中科十五条   十一、章书勿得着床席,勿令衣拂着章。   十二、书章纸笔砚墨,必使净,不得秽污杂用。   十三、书章磨墨,左右转各四十九止。   十四、书章笔,点墨各七回,不得口含笔毫。   十五、书章不得闲论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