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5 页/共 35 页
凡此步纲三等,毕即诵后九祝。
注:祝讫,存二十八宿於身如图。图在《金锁第三中元图》中。
后十二祝三祝入前诵,亦须列其名。第一,一行一过,祝:昔受玄师,教我步纲,所求者得。云云。
散行一转纲外,捻禁鬼诀及游师诀。第二,行纲一过,
注:祝步斗。
祝曰:五行相推。云云。
步斗二,捻随命配宫诀。
第三,行纲行纪,
注:步斗二遍。
五行相推。云云。
捻天关诀,少时。
第四,三步向魁,蹑纪一过。
注:步三过,倒行也。
祝曰:昔受玄师,教我蹑纪步纲。云云。
捻都禁、都师目。
第五,三步向魁,蹑纪一过。
注:三过步,从第七星向魁星是也。
祝曰:三五作纬,中有经曰炁。云云。
消灾目,金人灾在火。
第六,务魁一过,刺蹑凶恶,
魂鬼。
五行之灾害,身己者还击。
注:金木水火土,金常畏火为鬼,故步纲克火求土为当,救之福却祸也。
祝用五行祝。祝曰:五行相推,纲最持威。云云。
捻鬼目。
注:祝后添今日务魁,万事皆宜。
刺有图,上魂下鬼。
注:此伐凶恶也,不妄行。
若修长生,即二为三元。
注:天地水。
中鬼下是五行,克我身者,常以步蹑消之。
注:为五行要有王相衰厄。若为灾害,虽有其声而无其形,故能久行,永得长生。
余祝刺者,皆同此解说。左足蹑□星刺鬼,左足又丁行,存如坐至□星,向□刺凶。
注:捻凶鬼目及力支。
下用左手拳击,如重一十五斤。上用右手。
注:准上。
第七,务魁一过,刺蹑还祝,从纲头步第一星、第二星。
注:思左手剑刺五行相克之凶等,解灾。
又上到四星止,捉凶,打七拳。
注:拳重十五斤。
祝曰:五行相推纲,最持威六纪。云云。
捻五行宫相生我身诀,并司命等二诀,吉。
别用入兵,为人佐国,任别存击,不得妄行。小小者凶者凶恶,不得蹑用天机。第八,步纲一过,蹑纪还刺,从第七星倒步,至□第三星,捉天杀恶鬼,与我身不相宜者。左拳右蹋,蹋重二十五斤。九拳十蹋。蹋足,祝曰:五行相推纲,最持威六纪。云云。
捻左手第三指甲下三官天杀鬼目。
第九,步纲一过,蹑纪还刺,左手把剑,右手把头,刺恶鬼三尸,欲谋杀我身者。可存禹步收捉,得以刺耳。九过,左膝槌之七下,即斩之。祝曰:五行相因,刚最先嗔。云云。
捻天鬼目,左手第四指第二节右边不正节心,唯在右边是也。
若治恶魂,亦如之。即可三刺耳,三槌止。
注:如过逆即任意。
第十,左足蹑纲,至纲头,左右蹑纪还。
注:第九、第十总须蹑纪。第九右脚蹑纪纪,第二星也。第十左脚蹑第四星。
消天灾地灾凶恶鬼,左足蹑第一星,至纲头坐第六星。鬼在纲内。
第一星内,刺之。
左刺九下,右刺十下。祸曰:五行相推。云云。
捻鬼目正中心。左手第四指第二节。
此法第一能消口舌,速於水火。
第十一,右足蹑纲,至纲头,左右刺。蹑纪还,回身西面、履魁星至纲头,左手把凶恶邪精头,右拳十下,下有。
注:十五斤重。
祝曰:五托身三五之中。云云。
诀左手第四指第一根节缚节。
当禹步此纲三年,天下邪病人,以将符遥治之,邪鬼自被符吏,诛斩,应时差愈。
注:若欲追之,以手遥指其方,遥指帖社庙迫来。
第十二,
注:从魁裹散步纲头,以左足登天关上丹元,右转向钢,左蹑纪,还至魁左上阳明,左右报击。
此步,以收五行不宜我命者灾衰,天地水三官凶恶之鬼。以右手倒悬,左手为拳,拳十五下,
注:下重十五斤,击魄步毕,埋鬼天桥下。
存天桥星在北西,存祝曰:五行相推,金木相伐,水火相灭。云云。
捻鬼刀支诀,在《流珠掌图》。
此祝及前十一祝,甚能除家国祆祟,并疾病厄,有须消之。从初祭告周匝,先诵五祝,及十二祝,启自灭应口除。
须履三台五星,各三遍,万事无能害者,即言功。
右初言魁头击祝事讫,言功,东向,鸣鼓十二通,口启:
注:案文亦得,不必口启。
臣则玄谨请天师女师。云云。
文在《流珠》上卷中。
此法后圣授天师,天师系代相传付。行之一年万妖伏,二年万兵畏,三年长生,天下万鬼千神,皆自宾伏。
注:有人双修,直至十四年。有人行此法三四年,通神验后即不为,但飞天纲而已。要除灾害,驱使主兵,使为之速於水火之急也。
昔王君长双修十年,便升天真。若飞天纲,蹑地纪,失一则万无成事。须先从地纪授,后乃依法,直到天纲。三日三夜,九时行道,方始得周。非人不传。此书欲传,师皆前试之,以作嗔炁色恶言骂辱之,不动心色,乃可付授书写。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三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初受三五法
夫志人受法箓,初受三五之法。未知其理,分别三者三元。
注:上中下三元。
前圣老君谓之太一
注:出太玄,故曰太一。太极真人受之於太上老君,分符破契,以盟二天。师与弟子伺在坛中,一一唱将军姓名,而度弟子唱受。受后不得妄行。元勑,令刺手血,以为水水和之,师弟子饮之为盟。各下发为结,结镮为誓约,约不背师友道,及背三官。当以考召其身,史兵先坐其罪,可不慎之。谨其身,故为盟誓也。
之法箓。本有一千七百九十卷,以太 一为名,谓之天教。三者名日三元箓,五者名日五行箓,其三五之法,则为上中下三等法也。修真道之部,上部。天人所修,中部神仙所修,下部世人所修。故从三元而修,上至天真,中至神仙,下至人仙。世人属居下界,故先真仙下法,所修进中上也。此书上极毕上部,中极中部,下极下部,号曰《太一三五金箓玉箓内典》
注:后圣改为正一之法,名曰《 金锁流珠》 也。
后圣君传授正一真人。
注:张天师是也,号正一真人。
便因名三五,正一为号。三者是三元, 五者是五行也。天地之精,亦人之五灵。
注:五行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人为五藏。若能存思安镇五藏,五行神常备具,则圣牢不败不坏,便是真人长生不死,谓之曰五灵也。
能明三五法,即得长生。此正一法箓,本一千七百九十卷,三千六百二十四阶,后圣君以为三元部之。上部名曰上元,主天。
注:应是天上大真大神大仙之众,皆有箓掌主也。
置三大将军箓,部领一千三百六十阶箓。
注:二百二十四阶,传於下土洞天中,足一百二十阶出世。世人得足者,皆任神仙天官上品,即长生真人也。若欠阙不足,即不得长生也。
中元主人,亦有三大将军,主领一千阶箓。
注:五百六十阶,传下世洞天中,足二百四十八阶出人世。世人得足者,皆任大真官。久阙不足,即不度世也。
下元主地及水,亦三大将军,主领一千一百五十二阶箓。
注:八百七十二阶。传下世洞天中,足五百五十阶出人世。世人得足者,皆任地仙也。欠阙不足,即不得延命寿,托化贵门也。
以为三统部领,立三元将军,防卫於内,治身救人。置三官,主掌於外,驱鬼使神,制约人物。皆是三元五星之所主也,皆秘於上天。正一之箓,都有三千六百二十四阶。下界修行之人,知有其数者,亦得入长生之位人也。何况受得传留,或流世足者,便是仙人。更以修行十年之外,白日上升天真。